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1. 什麼是養生
1.1養生
原指道家或通過各種方法保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養,即調養、保養、補養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長之意。現代意義的「養生」指的是根據人的生命過程規律主動進行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養護活動。
1.2養生還是一個不斷自我超越過程
人生是做人的過程,養生就是一個不斷自我超越過程。養生隻說不做是不行的,其關鍵在於生活中持之以恒地練習與實踐。
養生的內容豐富多彩,無論怎麼講,談養生就要回答的兩個基本問題,一是「養什麼?」(理論),二是「怎麼養?」(方法)。
2.養生養什麼?
中醫認為生命有三個要素,那就是精、氣、神。所以養生就要養精、養氣、養神。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來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心理平衡、適量運動、戒煙限酒,是健康長壽的基礎;而我們中國人的三大養生法寶——養精、養氣、養神,是對長壽之路更高深的總結。在實行四大基石的基礎上,大家還應當向三大法寶邁進.
2.1 養精
精是構成人體與營養人體的物質,是人體的三寶之一。貫穿人的生長、發育、壯盛衰老的全過程。精在人體內不斷地消耗,又不斷地得到補充和滋生,維持了人體的生命。一個人的健康程度怎樣,就要看人體內的腎精是否充足,也就是說,腎精直接影響著人的健康和生命,所以,保精是養生的關鍵。
《類經·卷一》中說:「善養生者,必定其精,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身健則病少,神氣堅強,老而益壯,皆本乎精也。」從中可以看出,古人把精、氣、神看作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也就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因為精是氣的根,而氣又是精所化生的,如果精衰,必然氣虛,人有氣即生,無氣即死。精又是神之源,人有精才能有神,神充足必然身強壯,如果神衰,自然是身體虛弱。精、氣、神三者皆不能少,缺一不可,但最根本的是腎精,腎精是人體生命的主宰者。
2.2養氣
大家知道,氣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物質,是人體三寶之一,所以說「氣」是生命之根。"氣聚則形成,氣散則形亡",氣主宰著生命。不論是體表可以見到的皮膚、毛發、五官和人體的生命活動現象,還是內在的肌肉骨骼、五臟六腑,都是由"氣"構成的。另外,每一個人只要活在世上都要呼吸。人活的就是一口氣,不呼吸了,就是「斷氣」, 表示生命活動的結束。故養生必養氣!
2.3養神,
人有精、氣、神三寶,神由形體產生,精與氣是其物質基礎,但神一旦產生就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導地位,尤其在養生之中,神是精氣的綜合表現,精氣足則神旺,精氣衰則神怯,神可以反應出生命的總貌。故有「養生先養神」。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這是中醫養生祛病的一句著名格言。「神去離形謂之死……神行則氣行,神住則氣住,若欲長生,神氣相往」(《胎養經》)。《淮南子》中說:「神清志平,百節皆寧,養性之本也;肥肌膚,充腸腹,供嗜欲,養性之末也。」也就是說,如果人們隻注意加強營養,不懂得養神的話,也是難以健康長壽的。這些都說明養神是非常的重要。
養神有如下含義:(1)古人養神:是把心裡的各種雜念清掃出去,使身體不受到人為意識影響,讓身體回歸自然的這個過程。(2)現代養神:使自己的身體與心理處於平靜狀態,排除雜念,靜心守神不胡思亂想,以此來恢復精神和體力。
3.怎麼養?
3.1養生原則
(1)順應自然(順時養生、因地養生);(《靈樞·本神》):「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2)形神共養:形神合一,形神相因,是中醫學的生命觀。靜以養神,動以養形,動靜結合,剛柔相濟,以動靜適宜為度。形神共養,動靜互涵,才符合生命運動的客觀規律,有益於強身防病。(3)保精護腎(養先天之本):保精護腎是指利用各種手段和方法來調養腎精,使精氣充足,體健神旺,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4)調養脾胃(養後天之本):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故脾胃強弱是決定人之壽天的重要因素。通過飲食調節、藥物調節、精神調節、針灸按摩、氣功調節、起居勞逸等調攝,以達到健運脾胃,調養後天,延年益壽的目的。
3.2怎麼養精?
強腎保精的辦法品種很多,如飲食、藥物、針灸、氣功等。依據不同狀況選擇相應辦法保健,都可收到良好成果。下面引見幾種簡單易行,成果明顯,不出偏向的功法,只要保持錘煉,鍥而不舍,就能夠到達強腎保精,祛病延年的目標。
( 1)寡欲養腎:寡欲養腎,意欲太過,雖不交合則精自走,這可稱為暗耗陰精,照樣傷腎,損生折壽。精神內守,養腎保精,貴在寡欲。(2)節勞養血: 養生之道,還要節勞,勞逸適度,才是保精之法。(3)息怒養筋骨:人若時常發怒必傷肝,肝、腎二臟有相火,肝主疏泄,腎主閉藏,相火妄動肝臟疏泄太過,腎不得封藏,雖無房事也傷陰精,故養精必息怒。(4)節精補腦:可內守神志,固護精氣,還能使耳目聰明,有益於養生。(5)其他:叩齒咽津翕周法;按摩下肢湧泉法;雙掌摩腰法;暢通任督法。
3.3怎麼養神?
3.3.1神志養生法:是指通過內心世界的自我調節,排除貪念,保持心態平和,使之健康長壽的方法。(1)養神先養德(性);少私寡欲、知足常樂、心胸豁達、「多行善事」(2)養心與調神:養心、保護心臟
3.3.2情志養生法:(1)戒驕戒躁(2)善調情緒(3)避生三氣(4)養肝與調暢情志
3.3.3睡眠與養神: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覺補。」這充分說明了睡覺的重要性。
3.3.4以靜養神:養生必須養神,因為神是生命的主宰,而養神又要以「靜神」為首務,只有神志安靜,才能「病安從來」。養生還要調神,以避免各種情志的過激刺激。此外,「以恬愉為務」也必須牢記,只有精神永遠保持樂觀、開朗,體內氣血才能正常運行,否則「百病生於氣」。這便是《黃帝內經》所說的神宜靜,而不宜躁的意思。
3.4怎樣養氣?
3.4.1補養元氣:元氣是所有氣的根本,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無求以培元氣,人要有所追求,但不可有奢求。另外,女性養生也必須培補元氣,補養元氣就是要調補臟腑陰陽之氣血,調暢情志使心情暢舒,調節飲食使脾胃健旺。《黃帝內經》便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說,其內容便是要順應四季氣候的變化而進行人體自身的調節,使自身的元氣充足。
3.4.2固護精氣: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腎精的盈虧,決定人的生長、發育、衰老及至死亡的全過程,為此養氣必須節欲養精。特別在女性的性生活中,就要注意固護精氣,不能縱欲過度。性生活要有規律,要順其自然,而不能強行而為。身體虛弱時,更要注意固護精氣,以免其外泄。這樣才能保證先天腎精的充足。
3.4.3養脾胃之氣:脾胃是人體氣血生化之源,人體的各種氣都需要脾胃的水谷精氣來滋養。養氣一定要養胃。「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暴飲暴食等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會影響脾胃的功能,而最終影響到全身的健康。
3.4.4平心靜氣:心平以和氣, 中醫認為人的健康與精神色志關係密切。遇事不急躁、不賭氣、不發脾氣,始終保持心平氣和,這樣才能陰陽調和,氣機通暢,益壽延年。
3.4.5運動養真氣:中醫認為,真氣要運行通暢,人體才能不受疾病侵襲。促使真氣運行的方法有:一是調息運行真氣,即調整呼吸的方法;二是通過鍛煉形體以促進真氣運行,從而提高機體抗病的能力,達到健康長壽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