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治療/抗炎藥物治療重度憂鬱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神經病學、神經外科與精神病學雜誌》(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 Psychiatry)網站上發表的一篇文章稱,阿司匹林/撲熱息痛、他汀類藥物和抗生素等抗炎藥物可以安全有效地抑制重度抑鬱症的症狀。該文章是對現有證據的匯總分析。結果還顯示,如果在標準的抗抑鬱治療中加入這些藥物,效果會更明顯。

  約有三分之一的臨床抑鬱症患者對目前的藥物和其他療法反應不佳,並且藥物副作用也相對常見。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炎症是抑鬱症發展的原因之一,但使用各種抗炎藥物治療抑鬱症的臨床試驗結果並不確定。

  因此,研究人員開始審查現有的證據,以確定單獨使用抗炎藥或作為標準抗抑鬱治療的附加療法是否比單純的安慰劑更有效。

  抗炎藥物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ω-3脂肪酸;抑制炎性化學物質產生的藥物(細胞因子抑制劑);他汀類藥物;類固醇抗生素(米諾環素);用於治療睡眠障礙的藥物(莫達非尼);N-乙酰基半胱氨酸,又稱NAC,用於緩解囊性纖維化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多痰,也可作為抗氧化劑補充劑。

  方法

  該研究的目的是系統評價抗炎藥治療重度抑鬱症的療效和安全性。研究人員檢索相關文獻,確定2019年1月1日之前發表的相關隨機對照試驗(RCT)。主要結果是療效,通過抑鬱評分從基線到終點的平均變化來衡量。次要結果包括應答率、緩解率和生活質量(QoL)。安全性通過分類不良事件的發生率進行評估。採用I2和Q統計檢驗異質性。計算合併標準均數差(SMDs)和風險比(RRs)。根據治療類型、抗炎藥類型、性別、讚助者類型和研究質量進行亞組薈萃分析。

  結果

  定量分析納入30項RCT,共1610名參與者。來自26個隨機對照試驗的整體分析表明,與安慰劑相比,抗炎藥降低了抑鬱症狀(SMD-0.55, 95% CI -0.75 至-0.35, I2=71%)。接受抗炎藥物治療組的應答率(RR 1.52, 95% CI 1.30-1.79, I2=29%)和緩解率(RR 1.79, 95% CI 1.29-2.49, I2=41%)高於安慰劑治療組。

  亞組分析顯示,單藥治療組和輔助治療組的症狀嚴重程度均有較大降低。非甾體類抗炎藥物、omega-3脂肪酸、他汀類藥物和米諾環素的亞組分析顯示了它們對重度抑鬱症(MDD)有顯著的抗抑鬱作用。

  在僅針對女性的試驗中,各組間抑鬱症嚴重程度的變化沒有發現差異。按讚助者類型和研究質量分層的亞分析得出了相同的結果,即兩個亞組均支持消炎藥。各組間生活質量變化無顯著性差異。胃腸道事件是治療期間各組之間的唯一顯著差異。

  結論及意義

  系統綜述的結果提示,抗炎藥在重度抑鬱症患者中發揮抗抑鬱作用,且相對安全。

  總體而言,這些藥物在減輕症狀嚴重程度方面比安慰劑有效52%,在消除症狀方面比安慰劑高79%。更詳細的分析表明,與安慰劑相比,非甾體抗炎藥、ω-3脂肪酸、他汀類藥物和米諾環環素在減輕重度抑鬱症狀方面最有效。當這些藥物中的一種或其他種加入到標準的抗抑鬱治療中時,效果會更明顯。

  但研究人員說,抗炎藥似乎並沒有改善生活質量,這可能是因為針對這方面的研究數量較少。盡管服用他汀類藥物和NACs的患者有一些腸道症狀,但沒有明顯的主要副作用,該試驗只持續了4到12周,因此無法長期追蹤副作用。

  研究人員還指出,並不是所有的研究都追蹤了整個研究期間抑鬱得分的變化。研究中使用的抑鬱量表不同,涉及他汀類藥物和米諾環素的抑鬱量表只包括少數患者。盡管如此,他們得出的結論是:「這一系統綜述的結果表明,抗炎藥在重度抑鬱症患者中發揮抗抑鬱作用,並且相當安全。」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