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薑是助陽之品——自古以來,中醫素有「男子不可百日無薑」之語。
現代藥學研究發現,薑具有加快人體新陳代謝、抗炎鎮痛,興奮人體多系統的功能,還能調節男性前列腺的機能,治療男性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礙。
天氣越來越熱,很多人容易出現腹瀉腹痛、感冒、濕疹復發等問題。
其實這些季節小毛病,一片生薑就可以搞定,不僅可以內服,還能外用,祛風解表、排汗降溫、溫經和胃。
春夏用生薑保健也有很多講究:怎麼吃好、怎麼用最合適、有哪些宜忌?
現在為大家整理了一份簡單實用的生薑保健攻略,養生必不可少。
內服法
嚼點醋泡薑:補陽氣
春夏陽氣浮於外,內寒外熱,所以才會容易消化不良、腹瀉腹痛。這時候可以吃點薑片,尤其是醋泡薑,溫和脾胃,收斂元氣。
生薑性熱,是補陽氣的好食材,醋酸收,避免生薑發散太過,傷了身體津液,兩個剛好互補,補陽也補陰。
方法:買上半斤薑,切成片,放在瓶中,然後用米醋沒過生薑,泡上三天就可以吃了。
特別提示:醋泡薑建議可以在早飯時吃。這是因為薑最擅宣發陽明經的陽氣,而早晨7~9點正是人體氣血流註陽明胃經之時,此時吃薑,最能升陽氣,促進消化。
薑棗茶:祛寒濕
春夏是一年中身體最濕熱的季節,很多人的濕疹都會在這種氣候中復發。
加上每天都在吹空調,很容易感染寒邪,引起身體不適,這時候大家可以泡一杯薑棗茶,疏散外寒、清化內濕,預防濕氣和感冒。
方法:取生薑一塊,切成細絲,與適量紅棗一起放入鍋中,加水煎煮,最後再加適量紅糖即可。
紅棗性溫,可以補益脾胃;紅糖補氣血、扶正氣;生薑驅寒暖胃,三者搭配,效果顯著。
外用法
1、生薑外敷,緩解疼痛
最近,高溫悶熱和雨季交織,很多中老年人關節就開始疼痛,怎麼辦?還是可以找「薑」幫忙。
方法:將生薑切成一公分厚的薑片,放在濃鹽水中煮熟,然後用熱的生薑片外敷腰部和膝關節,反復數次。
這樣做可以舒筋活血、緩解疼痛,對由於梅雨季節、天氣驟冷驟熱導致的腰痛、膝關節痛有非常好的效果。
2、外擦薑片:祛斑痕
生薑外用,還有祛除斑痕的效果。
方法:每天早晚用生薑片輕柔按摩斑痕處10分鐘左右,按摩完成後不要立即清洗皮膚,待皮膚完全吸收後再清洗,需堅持2個月或以上。其功效是排毒滋潤,可去除雀斑和痘痕。
3、隔薑灸:溫經散寒
隔薑艾灸,不僅可以補陽氣,還能溫經散寒。
通過艾灸的火力將生薑的藥性帶入體內,起到溫中散寒的作用,特別適合夏季腹痛腹瀉、痛經、嘔吐等身體不適。
沒經驗的人,還是建議前往醫院就診,或在醫師指導下操作。
做法:取生薑一塊,切成厚約0.3公分(約一元錢硬幣厚)的薑片,大小可據穴區部位所在和選用的艾炷大小而定,中間用牙簽穿刺數孔。
施灸時,將其放在穴位上,放上適量大笑的艾炷,點燃。感到有局部灼熱感時,略略提起薑片移到附近穴位,或更換艾炷再灸,以局部潮紅為度。
此外,針對胃痛、痛經、肩周炎等各種疼痛,也可用生薑外敷痛點,注意在操作時要避免受寒著涼。
生薑的一些家常用法
※受涼感冒:用生薑3~4片加半勺紅糖煮水喝,一日2~3次。 ※感冒伴有咳嗽:生薑3~4片、大蒜7~8瓣加紅糖半勺一起煮,一日2~3次。 ※感冒伴有發熱:在生薑、紅糖水中再加入大蔥1根,一次2~3次。 ※吃過食物後腹脹:可直接口含生薑片,或喝生薑水,一會兒就能緩解。 ※受涼引起腹瀉:用燒開的生薑水沖雞蛋,一日2~3次,很快就好,腹瀉停止後再喝一天,以鞏固療效,暖胃腸。 ※空調房間後呆久後引起的渾身發緊,頭髮脹:隨時口含生薑片或每天在用2~3片生薑泡水喝,身體的不適馬上消除。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生薑和紅棗(切片)一起煮水喝,一日2次,就能開胃。
※關節痛:每天早上起床後吃幾片生薑或者煮薑棗水喝,一日3次堅持吃能明顯緩解關節的疼痛。
※痛經:在生薑、紅糖水里再加入2~3粒山楂,一日2~3次即好。
※手腳已生凍瘡但未破潰:可用生薑煮水泡手、泡腳。
※頭屑多、掉發:經常用溫薑水洗頭,效果不錯可試試。
薑的家族
生薑多加工成絲、片、末、汁來入菜,是炒、煮、燉、蒸、拌中不可缺少的佐料。生薑的運用範圍是最廣泛,我們常說的老薑,泛指生薑。
子薑是生薑的嫩芽,為時令鮮蔬,季節性強,可作輔料、醃漬成泡薑或切絲生食,如子薑肉絲、子薑爆鴨、泡子薑,是用子薑做的。
幹薑是薑的乾燥後的根莖,主溫中,能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主治脾胃虛寒、吐瀉、寒喘咳等症狀。幹薑在川菜中常用來煮湯食用。
吃薑宜忌
體質偏寒者最適合吃薑
體質偏寒者通常會有畏寒怕冷、手足發涼、吃冷食後易腹瀉等症狀,這些人適合多吃薑,因為薑性溫,可以溫中驅寒,補陽氣強正氣。
陰虛體質者不適合吃薑
生薑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的,陰虛體質者容易「上火」、性情急躁、心煩易怒、情緒起伏波動大,所以這類人群不適合多吃生薑。
陰虛體質者可以吃些清補類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和纖維素較高的食物,如山藥、蓮子、百合、木耳、銀耳,用來燉湯、煲粥都很好,可以滋陰補血,清心降火。
來源:中國養生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