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古今研究:烏梅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中藥古今研究:烏梅 健康 第1張

  1、《神農本草經》:「」味酸,平。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誌,惡肉。

  2、《本草經集註》陶弘景:「味酸,平,無毒。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誌,頑疾。止下痢,好唾,口幹。」

  3、《雷公炮制藥性解》李中梓:味酸,性溫,無毒,入肺、腎二經。主生津液,解煩熱,止吐逆,除瘧瘴,止久痢,消酒毒。又主皮膚黑點,麻痹不仁,去核用。

  烏梅入肺者,《經》所謂「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是也。腎則其所生者也,宜並入之。

  4、《藥性歌括四百味》:「烏梅酸溫,收斂肺氣。止渴生津,能安瀉痢。」

  5、《藥鑒》:「氣平,味酸,無毒。收斂肺氣,掃除煩熱,安心調中,治痢截瘧,生津止渴,消痰益精。如惡瘡肉出,燒灰敷上,惡肉立盡。」

  6、《湯液本草》:「烏梅,能收肺氣,治燥咳,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7、《日華子本草》:「除勞,治骨蒸,去煩悶,澀腸止瘌,消酒毒,治偏枯皮膚麻痹,去黑點,令人得睡。又入建茶、幹薑為丸,止休息痢。」

  8、《名醫別錄》:「止下痢,好唾口幹。」

  9、《本草拾遺》:「止渴……止吐逆,除冷熱痢。」

  10、《本草綱目》:「斂肺澀腸,止久嗽瀉痢……蛔厥吐利。」

  11、《本草求真》:「烏梅,酸澀而溫,似有類於木瓜,但此入肺則收,入腸則澀,入筋與骨則軟,入蟲則伏,入於死肌、惡肉、惡痣則除,刺入肉中則拔……中風牙關緊閉可開,蛔蟲上攻眩仆可治,口渴可止,寧不為酸澀收斂之一驗乎。」

  12、《得配本草》:「酸、澀、溫。入手足太陰經氣分,兼入足厥陰經血分。斂肺澀腸,生津止渴。治久嗽瀉痢,反胃噎膈,虛勞骨蒸,霍亂勞瘧,蛔厥吐利,止血湧痰,醒酒殺蟲。去黑痣,蝕惡肉。解魚毒硫黃毒。

  去核煅炭,敷瘡蝕惡肉立效。其核中仁,能清婦人子臟風氣積滯。病宜發散,瘧痢初起者,禁用。

  13、《本草新編》:烏梅味酸,氣平,可升可降,陽也,無毒。收斂肝氣,固澀大腸,止血痢,安蟲痛。乃止脫之藥,備之以斂滑脫可也。

  按:烏梅止痢斷瘧,每有速功。然效速者,取快於一時,往往有變生久病而不能愈,不可不慎也。世有夏日將烏梅作湯以止渴者,腹中無暑邪者,可以斂肺而止渴。倘有暑邪未散,而結閉於腸胃之中,及至秋冬,不變為痢,必為瘧矣。烏梅治蛔厥,蛔上入膈,故煩而嘔,用之即定矣。

中藥古今研究:烏梅 健康 第2張

  14、《本草經解》葉天士氣平,味酸,無毒。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止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蝕惡肉。

  烏梅氣平,稟天秋收之金氣,入手太陰肺經;味酸無毒,得地東方之木味,入足厥陰肝經。氣味俱降,陰也。

  肺主氣,氣平則降,所以下氣。肝屬木,木苦火炎,逆於胸中,則熱而煩滿;烏梅味酸,能收浮熱,吸氣下行,所以止煩滿也。心者火也,木之子也;味酸氣平,能平肝木,木和心自安也。

  肢體屬脾,脾為土,肝木克土則痛;味酸則斂,所以止痛;肝藏血,血枯則偏枯不仁死肌矣;味酸益肝血,血和則潤,不仁死肌愈也。去青黑痣及蝕惡肉,酸收之味,外治能消痣與肉也。

  15、《長沙藥解》黃元禦:「味酸,性澀,入足厥陰肝經,下沖氣而止嘔,斂風木而殺蛔。」

  二、現代研究

  成分:主含蘋果酸、枸櫞酸、琥珀酸、酒石酸、齊墩果酸,谷甾酸、熊果酸、蘆丁、油菜甾醇、豆甾醇及膽留醇等。《中國藥典》規定:含構櫞酸不得少於12.0%,烏梅炭不得少於6.0%。

  作用:本品有收縮平滑肌、鎮咳、止血、止瀉、驅蟲、抗菌、抗腫瘤、抗生育、抗過敏、抗氧化等作用。

  藥理:水煎劑有抗菌作用。對豚鼠的蛋白致敏及組織胺休克有對抗作用。此外,烏梅尚能使膽囊收縮,促進膽汁分泌。

  

中藥古今研究:烏梅 健康 第3張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