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病人選擇食物三原則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中醫認為眩暈的發生,有氣血不足或痰濁上擾,所以有”氣不足,目之為眩”,眩暈生於血虛也和”無痰不作眩”的說法。

中醫認為眩暈的發生,有氣血不足或痰濁上擾,所以有”氣不足,目之為眩”,眩暈生於血虛也和”無痰不作眩”的說法。根據中醫對眩暈虛和痰的不同認識,高血壓病的中醫食養要掌握以下三個方面:

1.食宜清淡

中醫認為膏梁美味,滋生痰濁,對高血壓病不利。食宜清淡有兩個方面:一是油膩食物,二是鹽量過大。現代解釋:油膩食物就是富含膽固醇的食物,特別是蛋黃、動物內臟、墨鬥魚、鮑魚、無鱗海魚、蝦、蟹黃、魚子等類食物,飽和脂肪含量很高,這是有害的脂肪酸,它是造成動脈硬化的罪魁禍首,而且可以促使血栓形成。食鹽所含的鈉鹽,會導致收縮血管而升高血壓。每天食鹽量應控制在5克以內,3~4克為宜。減鹽的關鍵在於:不食鹹制食物、鹹菜、方便食品,盡量少吃醬湯,少用醬油,少吃面食,不喝面湯(一碗湯面含鹽5克)。在炒菜時不要早放食鹽,待菜熟時撒點食鹽,既可減少鹽量,又可增加鹹味。另外還可用各種調味品增加食味,比如咖哩粉、胡椒、醋。

在用油量上,不是一概拒油。要控制動物性的”葷油”,適當食用植物性的”素油”,因為植物油含不飽和脂肪酸高,這是有益的脂肪酸,它能減少膽固醇在腸道內的吸收,並加速膽固醇的排泄。”素油”中最好的是玉米油、大豆油、橄欖油、香油。

2.食宜適量

食量過多過大,可使體內脂肪堆積,身體發胖,體重培加,為了滿足供血要求,就會升高血壓。脂肪還會存在各個器官,常常會減弱心臟的收縮能力。脂肪過多,體內膽同醇含量也多,容易沉積到血管壁上,促使動脈硬化。有人做過研究,體重每增加12.5公斤,收縮壓就會上升10毫米汞柱,舒張壓就會上升7毫米汞柱。為了控制肥胖對高血壓病的危害,必須控制食量,特別是主食量,而且不能晚餐過飽和使用宵夜,因為夜間活動減少,過飽和宵夜都會增加脂肪堆積。

日常能降脂肪的食物有:大豆、大蒜、洋蔥、海帶、山楂、玉米、蘋果、黑木耳、牛奶、魚肉、菊花、茶葉、荷葉等。

3.食宜均衡

均衡膳食是控制高血壓病必備的輔助措施。蛋白質應占總熱量的20%。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有大豆、花生、蛋清、魚肉、雞肉(要去皮:皮的膽因醇很高)。瘦豬肉、牛肉、兔肉、鴨肉、鵪鶉蛋、海參、淡菜、蠶蛹,特別是海參和蠶蛹蛋白高,脂肪低,又能降脂、降壓,延緩衰老。

脂肪應占25%,主要從植物素油中獲取。碳水化合物(糖類為主)應占55%,以糖來獲取碳水化合物的辦法不可取。因為糖也能轉化為脂肪。應當從淀粉中獲取,可選紅薯、玉米、燕麥、小米等各種粗糧。

早中晚三餐的熱量分配也要均衡。一般早餐占30%~40%,午餐占40%~50%,晚列占20%~30%。有人不吃早餐,這種習慣不好。有人為了減肥,不吃主食。這些做法,都會使均衡失調,對防治高血壓病產生不利影響。

點我分享到Facebook

>高血壓病人選擇食物三原則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