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控】糖尿病如何防治?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要注意哪些?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

一、糖尿病的定義

糖尿病是一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長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質代謝雜亂可引起多系統損害,導致眼、腎、神經、心臟、血管等組織器官慢性進行性病變、功能減退及衰竭;病情嚴重或應激時可發生急性嚴重代謝雜亂。

1、有糖尿病「三多一少」等(多飲、多食、多尿、體重下降、皮膚瘙癢、視力模糊等急性代謝雜亂表現)症狀者,同時一天中任一時間血糖≥11.1mmol/L(200mg/dl);

2、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2小時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無糖尿病症狀者,須改日重復檢查以確診。

我國目前採用WHO(1999年)的糖尿病病因學分型體系,將糖尿病分4大類,分別是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懷孕糖尿病和特殊類型糖尿病,前三者是臨床的常見類型。

據2008年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我國20歲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為9.7%,估計成人糖尿病患者總數達9240萬人,其中農村約4310萬人,城市約4930萬人。我國成人中糖尿病前期患者(空腹血糖和/或餐後血糖不正常,但尚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約1.5億。

二、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1、有糖調節受損史;

2、年齡≥45歲;

3、超重與肥胖(體重指數(BMI)≥24kg/m2);

4、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有2型糖尿病;

5、有巨大兒(出生體重≥4Kg)生育史;

6、懷孕糖尿病史;

7、高血壓(血壓≥140/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壓治療;

8、血脂異常(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0.91mmol/L及甘油三脂≥2.22mmol/L),或正在接受調脂治療;

9、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10、靜坐生活方式者。

三、糖尿病的危險因素

超重與肥胖

肥胖者由於脂肪細胞變得肥大,脂肪細胞膜上的胰島素受體密度變小,同時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從而易發生糖尿病。

缺乏活動

缺乏活動導致體內的糖分消耗減少,容易導致血糖升高。

不合理膳食

飲食中高脂肪、高熱量的成分增加,會造成身體脂肪的過度堆積,成為糖尿病發病率上升的主要誘因。

精神緊張

精神長期高度緊張會造成腎上腺素分泌過多,從而引起血糖升高。

遺傳因素

有糖尿病家族史著患糖尿病的機率比正常人大。糖尿病的遺傳主要是一種易患傾向,至於是否發病或何時發病,與生活方式等環境因素有很大關係。

四、糖尿病的預防

糖尿病提倡預防為主的方針,一級預防的目標是預防糖尿病的發生;二級預防的目標是在已診斷的糖尿病患者中,預防糖尿病並發症的發生;三級預防的目標是減少已發生的糖尿病並發症的進展、降低致殘率和死亡率,並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合理膳食

1、控制總能量攝入。

2、膳食總能量的20%~30%應來自脂肪,其中少於1/3的能量來自於飽和脂肪。

3、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應占總能量的55%~65%,應多攝入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對碳水化合物總能量的控制比控制種類更重要。

4、蛋白質提供的能量不多於總能量的15%。有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蛋白質的攝入量應限制在低於0.8~1.0g/kg體重。有顯性蛋白尿的患者,蛋白質的攝入量應限制在低於0.8g/kg體重。

5、限制飲酒,特別是肥胖、高血壓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

6、避免攝入過多甜食,可用無能量非營養性甜味劑。

7、食鹽攝入量控制在每日5克以內,尤其是高血壓患者。

8、懷孕期糖尿病要注意補充葉酸以防止新生兒缺陷。

適量運動

適量活動可改善心血管系統的功能,降低血壓和血脂,還可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有助於控制血糖。

1、糖尿病患者均應在制定運動計劃之前進行醫學檢查。

2、運動計劃的制定要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應強度適當,量力而行,注意安全。

3、運動頻率和時間為每周至少150分鐘,如一周運動5天,每次30分鐘。研究發現即使進行少量的體力活動(如平均每天少至10分鐘)也是有益的。

4、應隨身攜帶糖果或巧克力,預防低血糖發生。

5、盡量結伴運動,並且隨身攜帶寫有自己病情、要求急救及聯繫人等的患者卡片,以備急用。

6、運動鞋要輕便松軟,鞋底不能太薄。

7、在醫生的指導下長期堅持體育鍛煉,運動時要逐漸增加運動量。

8、運動前後要做預備活動和整理活動,防止外傷和扭傷。

9、適宜的運動項目主要有:慢跑、快走、騎腳踏車和遊泳等。

戒煙限酒

吸煙明顯增加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血管、神經並發症以及截肢的風險。大量飲酒可能誘發磺脲類或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引發或加重脂肪肝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加重胰島素抵抗;並容易誘著急性胰腺炎。

心理平衡

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有利於糖尿病的控制和減少並發症,保證和改善生活質量。

預防糖尿病並發症

預防糖尿病腎臟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足病等糖尿病並發症。

做好血糖的自我監測

1、使用血糖儀自我測量血糖步驟

第一步:將指尖充分洗淨並擦幹,用儀器自帶的取血筆快速刺入手指;

第二步:將指尖的血滴(約黃豆大)滴在試紙上,將有血滴的試紙放在儀器中,按動讀數按鈕(有些儀器自動讀取);

第三步:讀取螢幕顯示數值;

第四步:每次用完之後需要將儀器擦拭乾淨。

2、血糖自我監測注意事項

  • 注射胰島素或使用胰島素分泌劑的患者每日監測血糖1-4次。

  • 1型糖尿病患者每日至少監測血糖3-4次。

  • 生病時或劇烈運動之前應增加監測次數。

  • 生病或血糖>20 mmol/L(360 mg/d L)時,應同時測定血酮或尿酮。

  • 監測時間。每餐前後2小時,睡前。如有空腹高血糖,應監測夜間的血糖。

  • 血糖控制良好或穩定的患者每周監測一天或兩天。

  • 血糖控制不穩定的患者應每天監測血糖。

  • 血漿葡萄糖水平比全血葡萄糖水平高,在測定血糖水平時,要注意所採用的儀器是監測血漿葡萄糖還是全血葡萄糖。

深圳市中醫院內分泌病科介紹

專科實力: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國家首批糖尿病教育管理認證單位、中華中醫藥學會內分泌疾病研究中心、中醫藥強省中醫臨床重點專科、廣東省中醫重點專科、深圳市公立醫院管理中心醫學品牌學科、深圳市中醫特色專科、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附屬醫院內分泌病研究所、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首屆全國內分泌/糖尿病名科、中國糖網篩防工程篩防中心

臨床服務

主要開展以中醫藥為主或中西醫結合治療內分泌及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及其急慢性並發症、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庫欣綜合征、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席漢氏綜合征、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肥胖症、代謝綜合征、高血壓病、骨質疏松症、高尿酸血症等,具有滿意的療效。

特色療法

目前開展中醫特色療法共10種,包括中藥熏洗治療(局部)、中藥硬膏熱貼敷治療、穴位貼敷、耳穴壓豆、針灸療法、拔罐療法、低頻脈沖電治療、紅外線治療、激光療法、空氣壓力波治療等。

資料來源:省衛健委疾病防控健康教育核心知識

>【疾病防控】糖尿病如何防治?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要注意哪些?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