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讓人絕望的,不是死亡,而是徹底的遺忘…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最讓人絕望的,不是死亡,而是徹底的遺忘… 健康 第1張

第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尋夢環遊記》裡說:真正的死亡,是完全被人遺忘。

那完全遺忘身邊的人呢?

●●●

有一種疾病,叫做阿爾茨海默病它讓患者不僅忘記了愛,也忘記了被愛,它的可怕不在於疾病的終點是「死亡」,而是忘記了「活著」。

今年,距離阿爾茨海默病被命名已經一百多年,距離人類著手研究和治療這個疾病也已過去了四十年,但它的治愈率仍然微乎其微,遠低於癌症。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過兩億的國家

截至2015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22億

占總人口的16.1%

65歲及以上人口1.44億

占總人口的10.5%

誰也無法保證

這個可怕的疾病不會發生在我們身邊

今天是 9·9 重陽節

讓我們走進這個吞噬了幾千萬老年人記憶的疾病

了解它、預防它

也給家裡的老年人多一些關愛

最讓人絕望的,不是死亡,而是徹底的遺忘… 健康 第2張

網路圖

雖然阿爾茨海默病聽起來很可怕,並且一旦患病無法完全治愈,但是浙醫二院神經內科周炯副主任醫師和陳艷杏醫生告訴我們:「積極預防可以降低患病的可能性、延緩患病的年齡,早發現,早治療是比較有效的方式。」

孤僻、65歲以上,有遺傳性

阿爾茨海默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年癡呆」,其實是一種「重度神經認知症」。

在2015年,全球就已經有4700萬認知症患者。並且發病率和患病率隨著年齡逐漸增高,其中65歲以上老人多發,阿爾茨海默病在大陸65歲以上人群中的發病率是5%80歲以上老人的患病率高達20%!重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生活無法自理,基本完全依賴照護者,最終可能昏迷並死於感染等並發症,該病是威脅老年人健康的「四大殺手」之一。

人老後,腦細胞或多或少都會受損,但腦部萎縮≠老年癡呆,所以不要見老人們反應慢、動作遲緩,就認為他們患病了。即使CT檢查顯示有腦萎縮,也不要緊張,要以醫生的臨床診斷為準。

最讓人絕望的,不是死亡,而是徹底的遺忘… 健康 第3張

目前來說,老年癡呆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研究發現,文化程度低,中年期出現聽力喪失或減退、高血壓、肥胖,老年期抽煙、抑鬱、運動缺乏、社交孤立、糖尿病,都可能致病。另外該病具有一定的遺傳性,如果有家族史或者病發於30~65歲,可提早咨詢醫生診斷治療。

老年癡呆早期三大信號

人老後反應都會變慢,記憶也會變得不好,所以很多時候,疾病的早期信號會被誤認為是「老糊塗」。醫生提醒:家中有 65歲以上的老人,身邊的親人要多留意一些細微的變化,如果有以下三大信號就要注意了:

老年癡呆三大信號

1.記憶力和智力減退:不記得今天幾號、星期幾,甚至自家周圍都會感到陌生。

2.反應遲鈍,與他人溝通困難,判斷力日漸減退:過馬路不看紅綠燈,反復胡亂買東西,衣櫥裡放水果,被子裡放拖鞋等。

3.精神和行為異常:情緒變化較快,喜怒無常,甚至性格轉變較大,變得多疑、淡漠、焦慮或粗暴等。

一旦發現自己或家人出現上述症狀,要及時就醫檢查,也可以在家參考《老年癡呆自我測試量表》進行早期評估判斷。

老年癡呆自我測試量表

最讓人絕望的,不是死亡,而是徹底的遺忘… 健康 第4張

這個表由19個日常生活中的場景問題構成。每個問題的評分分為三級:完全正常(計2分)、略微惡化(計1分)、非常惡化(計0分),把認為符合的各項分數相加,就是最後的總分。

正常為38分,如果總分低於33分,建議盡早去醫院檢查。這個測試表只是一個初步的篩選,是否患病需要專業醫生來判斷。

這5點能預防老年癡呆

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的運動、社交不僅對每個人都有好處,還可以降低患老年癡呆的可能性、延緩患病的年齡。家有老人,讓我們從以下5個方面積極預防:

01

「地中海」式健康飲食風格

地中海飲食,是泛指處於地中海沿岸國家以蔬菜、水果、魚類、五谷雜糧、豆類和橄欖油為主的健康飲食風格。

最讓人絕望的,不是死亡,而是徹底的遺忘… 健康 第5張

▲地中海飲食結構

研究發現,地中海飲食對延緩認知老化有益。建議老人多吃蔬菜、水果、魚、海鮮、豆類、堅果類食物,烹飪時要用植物油來代替動物油,尤其提倡用橄欖油。

另外,食用富含膽鹼和維生素B的食物,如蛋類、貝類、海帶、動物肝臟等。

02

運動讓大腦更有活力

經常鍛煉的老人比不鍛煉的老人更能保持大腦智能,建議多做有氧運動、抗阻力運動和太極拳。平時可多健步走或做一些手指操,在手上轉兩個核桃玩也是極好的。

03

多用腦延緩大腦衰老

常用腦,不讓大腦「生銹」:學習一門外語、玩一些推理遊戲都可以改善認知能力,打麻將也可以鍛煉大腦的反應速度哦。

04

多參加社交活動

獨居、離異和極少參加社交活動的人,更容易情緒低落和認知能力下降。所以,老年人要多參加社會活動,待在家裡不如去跳廣場舞,既能社交又能鍛煉身體!

05

積極配合降血壓、降血糖

有謠言稱「長期服用降壓藥會得老年癡呆」,其實這是不對的。研究表明,對血壓進行積極的管理,有助於預防癡呆的發生。另外高血糖也和認知損傷有關,糖尿病患者也應積極控制血糖。

專家介紹

最讓人絕望的,不是死亡,而是徹底的遺忘… 健康 第6張

周炯

醫學博士,浙醫二院 神經內科 副主任醫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認知神經科訪問學者。中國阿爾茨海默協會委員, 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老年認知心理疾病分會中青年委員,中國老年協會認知障礙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行為醫學分會委員。2003年在北京大學神經心理室進修一年,師承中國阿爾茨海默主席王蔭華教授。擅長臨床神經心理學的評定。已完成多項國內外多中心的抗癡呆藥物的臨床試驗。擔任全國性老年癡呆培訓組織—靈北學院(非盈利組織)的高級講師。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國內外論文15篇,參編書籍一部,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前3)兩項。作為科研骨幹已經協助完成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一項。目前負責一項省自然科學基金。

熱心老年癡呆公益活動。2007年創辦了「浙醫二院失智患者家屬俱樂部」,每年不定期進行患教活動,深受家屬歡迎。迄今已走過9個年頭。2015年底啟動「浙醫二院認知沙龍會」,每月一次專題討論,豐富了我院神經內科在認知症領域的學術氛圍。2015年底建立了名為「浙二醫院認知症家屬會」微信群,每個月組織不同的專家進行網上微講座,每月一講已堅持了2年,目前群友數量已達到373人,線上和線下活動十分活躍,給予深受折磨的認知症家屬很多的支持和慰藉。被浙江省康復醫學會授予2016年「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榮譽稱號。

擅長:癡呆綜合征,失語症,心身疾病  

門診時間:周三下午、周五上午(解放路院區)、周四上午(濱江院區)、隔周周二下午(國際醫學中心

最讓人絕望的,不是死亡,而是徹底的遺忘… 健康 第7張

陳艷杏

浙醫二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

專業特長:阿爾茨海默病等認知障礙疾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

門診時間:周二下午(記憶障礙門診)

最讓人絕望的,不是死亡,而是徹底的遺忘… 健康 第8張

最讓人絕望的,不是死亡,而是徹底的遺忘… 健康 第9張

最讓人絕望的,不是死亡,而是徹底的遺忘… 健康 第10張

秋風徐徐,重陽九九

浙醫二院祝福老人們健康長壽、平安喜樂!

更多精彩…

醫生,我的媽媽得了癡呆,我該怎麼辦?

文章來源:點點醫生

指導醫生:浙醫二院 神經外科 周炯副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