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烏梅在我國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在《周禮》等書中均有記載。梅子在春秋戰國時期,一直是送禮、祭祀佳品。其入藥歷史也已很久了,烏梅入藥在《神農本草經》中就已有記載,書中寫到「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蝕惡肉。」《本草綱目》記載「斂肺澀腸,止久嗽,瀉痢,反胃曀嗝,蛔厥吐利。」
烏梅性平,味酸、澀。歸肝經、脾經、肺經、大腸經。有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的作用。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可用於治肺虛久咳、久瀉、久痢、蛔厥腹痛、嘔吐、虛熱消渴、崩漏下血、瘡毒等。
《醫說》記載,曾魯公患下痢便血百餘日,國醫不能療,陳應之用鹽水梅肉一枚研爛,合入臘茶,並加入醋服之,一啜而安。大丞梁莊肅公也曾患下痢便血,陳應之還是用烏梅、胡黃連、灶下土各等份為末,用茶水調服,也得效。「蓋血得酸收斂,得塞則止,得苦則澀故也。」
藥理實驗證明,烏梅能使膽囊收縮,促進膽汁分泌,並有抗蛋白過敏作用;對多種致病菌有抗菌作用,對各種皮膚真菌亦有抑制作用;有驅蛔蟲的作用;有抗疲勞、抗衰老、抗輻射、拮抗鈣離子、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
以下幾種烏梅的吃法,可以起到健脾和胃,清熱生津的作用
(1)烏梅膏
準備烏梅2500克,糖適量。將烏梅洗淨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煮爛去核,再用文火將其濃縮,加糖適量拌勻,涼後搗成膏,冷卻裝入瓶中封貯。
(2)烏梅湯
準備烏梅500克,甘草粉50克,砂糖120克,幹薑末適量。把烏梅放人溫水中浸泡,,待發軟後剝去核,盛在瓷器內。再把瓷器放入蒸籠,蒸約1小時即可。取出蒸過的烏梅搗細,放入甘草、砂糖、幹薑一起拌勻,再盛瓷器中放在蒸籠裡蒸透.取適量加涼開水沖成湯。
(3)烏梅粥
準備烏梅適量,粟米適量。烏梅槌碎,將烏梅和粟米洗淨,放入容器內,加水浸泡1晚。之後,將烏梅撈出,剩餘汁液和粟米煮粥。
Y��R#(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