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是為人父母成長的第一課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置頂兒童心理課堂,伴你探索解讀兒童心理,閱讀、看見

情緒管理,是為人父母成長的第一課 親子 第1張

作者:楊小陽

1

我成長在一個充滿爭吵的家庭。

一直以來,父母的相處方式,就是吵架。

春暖花開的日子,吵一架;

知了聲聲的夏季,吵一架;

秋高氣爽的早晨,吵一架;

冬日飄雪的黃昏,吵一架。

年幼的我,以為溝通的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吵架。

畢竟,我從小生活在不吵架不說話的家庭與周圍環境中,大家對非理性溝通方式已經輕車熟路、習以為常。

對於父母老是吵架,我曾發出過無數次抗議,每次得到的回答都是:「誰家不吵架?就你事多。那個誰誰誰家,還老打架呢。」

確實,父母只是吵架而已,比起我那打架打得頭破血流的鄰居,我父母的關係「和諧」多了。

尤其是,他們吵架歸吵架,很少遷怒於我和弟弟,難能可貴。

在我們村同齡孩子中,我和弟弟可能是極少數幾乎沒有挨過打罵的孩子(說幾乎,是因為我挨過罵,父母甚至都沒有對弟弟大聲說過話)。

但是,父母情緒發泄式的爭吵,以及我童年期被忽視的感受,都為我的性格缺陷埋下了深深的隱患。

而這些,是在成年以後,我發現自己依然不能夠合理表達自己的需求、無法建立安全的親密關係、逃避式處理問題的方式、面對挫折極易崩潰、內心有很強的委屈感等痛苦經歷中意識到的。

2

弗洛伊德說,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都不會消失。它們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會以更醜惡的方式爆發出來。

結婚生子的最初三年,經濟的壓力、孩子與工作不能兼顧的壓力、身後空無一人的壓力,在無數個夜晚啃噬著我脆弱的神經,那種孤獨感、無助感、絕望感,一如童年期面對父母爭吵的壓力,卷土重來。

事實上,這些壓力是正常的,是大部分人都會經歷的。

但是,面對同樣的壓力,由於經歷不同、認知差異、能力問題等原因,對壓力的反應是有天壤之別的。

記得當年,我的狀態,用兩個詞形容最貼切:抗拒與崩潰

可是,無論如何抗拒,該來的還是回來。

無論怎樣崩潰,生活的壓力都要面對。

而且,越抗拒越痛苦,越崩潰越無助。

也就在那時,我才真正意識到,我最缺乏的是情緒管理能力——是情緒管理能力,而不是情緒壓制能力,或者情緒崩潰能力。

這是一種高級能力,是指一個人發覺和表達自己情緒、感受、識別他人情緒,並依據某一目標,調控自己與他人的情緒反應的技巧和能力。

除了童年期被充分看見並得到理解與尊重的孩子,天然具備這種能力,大部分人都需要通過學習與實踐,在與自己的沖突、他人的摩擦中不斷反思而習得。

尤其是為人父母,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不僅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親子溝通的保證,更是父母主宰自己的人生和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

3

常有父母說,

我生氣是因為孩子不聽話,

我大吼大叫是因為孩子油鹽不進,

我憤怒是因為孩子任性哭鬧。

可如果真是因為孩子的行為左右我們的情緒,那為什麼面對同種行為,卻會有不同的情緒反應呢?

比如:孩子拆壞了新買的玩具汽車,想再買一輛。

同一事件若發生在你升職加薪的一天和你被領導批評扣除半個月獎金的一天,哪一天會答應給孩子再買一個,哪一天會氣急敗壞地罵他一頓?

如果我們對自己足夠誠實,會發現答案一目了然。

再比如:有的父母認為聽話才是好孩子,所以孩子不聽話,他們就會生氣。

而有的父母認為獨立思考才是好孩子的必備品質,聽話不是,所以孩子質疑他們時,他們不僅不生氣,還會欣喜孩子的成長和獨立。

那麼,左右我們情緒的,究竟是孩子的行為,還是我們對孩子行為的看法和評價,或者僅僅是我們當時的心情?

表面上看,是孩子不恰當的行為觸發了我們的情緒反應,事實上是,孩子的行為只是觸碰了我們身上隱藏的情緒按鈕,即曾經被忽略或壓制的情緒與感受並沒有消失,而是靜靜地躲在某個角落等著被引爆。

我們愛自己的孩子,不想傷害他們,也不願承受事後的自責與愧疚。

所以,情緒管理是為人父母成長的第一課。

4

做好情緒管理,首先是無條件接納自己的情緒,尊重自己的感受,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無論我們產生了何種情緒,正面的或負面的,都選擇去正視、關註和體驗它,從中了解自己的思想和問題,把能量用於尋找建設性的解決方案上,而不是消耗在否定、壓抑中。

為自己的情緒負責,意味著當我們出現負面情緒,比如生氣、傷心時,我們不是告訴自己「你怎麼能生氣呢?」「有什麼好傷心的?」,也不是對孩子說「你太讓我生氣了!」「你真讓我傷心。」

而是說:「我覺得很生氣。」「我有點傷心。

然後用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孩子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深呼吸、暫時離開、閱讀、畫畫、跑步等,而不是把孩子或家人作為發泄自己情緒的工具。

當然,由於各種原因,我們可能一開始做不了那麼好。沒關係,只要我們愛自己、愛孩子、愛家人,不願意自己當年承受的壓力與痛苦轉介給孩子,我們就會實踐、實踐、再實踐,在實踐中,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和孩子的安全基地。

只有學會接納並合理表達自己的情緒,才能接納並理解孩子的情緒,才是對他作為人的尊嚴和人格的尊重。

心理學家霍華·嘉納說,一個人最後在社會上占據什麼位置,絕大部分取決於非智力因素。

而一個人幸福與否,基本也取決於非智力因素。

一個能夠管理好自己情緒的人,能夠識別並理解他人的情緒予以合理反饋的人,必定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與家庭關係。

這樣的人生,是幸福的,也是成功的。

-END-

喜歡這篇文章,別忘記分享到朋友圈哦!

情緒管理,是為人父母成長的第一課 親子 第2張

歡迎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情緒管理,是為人父母成長的第一課 親子 第3張

長按QRCode識別關註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