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欺壓百姓,被老農綁到京城,朱元璋:誰敢動老農,我滅他九族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古代五百多位皇帝,朱元璋不是功績最高的,也不是名氣最大的,其他帝王不談,至少秦皇漢武遠在他之上。但是,若論懲治貪官的決心和手段,歷朝歷代帝王之中,朱元璋稱第二的話,沒人敢稱第一。明朝建立前一年,朱元璋就讓李善長、劉伯溫等人制定律法,即後來的《大明律》。

盡管如此,朱元璋仍然覺得做得不夠,於是效仿周公《大誥》之制,整理官吏貪贓枉法、玩忽職守等典型案件,編撰一本明代的《大誥》,並刊發給天下百姓。《明太祖實錄》記載:「朕出是誥,昭示禍福,一切官民諸色人等,戶戶有此一本,若犯笞杖徙流罪名,每減一等,無者每加一等,所在臣民,熟觀為戒。」

縣令欺壓百姓,被老農綁到京城,朱元璋:誰敢動老農,我滅他九族 歷史 第1張

朱元璋在位時期,老百姓家裡都有至少一本《大誥》,除了在觸犯律法時起到減刑作用,還有一種類似於尚方寶劍的用途。假如有人掌握官府人員作奸犯科的證據,都可以把他押送到京城,交由皇帝處理,只要拿著《大誥》,沿途關卡的守衛必須放行,不能以任何理由阻攔,否則嚴懲不貸。

話雖如此,但在朱元璋之前,基本從未發生過百姓押著官員進京面聖之事,比如說知縣犯罪,只能由比他高一級的人查辦,可以是禦史、巡撫,也可以是朝廷專門派遣的欽差。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大誥》頒布幾個月後,一位名叫成陳壽六的老農,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把當地縣令五花大綁,而後連夜趕赴京城。

縣令欺壓百姓,被老農綁到京城,朱元璋:誰敢動老農,我滅他九族 歷史 第2張

陳壽六只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年紀也不小了,按常理來說,不會做出沖動的舉動,他與縣令有什麼深仇大恨?陳壽六,明朝初年常熟縣人,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到他這一輩也不例外,不求大富大貴,只希望風調雨順,莊稼收成好,一家人能吃飽穿暖,願望很簡單,也非常樸實。

陳壽六不怕辛苦,整日面朝黃土背朝天,起初日子過得還不錯,至少豐衣足食,自從縣令顧英調到常熟,陳壽六的生活越來越艱難。顧英身為縣令,卻不替百姓著想,反而仗著權勢魚肉百姓,貪贓枉法之事沒少做。盡管如此,因為畏懼縣令顧英,只能忍氣吞聲,敢怒不敢言。

縣令欺壓百姓,被老農綁到京城,朱元璋:誰敢動老農,我滅他九族 歷史 第3張

俗話說,兔子逼急了也會咬人,顧英不僅沒有絲毫收斂,反而越來越囂張。陳壽六實在忍無可忍,找來幾個值得信任的親戚,包括他弟弟和外甥,並說出自己的打算。幾個人達成一致意見,決定找機會把縣令綁了。行動之前,仔細研究《大誥》,對裡面的內容爛熟於心,做好充分準備。

一天晚上,得知縣令顧英喝醉了,晚上就住在縣衙,陳壽六帶著親戚悄悄溜進去,把熟睡的縣令綁起來。縣令從夢中驚醒,酒也醒的差不多了,怒斥陳壽六等人,縣衙的守衛聽到呼喊,立馬沖進來。陳壽六早有準備,從懷裡掏出《大誥》,守衛不敢阻攔,任由縣令顧英被帶走。

縣令欺壓百姓,被老農綁到京城,朱元璋:誰敢動老農,我滅他九族 歷史 第4張

從常熟到明朝國都南京,大概四五百裡路,看起來不算太遠,但要清楚一個問題,古代最快的交通方式是騎馬。所以,陳壽六等人日夜兼程,避免夜長夢多。幾日之後,他們來到京城,請求面見皇帝,守衛趕緊入宮稟報。據說,當時已是深夜,朱元璋聞之大喜,立即召見陳壽六。

陳壽六列舉縣令顧英的不法事跡,朱元璋龍顏大怒,命令刑部大臣連夜審訊,顧英如實招供,而後被打入大牢。朱元璋重賞陳壽六等人,每人賞賜二十綻銀鈔,免除三年賦稅,並感嘆道:「陳壽六其不偉哉。」

縣令欺壓百姓,被老農綁到京城,朱元璋:誰敢動老農,我滅他九族 歷史 第5張

另外,欣喜之餘,朱元璋還下了一道詔書,內容是:「敢有羅織罪名,害陳壽六者,誅其族。陳壽六若借朝廷之名義,行不法之事,地方官員無權決斷,須押解入京審判。」此事被記載在朱元璋親自撰寫的《大誥續編》。

通過詔書可看出,朱元璋有個用意。一是保護陳壽六,防止他回家之後,被當地官吏報復,告訴那些人:「誰敢動老農陳壽六,我就滅他九族。」二是表明立場,雖然陳壽六有功,但也不要改變初心,如果他日後犯了罪,也不能赦免,只是當地官府無權審判,要送到京城,朱元璋親自處理。

縣令欺壓百姓,被老農綁到京城,朱元璋:誰敢動老農,我滅他九族 歷史 第6張

陳壽六身為普通農民,因勇敢和魄力,得到皇帝的召見,令人佩服、羨慕。假如他沒把縣令綁到京城,或許一生都沒機會見到朱元璋,而且也不會在史書中留下名字。如果你是陳壽六,你是否有他那樣的勇氣呢?

參考文獻:《大誥續編》《明史》《明太祖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