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磊點評政治局會議:信號意義關鍵,基建是當下最重要、也相對最有想像力的點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本文作者廣發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郭磊博士,原文標題《政治局會議有什麼新的信號》

投資要點

第一,每年10月底的政治局會議是承上(7月定調下半年)啟下(12月定調第二年)的重要會議,其信號意義比較關鍵。

第二,且由於結構調整一般在二季度加速,三季度是經濟容易有邊際變化的一個季度,年中的政策需要在這個時段微調,10月政治局會議往往是12月會議的一個風向標。

第三,此次政治局會議的一個關鍵變化是增加「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的判斷,提出要「高度重視」。

第四,相比7月會議新增關於民營經濟的部分,提出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研究解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

第五,相比7月會議新增資本市場的部分,金融委會議指出「資本市場關聯度高,對市場預期影響大」,這一重視在政治局會議中進一步確認。

第六,相比7月會議缺少了關於房地產的表述。我們可能7月政治局會議所提的「因城施策」和「供求平衡」仍是目前主基調,即政策環比暫未變化。單就目前經濟形勢,不太可能把地產當作逆周期工具。新華社29日剛強調「決不會改變」。

第七,11月是觀測明年外部發展環境的一個關鍵時段,外交部指出中美雙方就兩國元首在G20峰會期間會晤相關事宜保持著溝通,我們可能政策對於後續穩經濟舉措的評估會進一步觀察和考量後續外貿條件的演進。

第八,當下階段如何穩經濟?就目前政策可以推動的方向來說,基建是一個最重要、也相對最有想像力的點。3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指導意見》值得重視。

正文

每年10月底的政治局會議是承上(7月定調年中)啟下(12月初定調第二年)的重要會議,其信號意義比較關鍵。每年4月、7月、10月、12月會有四次關鍵的政治局會議,其中4月總結開年以來經濟形勢,定調後三個季度經濟工作;7月總結上半年經濟形勢,定調下半年經濟工作;10月總結前三個季度,定調年末經濟工作;12月總結全年,定調次年經濟工作。由於結構調整一般在二季度加速,三季度是經濟容易有邊際變化的一個季度,年中的政策是偏松還是偏緊都需要在這個時段微調,10月政治局會議往往是一個風向標,對於預判12月的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來說也至關重要。

此次政治局會議的一個關鍵變化是增加「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的判斷,提出要「高度重視」。7月政治局會議對經濟形勢的定調是「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10月會議變為「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較多,長期積累的風險隱患有所暴露」。我們可以看到,10月PMI出口訂單、就業下行進一步明顯。

相比7月會議新增關於民營經濟的部分,提出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研究解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近期政策一系列表態一致,此次政治局會議進一步強調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困難問題。我們預計年內可能會有相關政策細則出台。民營、中小企業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與供給收縮抬高上遊價格,信用二元化導致金融資源集中有關,而這兩個邏輯在邊際上已開始緩和,但實質性好轉尚需一定時間。

相比7月會議新增資本市場的部分,金融委會議提出的「資本市場關聯度高,對市場預期影響大」在政治局會議中進一步確認。會議指出要「圍繞資本市場改革,加強制度建設,激發市場活力,促進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相比7月會議缺少了關於房地產的部分。我們可能7月政治局會議所提的「因城施策」和「供求平衡」仍是目前主基調,即政策環比暫未變化。單就目前經濟形勢,不太可能把地產當作逆周期工具。值得注意的是,10月29日新華社剛剛強調「中央遏制房價上漲的決心不會改變」;「決不會允許房地產調控前功盡棄、半途而廢」。

11月是觀測明年外部發展環境的一個關鍵時段,我們可能政策對於後續穩經濟舉措的評估會觀察和考量後續外貿條件的演進。10月30日,外交部指出中美雙方就兩國元首在二十國集團布宜諾斯艾利斯峰會期間會晤相關事宜保持著溝通。我們可能後續政策力度會綜合考量後續外部增長環境的變化,12月初的政治局會議會進一步明確。

當下階段如何穩經濟?就目前政策可以推動的方向來說,基建是一個最重要、也相對最有想像力的點。簡單來看,貨幣政策顯然存在掣肘,一則存在內外利差約束,二則信用環境二元化仍在修復過程中,信用擴張存在障礙。就財政政策來說,無非兩個方向,一是減稅,二是修復財政支出和基建,這兩者應是四季度政策的重點。3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指導意見》值得重視。

風險提示:經濟超預期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