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防治/慢性腹瀉與5種疾病有關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在醫學上,慢性腹瀉有時間上的定義,一般病程在兩個月以上的腹瀉或間歇期在2-4周內的復發性腹瀉稱為慢性腹瀉。如果像王先生那樣,因急性腸胃炎沒有處理好造成的慢性腹瀉,服用活性菌類藥物等調節腸道功能的西藥,或者固本益腸片等中成藥即可。然而,有些慢性腹瀉是疾病的「信號燈」,特別是止瀉藥效果比較差的患者,單單治療腹瀉卻不針對病因解決根本問題,腹瀉容易「卷土重來」,所以最好及時到相應的科室就診,查明病因。

  1.糖尿病和甲亢可引起慢性腹瀉,到內分泌科查查。糖尿病引起的腹瀉多呈頑固性、間歇性,發作時間可為幾天至幾周,間歇期可為數周至數月,約5%的腹瀉病人同時有脂肪瀉;而甲亢患者由於腸道蠕動快,消化吸收不良,所以大便一般呈糊狀,且含有較多未消化食物。

  2.尿毒症早期最容易出現胃腸道症狀,比如惡心、嘔吐和腹瀉等。若出現胃腸道症狀的同時,患者口氣帶有氨味,齒齦也常發炎,最好到腎內科查查。

  3.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常可存在多系統受累,若受累消化系統,患者可有納差、惡心嘔吐、腹瀉腹水等症狀。如果早期出現疲乏無力、發熱和體重下降,甚至皮膚有蝶形紅斑,及時到風濕(免疫)科檢查。

  4.肝、膽道、胰腺疾病與腹瀉關係不淺。其中,以腹瀉為首發症狀的肝癌並不少見,此外,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胰腺炎、胰腺癌都有可能引起慢性腹瀉。

  5.多種胃腸道疾病的直接反應就是慢性腹瀉,比如腸癌、炎症性腸病、腸易激綜合征、胃癌、萎縮性胃炎、腸結核等等。其中,大腸癌多數發生在中年以後,腹瀉的同時常帶有血便和里急後重;克隆病多為間歇性發作,以腹痛、腹瀉開始,逐漸加重,大便稀或水樣,常無膿血;潰瘍性結腸炎引起的腹瀉常與便秘交替,嚴重者糞便混有黏液、膿血。由於各種胃腸道疾病之間的相似症狀比較多,患者難以清晰識別,最好到消化內科做糞便常規等檢查,請專業醫生鑒別。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