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數據斷崖式下跌,新加坡經濟要崩盤了?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核心數據斷崖式下跌,新加坡經濟要崩盤瞭?-雪花新聞

本文來自 雪花新聞,本文標題:核心數據斷崖式下跌,新加坡經濟要崩盤了? ,轉載請保留本聲明!

if (window.location.host != ‘www.xuehua.us’){window.location.href=’https://www.xuehua.us/2018/07/30/%e6%a0%b8%e5%bf%83%e6%95%b0%e6%8d%ae%e6%96%ad%e5%b4%96%e5%bc%8f%e4%b8%8b%e8%b7%8c%ef%bc%8c%e6%96%b0%e5%8a%a0%e5%9d%a1%e7%bb%8f%e6%b5%8e%e8%a6%81%e5%b4%a9%e7%9b%98%e4%ba%86%ef%bc%9f/’;}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6年第45期)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侯雋 | 北京報導

與往年開始計劃和家人過聖誕假期不同,新加坡企業老板David Lee正在糾結要如何裁員削減成本。

9月中秋節時,他則是用沒給客戶送傳統月餅禮盒省下來的1.4萬新加坡元(約合1萬美元)暫時渡過了難關。

從當年大名鼎鼎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到經濟斷崖式下跌的邊緣,新加坡經濟不景氣震驚了世界,這是偶然的下滑還是背後有更深的隱情?新加坡核心經濟數據的斷崖式下跌是新一輪亞洲經濟危機的先兆嗎?

新加坡經濟為何表現掙扎?

「現在大家都在問:‘年底會裁員麼?’企業得不到訂單,還要支出固定的管理費用,首先要做的是削減行銷預算,第二步就是裁員。」 David Lee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

根據新加坡人力部公布的數據,2016年第三季度失業率為2.1%,和第二季度持平,當季失業人數約4100人,少於第二季度的4800人,但總體就業人數在經歷過去兩個季度的小幅增長後有所縮水,特別是製造業的就業人數已經連續8個季度縮水。

而根據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10月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第三季度新加坡的經濟同比增長0.6%,環比大跌4.1%。數據一經發布,新加坡元對美元匯率應聲下跌,當日跌幅達0.69%,甚至有媒體因此驚呼新加坡經濟要「崩盤」了。

曾經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到底怎麼了?

「新加坡經濟是否發生了斷崖式下跌並不重要。更為關鍵的是,新加坡經濟正表現出長時間進入經濟下滑區間的趨勢,這更令人擔憂。」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所新加坡問題專家宋穎慧表示。

宋穎慧分析認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新加坡經濟在2009年發生了嚴重萎縮,但2010年很快復蘇好轉,這個復蘇是受短周期因素影響而形成的,比如借助增加對華合作以受益於中國的經濟體量等形式。但從2012年開始,短時的借力已經無法抵消經濟下滑帶來的衝擊,新加坡經濟進入快速衰退過程。

新加坡大華銀行高級經濟分析師全德健表示,最能夠直觀反映出新加坡經濟情況的是製造業的發展情況,而製造業數據在過去8個季度中有7個季度為負增長。從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公布的數據來看,新加坡製造業2016年前三季度的增速分別為-0.5%、1.4%、-1.1%,第三季度製造業環比下跌17.4%,曾經的經濟支柱製造業占經濟的比例已低於20%,與經濟戰略委員會建議的20%~25%的區間有一定差距。

全德健指出,新加坡第三產業占比較高,為68%,但服務業第三季度萎縮了0.1%,大幅拉低了整個經濟增長數據。新加坡服務業表現糟糕的原因之一就是很多與出口相關的服務需求(包括運輸、倉儲及轉口貿易等)減少。

昔日「學生」全面超越「老師」

顯然,目前看新加坡是輝煌不再,經濟下滑的趨勢難以遏制。

除了大環境之外,新加坡也面臨不少競爭。

眾所周知,作為國土面積小、資源匱乏的小國能發展成如今人均GDP近6萬美元的發達國家,新加坡位於馬六甲海峽出入口的地理位置「功不可沒」。多年以來,世界30%的海上貿易和超過25%的石油運輸都要經過新加坡控制的馬六甲海峽,也正是因為如此,新加坡有了一個美譽——遠東咽喉。

新加坡也因此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航運中心、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

但是,自2010年起,新加坡的世界第一大港位置被上海替代。

原本新加坡港和上海港的吞吐量差距並不明顯,但從2015年開始,新加坡港集裝箱吞吐量為3092.23萬箱,同比下跌8.7%;同一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為3653.7萬箱,同比增加3.55%,兩者差距驟然擴大,新加坡港集裝箱吞吐量僅為上海港的八成左右。

外媒分析認為,上海距日本、韓國、朝鮮、台灣地區、俄羅斯遠東等距離更近,這意味著運費更低。此外,上海還有著新加坡沒有的優勢——背靠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而不是像新加坡只為純粹的中轉港,上海可以通過長江和京杭大運河及鐵路直接輻射這個全球最大的市場。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如今的上海自貿區政策已經允許其他國家設立外資銀行,允許其他國家在上海進行貨物交割,有人認為新加坡的海上期貨交割不久就會來到上海,而僅此一項新加坡就將少收入近千億元。同時,上海還成為很多跨國公司青睞的亞洲總部基地。普華永道發布的報告顯示,外商在滬已設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525家,其中亞太區總部38家,投資性公司307家、研發中心391家。

「上海是中國最吸引人的地方,我認為這是顯而易見的。當然,這取決於你的業務是什麼,如果你的業務是非常依賴政府,那麼在北京是有意義的。但如果你是在消費市場做生意,那麼,就是在上海。」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分會主席亞當斯坦率地表示。

新加坡面臨「後李光耀時代」轉型

萬事達卡的調查顯示,2016年上半年,新加坡在亞太17個國家中是消費者信心降幅最大的國家之一,信心指數降至2009年6月以來最低點。

「另一個更為明顯的指標是薪水占比,新加坡整體薪水占GDP比重已經高達43%,超過了以往歷次經濟衰退進入拐點時的數值。可以確定,新加坡經濟已經進入衰退和蕭條周期。」 宋穎慧表示。

外界對新加坡的經濟和就業基本上都是比較悲觀的態度,那作為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又是怎麼看的呢?

最近,李顯龍參加了新加坡理工大學的對話會,他表示,自己信心滿滿,對新加坡經濟復蘇充滿期待。

2015年3月,被世界政壇譽為「小國巨人」的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逝世。在他執政及繼續發揮影響力期間,新加坡人均GDP從1960年的400多美元,到1991年超過1.4萬美元,再到2013年的5.5萬美元,創造了在一代人時間里「變身」發達國家的奇跡。

在後李光耀時代會面臨怎樣變局?身處咽喉要道的新加坡身陷貿易萎縮是新一輪亞洲經濟危機的徵兆嗎?

事實上,新加坡政府也意識到,光憑總部經濟、貿易、物流和金融業不能夠支撐長遠的發展。

2013年底,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宣布,未來5年,政府撥款3.3億新加坡元實施研究、創新與創業計劃,繼續把新加坡打造成一個知識經濟體。其中,1.3億元用於發展網路安全研發項目,另外2億元投入醫療診斷、語音和語言、薄膜和添加層製造這4個創新群。與此同時,政府也將系統化地吸收旅居海外的優秀新加坡籍科學家回國,提高本地的研究能力,並發展壯大以新加坡人為核心的研究隊伍。

李顯龍在新加坡理工大學演講時說:「目前,新加坡經濟正面臨轉型,大家的努力還沒看到回報。但是我相信,政策方向是正確的,它們在將來必定能夠產生效果。對於年輕一代來說,不是嬌生慣養的‘草莓一代’,而是堅硬的‘榴蓮一代’,能夠面對將來的風風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