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作者:老杜
來源:胃腸病
胃癌是發生於胃黏膜的惡性腫瘤,在大陸常見惡性腫瘤中發病率居第二位。據2018年國家癌症中心的數據,每年約有40萬人死於胃癌,幾乎每分鐘就有一個。
胃癌的日益高發、年輕化和高死亡率,是大陸居民面臨的嚴峻現實。
由於50歲後是胃癌的高發年齡段,所以,在40歲左右進行胃癌篩查,是發現早期胃癌的最佳時機。
這個時機稍縱即逝,一旦錯過,將抱憾終生。
我們先來看兩個病例:
案例一:
張先生,42歲,職員,無任何消化道症狀,單位例行體檢,發現胃體一處幾毫米的黏膜改變(下圖黃圈處)。
病理證實:高級別上皮內瘤變(早期癌)。
因為是極早癌,內鏡下切除術,完全就能夠根治。這是張先生不幸中的萬幸。目前張先生早已康復,只需要定期胃鏡復查即可,幾乎不會影響他的自然壽命。
案例二:
王女士,女,53歲,銀行職員,因「消化不良」就診,在醫生苦口婆心的勸說下,不情願地做了胃鏡。
胃底發現幾處直徑約0.5cmx0.3cm不等的糜爛灶,病理結果顯示:印戒細胞癌。這是胃癌中之首惡,隱蔽、狡詐、兇險!
雖然經歷了痛苦的治療過程,也幾乎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積蓄,最終,王女士還是離開了心愛的丈夫和女兒,於半年後撒手人寰!
胃癌雖然可怕,但早期胃癌是完全可以根治的。
李兆申院士曾說:「早期胃癌九生一死,晚期胃癌九死一生」。
且不說治療費用非常低廉,一般可以通過胃鏡就能徹底切除病灶,不必承受晚期胃癌的開刀、化療的痛苦。
身體不會告訴你得了胃癌!
網傳那些所謂的胃癌早期信號,其實不是「早期」!
胃癌早期症狀非常隱匿,也就是說,胃癌的早期症狀,就是沒有症狀。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本人,很難從症狀體征上判斷出來;
在較早期,或許會有一些不特異的症狀,比如腹脹、納差、反酸、燒心、噯氣、打嗝、胃痛等,大多與普通胃病極為相似,所以往往會當成一般的小毛病簡單處理,或者乾脆不予理睬。
到了進展期或晚期,才有比較明顯的症狀,比如消瘦、貧血、納呆、包塊、嘔血、腹痛、黑便等。
我們幾乎所有的人都曾有過中上腹不適的經歷,通常這是「胃病」在作怪。有時這種不適是由胃炎、胃潰瘍引起,有時是胃運動或者功能障礙的一種表現的。
所以,也不要一不舒服,就草木皆兵。一般而言,大多數不適的背後沒有重大的器質性病變。
可惜的是,如前所述,胃癌早期也往往無症狀或者僅有上腹部不適的症狀,與良性疾病表現相似,不易引起人們的重視,使得目前大多數患者錯過了診治胃癌的最佳時機,待到胃癌向身體發出明確的信號時已經到了疾病的進展期。
出現這些症狀時,可能胃癌已經來敲門!
一、明顯消瘦、貧血
二、噯氣、腹脹、食欲減退
三、嘔血、黑便、大便潛血陽性
四、腹部出現固定的包塊
五、疼痛性質的改變
上述5種情況在一個病人身上不一定同時存在,只要出現其中之一,特別是出現在40歲以上的男性身上,都要高度警惕,及時到醫院進行必要的檢查。
驗血能查出胃癌嗎?
驗血時除了常規生化檢查外,還可以查腫瘤標誌物。所謂腫瘤標誌物是指在腫瘤發生和增殖的過程中,由腫瘤細胞合成、釋放或者是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而產生的一類物質。
當機體發生腫瘤時,血液、細胞、組織或體液中的某些腫瘤標誌物就可能會相應的升高。應當指出的是腫瘤標誌物升高並不意味著已經發生腫瘤,在一些正常人或者患有良性疾病的人群中也會升高。
此外,多數胃癌患者的腫瘤標誌物並不升高。
因此單憑腫瘤標誌物檢測判斷是否發生腫瘤是極為不可靠的。
胃鏡+病理活檢,是發現早癌的首選利器
臨床上有多種方法用於胃癌的診斷,常用的篩查方法包括:
胃鏡、胃腸鋇餐X線造影、CT檢查、胃蛋白酶原(PG)檢測、血清胃泌素17(G-17)檢測等。
胃鏡聯合活檢病理組織學檢查是目前確診胃癌的首選方式。
胃癌發生部位的胃黏膜會發生改變,表現為隆起或者凹陷,有時有潰瘍形成,在胃鏡下能夠被發現。
大陸大多數區縣級醫院都配備了先進的電子胃腸鏡系統,具備染色、放大、超聲等功能,內鏡醫生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大多數胃黏膜病變和早期胃癌都能夠被發現。
早期胃癌胃鏡圖片
早期胃癌胃鏡圖片
胃鏡可以直觀的觀察胃內病變的形態,病理組織學檢查能夠觀察細胞形態的變化,兩者結合對胃癌的確診率達98%以上。
更重要的是,胃鏡結合染色檢查能更多的發現早期胃癌。
早期的胃癌不僅能夠通過胃鏡進發現,甚至可以通過它進行切除。病灶大小於等於2 cm、無合併潰瘍的分化型黏膜內癌,胃黏膜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可通過胃鏡進行切除。
目前有無痛胃鏡項目可供選擇,打一針,睡一覺,檢查就完成了,絲毫不會感到痛苦。
胃腸鋇餐X線造影對於浸潤型胃癌有獨特的診斷價值,適合於不願接受胃鏡檢查的患者。
胃蛋白酶原(PG)檢測、血清胃泌素17(G-17)檢測在2017年共識中,被列為一線篩查手段,尤其適用於拒絕胃鏡和不適宜胃鏡的人群。
由於敏感性差,CT一般不用於發現和診斷胃癌。
同樣道理,B超也不用於診斷胃癌。
哪些人需要立即胃鏡篩查?
符合以下第1條和第2~6中任一條就屬於高風險人群,建議作為篩查對象:
1.年齡>40歲,男女不限;
2.胃癌高發地區人群;
3.H.Pylori感染者且有消化道症狀者;
4.患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癌前疾病;
5.胃癌患者一級親屬;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鹽、醃制飲食、吸煙、有害物質接觸、重度飲酒等)。
7.消化道其他腫瘤患者。
萬一得了胃癌,能治愈嗎?
在大陸,胃癌的治愈率平均為30%左右,在癌症中並不是特別低。
具體到個人,主要與發現早晚、胃癌TNM分期有直接關係。
從種類上看,遠端胃癌比近端胃癌的治愈率更高些,前者指靠近幽門等部位的癌症,後者指靠近賁門、胃體等地方的癌症。
印戒細胞癌因更隱匿,且較易發生轉移,治愈率較低。
確診胃癌後,要樹立戰勝胃癌的信心,經過合理正確的治療,胃癌完全有可能治愈。
早期胃癌的治愈率達到90%以上;
進展期胃癌亦有40~50%的5年存活率;
而晚期胃癌,只有不足10%的5年存活率。
所謂合理正確的治療,是以手術治療為主導的多學科綜合治療,治療模式除傳統手術外,還包括腹腔鏡手術,內鏡治療,化療,放療,免疫治療,中醫藥治療等等。
什麼樣的人容易患胃癌?
有一些慢性的胃部的疾病,比如慢性的胃炎、慢性的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等。
根除幽門螺旋桿菌被認為是預防胃癌的關鍵因素。
有慢性胃病的人,要積極治療並遵醫囑定期復查,尤其是腺瘤性息肉、萎縮伴有腸化、不典型增生者,定期復查非常重要。
還有以往有過胃切除病史的一些人群,風險比一般的人群要高。
事實上,胃癌它是一種與生活緊密相連的癌症。有一定的「家族聚集」現象,但是並不等於遺傳,導致「家族聚集」的因素是生活習慣。
一起生活的人總有相似的生活習慣,在加上同樣的生活環境,一起「中招」並不只是巧合。如果家里已經有人患病,應重新審視自己平時的生活,是否「遺傳」了相關的不良習慣。
胃癌,也是吃出來的癌症,長期吸煙喝酒、喜歡吃油炸、煙熏、醃制食品,高油高鹽、食物過燙、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都將對胃造成傷害,長此以往容易導致疾病。
預防建議
為了保衛你的胃,建議大家:
多食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水果,蔬菜;
多食肉類,魚類,豆制品和乳制品;
避免高鹽飲食,少吃鹹菜、油炸、加工肉類、煙薰和醃制食品,不吃黴變食物、隔夜剩菜。
及時根除幽門螺桿菌。
保持愉悅心情,避免亞歷山大!
如果你能看見這篇文章,請轉發朋友圈,讓更多人了解更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