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關於炙甘草湯之方解,歷代醫家對其它藥均無抗告,唯君藥炙甘草尚有不同看法。眾所周知,甘草乃屬味甘補中益氣之品,入脾胃經,少治心病。但本方以之為君,且以之名方,而此方又是治心病之方,那麼對於本方之炙甘草就有探討之必要。仲景以之命方究竟是何意呢?
《靈樞·終始》講得好,即「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瀉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藥……」甘藥建中氣,土中生萬物,陰陽氣血有源,則「脈結代,心動悸」必有恢復之機。可知炙甘草湯中,甘草一藥之用的思路,與其他藥不同。其他藥則屬直補,而甘草則是在中醫的整體觀的前提下而運用的,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處方用藥的整體性。另外,古代本草記載甘草有通利血脈的作用,但驗之《傷寒論》似乎唯有炙甘草湯可講得通,其他方劑用炙甘草均體現補中益氣與緩急的作用,故不足為憑。
炙甘草湯作為治心病之方,《傷寒論》原文雲:「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關於本證的病因病機有兩種認識:一種認為此屬太陽病壞病,亦即太陽病誤汗傷及心之陰陽,致心陰陽氣血俱虛,屬轉屬之病,即原由太陽病轉屬為少陰病;另一種認為此屬直中的少陰病,即素體心之陰陽不足,寒邪從外直中少陰,從而病發少陰。這兩種認識均有道理和實際意義。
脈結代,心動悸為本證的辨證要點。結脈、代脈,指脈律不齊,脈來間歇。《素問·痿論》雲:「心主身之血脈」,血液的運行,全賴心氣的推進,本證由於心之陰陽兩虛,故悸動不寧。析而言之,心陽不足,則鼓動無力;心血虧虛,則脈道失充,氣血流行艱澀,故脈難延續,而出現結代。炙甘草湯主治心之氣血不足,陰陽兩虛之脈結代、心動悸,就其病機而言,可見太陽與少陰心之密切關係,亦體現了由表入裡,由陽轉陰的病理變化。辨證當抓住脈結代、心動悸之主要脈證,脈之有力、無力,間歇情況,止後有無代償,是判斷促、結、代之關鍵。
本方適於虛多邪少者,若屬邪氣隔絕甚者,當行加減,方可取效。177條論述傷寒,兼及雜病,為內外合論之例,猶柯韻伯所言:「傷寒之中,最多雜病。內外夾雜,虛實互呈,故將傷寒雜病合參之。」故本方臨證多用於雜病,心臟疾患,或外感引發心之宿疾者,只要審得心之氣血不足,陰陽兩虛,不論外感有無,均可運用。
本方以炙甘草為主藥而命名,其用量較重,甘溫益氣,以資氣血生化之源,《本經別錄》謂其「通經脈,利血氣」為復脈之要藥。人參、桂枝,補益心氣,溫通心陽;地、麥、膠、麻,滋陰養血,以充血脈。人參配大棗,補氣滋液。本方大劑滋陰,而陰無陽則不能化氣,故用桂枝、生薑、清酒之辛通,宣陽化陰,助心行血而利脈道。全方具有通經脈,利血氣,益氣通陽,滋陰養血,陰陽並調,氣血雙補之功,遂負氣血充,陰陽調,其脈可復,心悸自安。本方功在復脈,故別名復脈湯。
方中炙甘草的運用尤為重要,為通經復脈的主藥,用量宜重,以增強通經脈,利血氣之功。此外,本方生地用至500g,為仲景群藥之冠,考《神農本草經》載地黃「主傷中,逐血痹」。《本經別錄》謂「通血脈,利力量」,故大劑生地不僅具滋陰養血之效,且能通行血脈。大棗用至30枚之多,亦為群方之最,《神農本草經》謂大棗「補少氣,少津液」,故大棗重用,不僅補益脾胃,又能益氣滋液,助其復脈。可見生地、大棗之重用,既可填補真陰,滋養心血,又能補脾益氣,通行血脈,助炙甘草以復脈。
現代臨床用炙甘草湯確是一張治療心臟病的常用古方名方,亦常用於心律失常症的治療,此方還有一特點是用「清酒」煎藥,對於此方中有關「清酒」的用法談一點體會。筆者曾用此方治一人心律失常,並按《傷寒論》之規定,囑其必用「清酒」與水各半煎藥,「清酒」用黃酒代之。患者服用幾十劑後,效果非常之好,遂改湯為丸以為鞏固。此時患者問雲:還用酒否?答曰:丸藥不煎,為何用酒?數月後患者復診,告曰:初服水丸效不顯,思之必是缺酒之故,於是每服用黃酒二兩送服水丸,結果療效頓時好轉雲雲。還告曰:以前服湯時,開始水酒各半煎藥,後認為黃酒加熱時酒精必然揮發,於是自作主張改為服藥時,藥液與黃酒兌服,或先服藥液後喝黃酒,並稱效果亦好雲雲。
該患者當然應受「不遵醫囑」之責,但細思之,為何用酒?心之陰陽之血不足,鼓脈無力,才有「脈結代」之症,酒乃取其溫通心脈之功效,入煎也罷,兌服也罷,只要能發揮這種功效即可。不過藥酒兌服的話臨床還要根據具體病人酒量之大小而定,一般黃酒30/50毫升即可。據現代藥理研究報導,加白酒久煎,也利於藥物有效成份析出,且地黃、麥冬乃陰柔之品,得酒之辛通,使補而不滯,故有「地黃麥冬得酒良」之說。
【文中素材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