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https://s.w.org/images/core/emoji/15.0.3/svg/2764.svg)
//
哪有什麼不小心
全特麼都是尺寸的鍋
//
來,回想一下,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歷:
在桌子前正襟危坐看書學習,突然靈感迸發一抬腿,膝蓋就撞到了桌子底;
新打了鞋櫃,滿心歡喜塞鞋子,發現有一種鞋櫃高度叫作「塞高跟鞋不夠,放兩雙平底鞋有餘」;
衣櫃對著床,開了衣櫃門後再無容身比劃之地;
滿頭大汗掌勺,頭一抬,就迎上了櫥櫃;
……
最可怕的是,以上磕磕絆絆身心皆受阻的情形,每天要輪番上演無數次。次數多到終於開始懷疑自我:撞一次是不小心,撞兩次大概就是智商有問題了。
要閱設計圖紙3000張的圖圖來說,這不是不夠小心,也不是智商問題,這是確確實實的「尺寸有問題」。
家里每個角落,但凡涉及到使用,需要人的行動空間,或者物體的擺放空間,就和尺寸息息相關。
沙發和茶幾間距幾何,才能保證高朋滿座時,彼此吹牛舒適無障礙,腿也不會磕到茶幾?
床究竟要多大,才能保證滾床單暢通無阻的同時,和臥室大小適配,和衣櫃深度適配?
為了解決這一系列難題,圖圖去翻閱了很多關於尺寸的書,發現「日本收納教主」—近藤典子的《尺寸間的井井有條》里,講解得特別詳細,忍不住分享給大家。
(圖圖拾人牙慧的總結終究是淺顯,有強需求的小夥伴可以直接買書)
尺寸的文章會分為兩篇(甚至三四五六篇)來介紹,本文為上篇。
給你的鞋子一點空間
無論是木工打的鞋櫃,還是自己買的鞋櫃,鞋櫃的內部需求和尺寸都是首先需要考慮的。
否則,在滿心歡喜添鞋子時才猛然發現:新買的靴子放不進去了,家里大腳男人的運動鞋只能斜著放了……
先說第一個尺寸:鞋櫃進深
對於鞋櫃來說,最重要的數據就是「鞋櫃的進深」。鞋櫃進深涉及到的鞋子本身的數據,就是「鞋長」:
女生37碼最普遍,男生45碼算最大
事實以及數據證明,鞋子平放時,空間利用率最高。
根據以上數據推論:
如果是女生鞋櫃,進深30cm左右夠用;
如果還需容納男鞋,35cm就是一個基本萬無一失,且利用率較高的深度;32cm是一個能容納90%鞋子的深度。
(PS:以上三者的前提是,放裸鞋,不含鞋盒。)
在裝修圖紙的平面尺寸圖中,如果鞋櫃是現場製作的,都會有尺寸標註。
如上圖,進門處的櫃子就是鞋櫃,紅箭頭處標明了鞋櫃的進深。
雖說鞋子平放時,空間利用率最高。但各種五花八門的「超薄鞋櫃」,也是屢見不鮮。目的無它,就是為了迎合狹窄的空間。只能通過傾斜鞋子來做到收納:
25cm,18cm……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到不了的超薄進深。並非說這種超薄進深不好,它自然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無非是個取舍問題。
再說第二個尺寸:鞋櫃內部間距
說完了鞋櫃進深,再說一下鞋櫃內部間距。
鞋子的高度一般會受外形的影響而不同:
男鞋一般是13cm左右;
女平跟鞋一般為10cm左右;
高跟鞋則多是14cm以上。
但是!
但是!
以上的尺寸只是別人的大概。要確定自家的鞋櫃間距,還是要考慮自身情況。比如我們之前介紹的屋主屋主Chloemato家的鞋櫃,層板間距不一,全部根據他們家鞋子的高度和數量量身打造。自上到下,間距加大:
另外一個「以不變應萬變」的策略是:層板可調節。無論是多孔豎直支架:
還是排鑽:
原理同理,都是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鞋櫃的高度。
這里還有一個小細節:擺放鞋子的時候,男鞋鞋跟可以朝外,女鞋鞋頭朝外。
如果是男鞋鞋頭朝外,在取鞋的時候,就要把手伸進去,結果鞋的高度加上手的高度就很容易卡著。
而女鞋鞋頭比較短,鞋頭朝外也不影響取放,而且還可以一眼就看出鞋的樣子,選擇上也更方便一些。
圖自 《尺寸間的井井有條》
你的沙發擺放,
允許你「葛優躺」嗎?
很多人在都把客廳的設計放在主要地位。一是因為自己一家人要使用,二是如果有朋友來家中做客,設計突出的客廳,長臉啊!
首先,一個客廳的布局是否舒適,絕大多數取決於沙發和茶幾的尺寸和擺放位置是否合理。
比如我家,當初我爸執意要一個大茶幾,說是放東西方便。所以最後,沙發、茶幾、電視櫃之間的距離沒辦法兩全,總顯局促。
要不就是茶幾和沙發之間,腿放進去都動不了,要不就是茶幾和電視櫃之間距離極小,磕腳碰腿是常有的事。(不要問我為什麼腿上滿是淤青,說多了都是淚)
要想有一個寬鬆的居住環境,就必須知道在客廳的各種日常活動,所需要的具體空間是多大。
先想像一下你在沙發上的姿態。我猜你鮮有正襟危坐,多是半癱在沙發上,甚者要把腿搭在茶幾上,葛優躺什麼的是家常便飯。
每一個動作的幅度和所需空間都是不同的,所以在擺放沙發時,周邊空間也要事先預留好,免得到時候處處受限,葛優躺也躺不暢快。
圖圖列幾個尺寸你們感受一下:如果雙腿伸出呈放鬆狀態,需要120-130cm的空間。
圖自 《尺寸間的井井有條》
如果葛優癱程度繼續升級,全身繼續往下掉,這個數據要酌情增加。
剛說的是沙發連人的整個深度。如果布置茶幾,沙發和茶幾之間的距離也不能太近,像我這種小腿從小粗到大的,可能腿都放不進去;當然,太遠也不舒服,要保證拿茶具和水果時足夠方便,以及葛優癱時雙腿能夠到茶幾,所以這個尺寸30-40cm為宜。
圖自 《尺寸間的井井有條》
像圖圖這種在東北長大,從小在炕上亂蹦的小孩子(不知道炕為何物的南方小夥伴,請自行百度),就特別不喜歡坐在沙發上,我對盤腿坐在地板上有一種說不出的偏愛。
如果有和我一樣,喜歡坐在地板上的小夥伴,那尺寸需要如何呢?
一般來說,一個人坐在地上,所需要的寬幅為65-90cm,所需要的進深為90cm。所以喜歡坐在地板上的小夥伴,記住了你所需要的空間了嗎?如果是坐在榻榻米上,這個尺寸也是一樣適用的。
圖自 《尺寸間的井井有條》
如果是坐在榻榻米上,這個尺寸一樣適用。
最後,在選擇客廳傢俱時,要有相應的優先級,什麼傢俱是必須有的,什麼傢俱是可以替代的。而不是一股腦的什麼電視櫃、茶幾、大沙發、落地燈、裝飾櫃統統都買回來。然後把客廳布置的滿滿當當,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床不是你想大,想大就能大。
是,誰人不想一張大床。
但事實是,並非人人都有大臥室。
以及,在臥室里我們還會產生梳妝、換衣服,甚至工作的需求。床不是你想大,想大就能大。
那麼問題來了,完成上述這些需求的尺寸需要多少呢?感受一下:
圖自 《尺寸間的井井有條》
由以上尺寸可得,臥室再小再局促,如果有穿衣照鏡的需求,就至少需要在鏡子前留出110cm的空間。
再說第二個點。很多人家的臥室,床邊就是一個衣櫃,衣櫃和床隔著一條窄窄的銀河。有時候開個衣櫃門,就沒人的容身之地了。
這里我們需要有兩個尺寸,拉開衣櫃抽屜時人所需的空間,和打開衣櫃門後連人站立的空間,如下圖所示,前者是90cm,後者也是90cm。
圖自 《尺寸間的井井有條》
所以如果你家臥室面積還算寬敞,衣櫃(前)到床的距離大於90為佳。一旦小於90,給人留的空間必然局促。
再者,如果要在臥室里做到工作或者梳妝的要求,如下圖所示。給人至少要留足75cm的空間:
圖自 《尺寸間的井井有條》
那麼回到開始的問題,床究竟要多大,才能保證滾床單暢通無阻的同時,和臥室大小適配,和衣櫃深度適配?
在我看來,就是考慮臥室其他功能需求,然後留足給衣櫃給梳妝台的空間給正常通行的空間後,你能接受的大小。
一般來說,床的寬度100-180cm不等,大致可以分為5種:單人床、小雙人床、雙人床、大雙人床、超大雙人床。
圖自 《尺寸間的井井有條》
圖自 《尺寸間的井井有條》
最後,劃重點:
1.鞋子平放效率最高。女生鞋櫃深度30cm左右合適;有男生鞋子的鞋櫃35cm保險,32cm能滿足大部分需求。鞋櫃層板能調節為佳。另,男士鞋子可以鞋跟朝外,女士鞋子可以鞋頭朝外;
2.沙發和茶幾的間距可以自己多試一試,然後找到最舒服的尺寸(30-40cm為宜);
3.在選擇床的尺寸的時候,還要考慮臥室是否需要滿足其他功能,以及考慮相鄰傢俱,尤其是和衣櫃的距離。衣櫃(前)到床的距離大於90為佳;鏡子前留110cm的空間是最起碼;梳妝工作給人留的進深至少是7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