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媽媽「暑假課程表」刷屏:所有牛娃背後,都站著苦行僧式的父母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二胎媽媽「暑假課程表」刷屏:所有牛娃背後,都站著苦行僧式的父母 未分類 第1張

二胎媽媽「暑假課程表」刷屏:所有牛娃背後,都站著苦行僧式的父母 未分類 第2張

孩子就像是一件作品,父母就是他的雕刻師。

是價值連城的精美石雕?還是平凡無奇的小石子?

一定取決於雕刻師的功底和心力。

二胎媽媽「暑假課程表」刷屏:所有牛娃背後,都站著苦行僧式的父母 未分類 第3張

◆◆

文 | 豆媽

來源 |女兒派主筆 ,二胎女兒媽媽

二胎媽媽「暑假課程表」刷屏:所有牛娃背後,都站著苦行僧式的父母 未分類 第4張

1

這兩天在朋友圈,一位二胎媽媽曬出的倆娃暑假課程表火了。

二胎媽媽「暑假課程表」刷屏:所有牛娃背後,都站著苦行僧式的父母 未分類 第5張

這位媽媽姓陸,家里是一兒一女。

兒子讀小學一年級,女兒還在幼兒園中班。

這麼兩個小不點娃娃,一個暑假除了8天旅遊,其餘時間則被滿滿當當的培訓課占滿

二胎媽媽「暑假課程表」刷屏:所有牛娃背後,都站著苦行僧式的父母 未分類 第6張

7月份日程表

二胎媽媽「暑假課程表」刷屏:所有牛娃背後,都站著苦行僧式的父母 未分類 第7張

8月份日程表

媽媽管妹妹,爸爸管哥哥,分頭行動,各不耽誤。

隨便數數小女兒的暑假「行程安排」,就有5種課程。

畫畫、小提琴、遊泳、大提琴、舞蹈和聲樂。

而比妹妹稍微大一點的哥哥,不僅文化成績在班級名列前茅,學習興趣也很足,求知欲旺盛,還入選了學校足球隊。

所以媽媽給他報了足球集訓和足球夏令營,除此之外還有樂理、鋼琴、遊泳、畫畫、舞蹈課。

假期里不是在去踢球的路上,就是在被爸爸送去各類興趣班的途中

驚嘆完兩孩子的暑假安排,網友逐漸把目光對向了這對父母的日常行程表

二胎媽媽「暑假課程表」刷屏:所有牛娃背後,都站著苦行僧式的父母 未分類 第8張

不僅事情安排細致從線到點,時間還精確到了每一分鐘。

關鍵是夫妻倆每天在奔波送倆孩子上興趣班、輔導孩子作業的過程中,自己也不忘「看書學習」。

瞬間就理解了這倆孩子出類拔萃,上這麼多興趣班還毫無怨言,反而樂在其中的原因。

康德說,所有的教育里面,最重要的教育是家庭教育

家庭的氛圍和父母的行為都會感染到孩子,逐漸深入到孩子DNA里。

你看見別人家孩子成功時耀眼的光芒,嘆氣自家孩子的平凡。

但在你看不見的地方,這些孩子的父母默默當著苦行憎,咬緊後槽牙,揮汗堅持為孩子做表率。

當自律自強注入進了孩子的基因,當主動學習成了孩子的性格屬性,在這樣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又怎會不優秀?

二胎媽媽「暑假課程表」刷屏:所有牛娃背後,都站著苦行僧式的父母 未分類 第4張

2

華東交通大學母親教育研究所所長、教授王東華曾講過一個真實案例,實為震撼。

故事的主人翁是一對醫生父母。

媽媽姓高,爸爸姓呂。

在醫院急救科的高大夫,總是將所有費時間的家務,都放在值夜班後的白天。

這時候,孩子已經去了學校,洗衣服、擦地板才不會占用和孩子相處的時間。

偶爾做飯的時候,孩子會跑過來提問題。

高大夫一定是先把煤氣關了,蹲下身子看著孩子的眼睛認真回答他的問題,從不是邊炒菜邊漫不經心地敷衍孩子。

每天吃完晚飯,就進入全家共讀時間

從孩子上小學到讀大學,堅持了整整12年。

為了教育好孩子,高大夫在不耽誤工作的前提下,將更多時間和心思用在孩子的成長上,僅厚厚的陪讀筆記本就記下了100多本。

二胎媽媽「暑假課程表」刷屏:所有牛娃背後,都站著苦行僧式的父母 未分類 第10張

呂爸爸,也為了孩子的教育作出了犧牲。

醫院提拔呂爸爸做外科主任,風光是風光,但隨到隨叫的崗位性質,讓這個雙職工家庭猶豫了。

思前想後良久,呂爸爸還是婉拒了。

理由很偉大:

「主任的位置我不做,有的是人來搶。但爸爸這個崗位我不做,就只能空缺了。」

這種「為娃孤註一擲」的魄力,想必也能讓一批「隱形爸爸」們汗顏。

呂家的孩子,一路從中科大少年班讀到博士,做人做事都非常出類拔萃。

打個比較俗氣的比方,夫妻倆退休後的一年的薪水總和,還比不上孩子一個月的薪水。

沒有哪一個孩子會憑白無故的成功,你看到別人家孩子的光鮮亮麗,背後都是別人家父母的死磕到底。

二胎媽媽「暑假課程表」刷屏:所有牛娃背後,都站著苦行僧式的父母 未分類 第4張

3

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安尼特·拉魯,花費近10年的時間,跟蹤觀察了12個不同階層的家庭後發現:

決定孩子階層的,不僅僅是父母有多少錢,也不是單親和離異,而是一個家庭的「文化資本」。

「哈佛畢業演講中國第一人」何江,父母都是農民。

和何江同台演講的,是著名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

2017年,就職於麻省理工學院的何江,還成功入圍福布斯醫療健康領域30位30歲以下領軍人物名單。

二胎媽媽「暑假課程表」刷屏:所有牛娃背後,都站著苦行僧式的父母 未分類 第12張

達到現在的成就,何江只說了兩件事。

一件是,無論父親白天幹農活幹得多累、多苦,晚上一定會在睡前給自己和弟弟講睡前故事。

幾乎所有的故事都是一個主題:好好學習

放學後其他孩子都在外面野著,何江和弟弟總是被關在家里,父親陪著他們做作業,做完還要繼續自習。

另一件,是母親。

農閒的時候,母親從不與人嘮家常,而是要求兩個孩子把課本里的故事念給自己聽,遇到不懂的地方,母子三人一起討論

從田間地頭到站上哈佛大學的演講台,何江做到了最完美最牛逼的逆襲。

二胎媽媽「暑假課程表」刷屏:所有牛娃背後,都站著苦行僧式的父母 未分類 第13張

但光鮮的背後永遠有不為人知的心酸。

每一個牛逼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對苦逼的父母。

不否認孩子讀書辛苦,但爹媽的辛苦一定是孩子的百倍千倍。

在你出去玩樂的時候,有些父母靜坐家中,陪孩子一起看書;

在你享用美食的時候,有些父母頂著烈日淋著雨,挨個考察各個輔導班的優劣;

難得休息的節假日,你癱在家里刷抖音,有些父母依舊雷打不動的按照既定的日程表,接送孩子、看書、記錄孩子的錯題、寫陪娃日記……

一天兩天看不出來,一個月兩個月也許還不明顯。

可一年兩年,甚至十年二十年,不同家庭氛圍、不同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終究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二胎媽媽「暑假課程表」刷屏:所有牛娃背後,都站著苦行僧式的父母 未分類 第4張

4

父母苦逼的付出+傻瓜的煎熬=孩子牛逼的明天

話糙理不糙。

前段時間刷屏的武亦姝,以墊底的成績考入蘭生復旦,後又逆襲到年級前十,到人人讚不絕口的國民才女。

秘訣不過就是復旦校長揭秘的:「她爸爸每天4:30以後就不用手機的,專心陪孩子。」

還有刷爆朋友圈的廣西狀元楊晨煜的媽媽爆出的名言:「監督孩子養成習慣,這個過程會很痛苦,但定型以後,後面的路就好走了。」

陪伴、監督孩子的過程,痛苦是不言而喻的,但至少結果很美好。

總說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線,其實更確切點,父母是孩子的墊腳石、雕刻師。

一塊醜陋的石頭到價值連城的石雕,外力永遠比內力重要得多。

別再說「早知道我就也這麼教育孩子了。」

要知道「現在開始,也來得及。」

*來源:豆媽,女兒派主筆,資深兒童心理專家,少女心滿滿的二胎媽媽,專注於幼兒心理教育和親子閱讀。

本文來源於女兒派(ID: nverpai),

關於養育女兒的乾貨,這里都有;

關於養育女兒的苦甜,這里都懂;

願她們一生純良,一生知禮,一世得體

主管說了

您點一個

二胎媽媽「暑假課程表」刷屏:所有牛娃背後,都站著苦行僧式的父母 未分類 第15張

小編薪水漲5毛

小編:灰灰

二胎媽媽「暑假課程表」刷屏:所有牛娃背後,都站著苦行僧式的父母 未分類 第16張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