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廁影響心血管,坐廁易得痔瘡!那究竟哪個更有利於健康?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除了吃飯、睡覺,上廁所也是我們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據世界廁所組織(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簡稱WTO)提供的數據顯示,每個人每天大約上廁所6~8次,一年約為2500次。

再細細想一下,人的一輩子有約兩年的時間會呆在廁所裡!最重要的是,如廁與我們的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美國疾控中心的研究數據卻顯示,美國每年有20多萬人在如廁時發生意外,並入院治療!看到了這個,你是不是開始糾結:蹲廁和坐廁,到底哪個更健康、更安全?

蹲廁和坐廁,到底哪個才健康?

現在生活中抽水馬桶已經非常普遍,但也有人鐘愛於傳統的蹲廁,特別是公共廁所中的坐廁,更是讓人望而生畏。

那是否蹲廁就一定更加利於健康呢?若是家中裝修,是該裝蹲廁好還是坐廁好呢?哪種排便方式會更加健康呢?

我們先來對比一下蹲廁和坐廁時,看看身體所受的壓力對健康的影響。

蹲姿減輕下蹲壓力,增大腹部壓力,促進腸胃蠕動,排便順暢。但是蹲姿時間長,腿部和膝蓋的受力增大,容易導致下肢的血液循環不暢通,從而出現頭暈、腿麻等情況,有膝關節損傷、滑倒甚至骨折的風險,還會增加心血管系統負擔

所以,蹲廁也講究標準姿勢:雙腳完全著地,臀部自然下沉貼近腳踝,雙腿分開。

相比之下,馬桶承擔承擔了身體的大部分重量,腿和膝蓋的受壓力較小,坐廁會更為舒適

坐廁的安全性更高,很大程度減少頭暈、腿麻、關節磨損、血壓突然升高等意外情況的發生。坐廁也更適合孕婦、年老體弱、行動不便和心腦血管疾病等特殊人群。但是坐廁延長了排便時間,影響體內糞便的排泄,有誘發痔瘡的風險。

蹲廁和坐廁,究竟哪種姿勢更利於排便呢?

健康專家指出,蹲廁是最有利於排便的上廁所姿勢!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原來,這是受人體肛門結構的影響。

從生理上說,人體排便有一個很重要的結構,即「肛直角」。「肛直角」在人體的肛門內側約6公分的位置,它是直腸與肛管的軸線形成的夾角。

理論上,肛直角越大,直腸越直,排便就越順暢。

當我們是正常坐姿的時候,肛直角大約是80°~90°,而蹲位時肛直角可達到100°~110°。35°的自然蹲坐最符合人體的結構,蹲著排便時雙腳岔開,減輕了下蹲的壓力,並且無形中增大腹部壓力,增加腸胃蠕動,對促進排便更有效。

因此,蹲廁比坐廁更利於排便

科學如廁,保持好習慣

無論是蹲廁還是坐廁,它們各有利弊。我們要做到的是——結合自己的身體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如廁姿勢,同時要遵循以下科學的如廁方法,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嚴控排便時間

最佳的排便時間應控制在3~5分鐘內。如果排便時間過長,直腸靜脈回流不暢,容易誘發痔瘡。

改變干擾如廁的壞習慣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喜歡上廁所看書、玩手機,其實這樣對排便不利。這些行為會分散注意力,抑制排便意識,造成排便時間延長或排不乾淨,長此以往易形成便秘的惡性循環,危害腸道健康。

沖水時蓋上馬桶蓋

沖水時,馬桶內的瞬間氣旋最大程度可以將病菌或微生物拋到6米高的空中,並懸浮在空氣中長達幾小時。為了避免病菌危害我們的健康,沖水時一定要蓋上馬桶蓋!

坐廁腳底放板凳

在腳底下放置一張約20~30cm高的小板凳,以減少大腿和軀乾的夾角,達到模擬自然蹲姿的效果。抬高腿部後會使肛直角變大,排便更順暢。

定期清洗馬桶

很多人都是等到馬桶出現污垢後才進行清洗,這時候恐怕馬桶內外早已沾滿細菌了。

建議最好三天清洗一次馬桶,而且清洗馬桶的內側和外側時,注意分別用不同的抹布來擦拭,必要時可以用家用消毒液進行殺菌。

順應著時代發展,不斷革新的科技會改變人們的如廁、洗澡、運動方式等等。據悉,英國開發人員發明了一種新型馬桶,座椅向下傾斜約13度,傾斜的座椅增加了腿部壓力,與輕微下蹲相似,這種坐姿可能對健康有益。

「蹲廁派」與「坐廁派」的鬥爭總有一天會落下帷幕,而尋求最科學的手段來維持健康才是關鍵。

註: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END——

⊙版權聲明:文章選自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翃笙

⊙運營編號:YNZY0007

點我分享到Facebook

>蹲廁影響心血管,坐廁易得痔瘡!那究竟哪個更有利於健康?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