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意義重大的反轉戰,法國怎麼做到以少勝多的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凡爾登戰役中,德國軍隊有著五倍於法國的人力物資,怎麼還是輸了?

戰爭的勝敗有的時候取決於軍事實力的強弱,有的時候取決於指揮者的智慧,還有的時候甚至取決於上帝(也就是所謂的運氣),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一場著名戰役,凡爾登戰役就是這有著上帝之手插手後決定了戰爭結果的經典案例。

第一次世界大戰意義重大的反轉戰,法國怎麼做到以少勝多的 歷史 第1張

凡爾登戰役是德法兩軍在西線戰場的較量,雙方投入兵力達到240萬人,持續時間將近一年,最終以法勝德敗而收場,而導致這樣的戰爭結果的,竟然是一次意外事件,似乎是上帝的安排。

凡爾登是法國境內的著名要塞,因為凡爾登要塞的存在威脅著深入法國北部德軍的側翼安全,因此一直被德軍惦記,德法兩軍在此沒少較量。但是法軍總能憑借要塞之險阻退德軍,德國當時有個總參謀長,這位可能看過三國演義,居然懂得”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謀。

第一次世界大戰意義重大的反轉戰,法國怎麼做到以少勝多的 歷史 第2張

他明面上大張旗鼓向香貝尼增兵,暗地裡偷偷集結重兵於凡爾登要塞附近,法國人開始果然上了當。等到醒過悶兒來,緊急調兵增援,可是德軍已經開始進攻,致使戰爭一開始,法軍就處於極為不利的態勢。德軍有60多萬人,1000門大炮。而法軍只有11萬人,270門大炮,德軍利用其炮火優勢輪番轟炸凡爾登。法軍頑強死守,雖然傷亡慘重,但是也保住了要塞。

第一次世界大戰意義重大的反轉戰,法國怎麼做到以少勝多的 歷史 第3張

隨後幾天裡,法軍後援陸續趕到,德法陷入了僵持,雙方反復拉鋸,都付出了巨大傷亡,但是都沒有占到什麼便宜。大戰三個月後,德意志帝國的皇太子親征,帶了168架轟炸機、683門重型火炮投入戰場。此時兩軍兵力投入都達到了一百萬以上,在歐洲來說,這種戰爭的規模可以說是相當宏大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意義重大的反轉戰,法國怎麼做到以少勝多的 歷史 第4張

但是德軍地利上不占優勢,加上天時又不幫忙,飛機大炮發揮不了太大作用,依然難以改變戰場態勢,最後連毒氣彈都用上了,還是沒能拿下凡爾登要塞。

又經歷幾個月苦戰,可能是上帝真的看不下去了。有一天,法軍的一名炮兵調試大炮裝錯了標尺,隨後發炮,炮彈自然沒有朝著敵軍的陣地飛去,而是飛偏了方向。

第一次世界大戰意義重大的反轉戰,法國怎麼做到以少勝多的 歷史 第5張

當這枚炮彈落地的時候,戲劇性的結果出現了,竟然無意間打中了德軍的前線彈藥庫,於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彈藥庫爆炸開始了。60多萬枚炮彈加上數不清的炸藥瞬間化為焦土,德軍的彈藥保障一時出現了極其嚴重的問題。

在熱武器時代,彈藥就是戰爭的生命,沒有彈藥,1000多門大炮全部失去了作用,火力優勢隨即消失。法軍借此機會展開反攻,陸續收復被德軍占領的陣地,使得這次規模空前的戰役以法軍的勝利、德軍的失敗而告終。

第一次世界大戰意義重大的反轉戰,法國怎麼做到以少勝多的 歷史 第6張

自此以後,以德意志、奧匈和奧斯曼為主的同盟國開始走向衰敗,以英、法、俄、美為主的協約國逐漸占據了主動,最終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意志帝國的投降拉上了帷幕。

雖然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以一夥強盜打另一夥強盜為主的戰爭,但是上帝還是借一名炮兵之手,幫助了協約國,打敗了同盟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