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平時,我們誇一個人身體好總是這樣形容:有底氣、氣色好、有精氣神兒。而這些詞中的「氣」字又是什麼意思呢?如果讓大家來具體解釋一下,恐怕還真有些麻煩,因為這個「氣」不等同於空氣,它更多的是穿梭於我們身體經絡之中的那股生命活力。可以說這個「氣」看不到,摸不著,它很抽象但卻至關重要。有人曾做了一個調查:縱觀《黃帝內經》全書,全篇光是「氣」這個字就出現了3 000多次,這足以看出「氣」對於人的重要性。不但如此,氣還被賦予了呼吸吐納、水谷代謝、營養輸布、血液運行、抵抗外邪、津流濡潤等重要的作用。這也就是說,一個人想要健康,想要長壽,想要有精力,這個「氣」是絕對不可少的。這同時還告訴我們,一個人想養生必要先養「氣」,「氣」充足,才是養生第一大道。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養生過程中,都有哪些「氣」要養、可養。
第一,元氣。這是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脫離的生命狀態,元氣等同於氣血,它調節著臟腑陰陽之氣的運行,掌控著人們情志心緒的基調。《黃帝內經》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樣做,就是為了集聚人體之元氣,讓生命充滿活力。有元氣在,我們不但可以抵抗外邪,還能護衛肌表。所謂「正氣足,而邪氣不可入」,其中所說的正氣,即為身體之內的元氣。所以,想要養生,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把守住自身的元氣。
第二,精氣。我們都知道,腎為人的先天之本,而腎精則是關乎一個人生長、衰老、死亡的根本所在。《黃帝內經》有記:「夫精者,身之本也。」如果我們連身體的本錢都沒有了,那麼還談何養生呢?因此,精氣的強弱與一個人的體質直接相幹,不管男人還是女人,都應該注重保持身體之精氣。《黃帝內經》最不提倡的就是男女在性生活上過度放縱,因為「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故半百而衰也」。如果一味縱欲,那人就會很快衰老,身體就會失去平衡,自然與養生也就失之交臂了。
第三,真氣。《黃帝內經》說過:「真氣稽留,邪氣居之地。」這意思就是,人體只有真氣通暢運行,那才不會給疾病留下機會。這所謂的真氣,就是人體之經氣,因為《素問》中這樣解釋:「真氣者,經氣也。」它是我們生命的能量之源,只有保持全身的真氣,才能有效抵抗疾病的到訪,「真氣得安,邪氣乃亡」,說的也正是這個道理。真氣養護可靜可動,有以呼吸調節的方式,也有靠運動來促進的方式。想要養生,就得自己去尋找最適合自己的,並能有效保持真氣存在的方法。
除去人體所必需的元氣與精氣、真氣之外,我們的五臟也存在著要養之「氣」,那就是脾胃之氣。為什麼要養脾胃之氣?我們說過,「氣」有水谷代謝之功能,而脾胃又是我們生化氣血的重要器官。脾胃生化氣血是通過對每日所食水谷的消化、吸收而來,如果想要有好的脾胃之氣,就需要我們有好的脾臟與胃臟。所以養脾胃之氣又有養脾胃之說,《黃帝內經》提示「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我們想要養好脾胃就是要規律飲食,讓它保持良好健康的功能。這就是脾胃之氣的正確養法。
我們都知道,情志與養生關係密切,正如《黃帝內經》所認為的那樣,「靜則神藏,躁則神亡」。我們應該保持一種自然的靜氣,人只有對靜氣運用得當,才不會滋生過多的怨氣、怒氣甚至是悲氣、喜氣等。因為「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無論什麼樣的氣過多、過盛,都是對養生不利的。想要養生,想要體內陰陽調和,那就得保持靜氣,讓心氣保持平和,讓心情自然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