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杭州50多歲的王先生(化名),運動後大汗淋漓,回家就開著冷氣機休息,不想醒來一側身體不利索了,送醫後被診斷為腦梗死,幸虧及時送醫盡力救治才轉危為安。
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耿昱教授表示,高溫天是腦梗死發病的一個小高潮,一些做法會增加發生危險機率,同時提醒急救最關鍵就是「快」,出現腦梗死症狀應及時就醫。
運動後沖涼就躺下
突發腦梗死
前幾天悶熱難耐,王先生想運動運動,出一身汗,一定很暢快。於是選擇出門去跑步,幾圈跑下來,汗流浹背,他全身都濕透。回到家,王先生打開冷氣機,沖個涼,然後往沙發上一躺,疲勞加之蠻舒服,很快進入夢鄉。
醒來,王先生發現麻煩、危險迎面撲來。他左手左腳不聽使喚了,動作遲鈍,連手機都拿不住,走路也一拐一拐,感覺拖不動腿。一開始,他以為大概是沙發上睡姿不當,壓住了手腳,休息下就好。不成想,休息了好一會,症狀卻越來越重,漸漸的左手左腿完全抬不起來了,整個左半邊身體非常麻,連講話也口齒含糊不清,像大舌頭一樣。
家人趕來一驚,嘴巴都歪了麼,趕緊把王先生送到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助理史宗傑、王鵬副主任醫師馬上給王先生安排了頭顱CT、驗血等檢查,判斷其得了腦梗死,俗稱「中風」,立即進行靜脈溶栓治療,這是目前腦梗死急性期治療最有效的藥物。從王先生到達醫院急診室大門,到做CT,抽血化驗等待結果,最後用上溶栓藥物,整個過程僅用了27分鐘。
溶栓後,王先生的症狀逐漸好轉,住進病房進一步治療,同時完善檢查明確腦梗死的原因。3天後,王先生左手左腳的力氣已經基本恢復正常,能獨立行走了,嘴巴不歪了,口齒也變利索了。回想自己發病的過程,他百思不得其解:「我既沒有高血壓,又沒有糖尿病,年紀也才50出頭,怎麼就中風了呢?」
醫生分析,王先生的中風,與大量出汗,又不及時補充水分有關。出汗後,身體大量缺水,血容量下降,血液濃縮,血黏度增加,血液變得黏稠,容易形成血栓;加之王先生平時抽煙,血管本就有些輕度狹窄。這樣多危險因素疊加就如雪上加霜,顱內血管堵塞,血流通過不了,腦細胞就會缺血壞死。幸運的是王先生就醫及時,不然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後遺症。
高溫天要避免
過度「冷刺激」
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邵燕琪、劉芳分別介紹了以往發生在高溫天的兩個病例予以提醒: 60多歲大伯睡覺前準備洗澡,可熱水器有問題出不了熱水,晚上一時半會找不到人修,覺著自己身體還可以,他就直接用冷水洗澡。剛開始感覺有點冷,慢慢地也抗過來了,但大伯從廁所出來沒一會就感覺腦袋有點疼,慢慢地,一側不利索……送醫院被診斷為腦梗死。大伯長期抽煙喝酒,且有高血壓病史。
另一名患者, 70多歲的大媽,送到醫院時左側身體不便,左手沒有力氣,連一個普通的杯子也拿不穩;左腳因無力導致不能獨立行走,出現了明顯的偏癱。據家人介紹,她與退休的同事搞活動出一身汗,到家就躺進冷氣機房。大媽患高血壓10多年,又有高血脂等基礎疾病。家人發現時,大媽在冷氣機房裡左側身體麻木,送當地醫院診斷為腦梗(中風)後轉浙江省人民醫院。可惜的是,這兩個病人都錯過最佳治療窗口期。
醫生表示,這兩個病人都患有高血壓等基礎疾病,年高體弱,環境溫度驟然降低等多種危險因素,腦梗死不可避免發生了。
高溫天
「腦中風」出現發病小高潮
耿昱教授介紹,夏季腦梗死(又稱中風),因高溫天會誘發腦中風而出現一個小高潮。夏天為了散熱,皮膚血管就會擴張,皮下血液循環所需的血液量隨之增加,會比涼快天氣時高出很多。 另一方面,夏天大量出汗,體液消耗嚴重,如果沒及時補水或補水不足,血液會濃縮。一增一縮,導致血容量降低,血流變慢,加上有的患者熬夜看電視、玩手機疲勞,受涼(如在冷氣機房較低溫度環境、沖涼等)血管收縮等危險因素,就容易形成血栓。 特別提醒的是,中青年也不可掉以輕心。不少人有抽煙喝酒等習慣,像煙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化學物質會引起血管收縮、硬化、狹窄等,臨床上三、四十歲突發腦梗、心梗的並非少見。 對於全腦受損害病人,症狀有頭痛、惡心、嘔吐,嚴重者有不同程度的神志不清,如迷糊或昏迷不醒。而對於局部腦損害,出現的症狀則龐雜多樣,但常見的主要有:癱瘓、偏身感覺障礙、失語(口齒不清、講話有問題)、偏盲、復視(看東西重影)、吞咽困難、共濟失調等,這時就需要警惕了,盡快到醫院治療。 耿昱教授強調,腦梗死急救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快」。治療需要盡早開通阻塞血管,這是因為急性缺血性患者每分鐘毀損的神經元數量為190萬個,理論上,在發病黃金時間救治,受損的神經元是可以恢復的。目前治療有兩種辦法,腦梗死4.5小時之內適用溶栓治療,超過4.5小時則可取栓的方法,而取栓最好腦梗死發作8個小時內。 持續高溫天氣來了,希望各位能積極抗暑又掌握好「度」,比如冷氣機已必不可少,但溫度太低,持續時間太長,則可能導致疾病纏身。 通訊員宋黎勝記者柯靜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