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碧桂園(02007.HK)終於擺脫了上周的頹勢。8月7日,碧桂園股價全日大漲6.42%,報收11.6港元,領漲藍籌股。
股價回歸理性,首先要歸功於8月6日碧桂園發布的正面盈利預告。碧桂園稱,預計2018年上半年的股東應占利潤同比增幅將不低於50%,增幅主要是由於可確認收入的物業的增加、及該等物業的平均售價及毛利率增長所致。
而8月3日碧桂園媒體見面會上對於近期事件的正面回應,也讓投資者得以重拾信心。
「我們已對事故發生區域碧桂園的管理團隊做出了嚴肅的處理,也會根據政府最終的事故調查報告,進一步的追加處理,包括對高層的處理,包括對我本人的處理。」碧桂園集團總裁莫斌當時表示。
莫斌還強調,碧桂園要把安全和質量跟團隊的激勵機制直接掛鉤,「碧桂園有雙享機制,一旦過程中出現質量和安全的問題,沒有拿到的肯定沒有了,以前拿到的,還要退回來,這就是一票否決」。
針對近期發生的工地安全事故,碧桂園早在7月27日就曾發表聲明——公司已通知所有施工合作單位立即停工,徹底排查和整改安全隱患,包含工程紅線以外的施工隊臨時設施都應納入本次檢查整改範圍。
對於碧桂園的積極整改,諸多國際投行相繼給予了正面評價。
在參與碧桂園投資者會議後,摩根大通7月30日發布研報稱,碧桂園流動性維持健康狀態,認為電話會議與該行此前觀點相同,且公司營運並無惡化。
摩根大通表示,預計碧桂園未來3年將繼續交出不錯的盈利增長成績,加上銷售增速強勁,相信可逐漸穩定市場信心;管理層也表態可能在業績期後繼續回購支持股價。因此,摩根大通重申對碧桂園的「增持」評級,目標價為22.5港元。
同日,另一投行巨頭摩根士丹利也在研報中稱,隨著大部分項目復工,將不會影響碧桂園今年的銷售及完工目標。摩根士丹利維持對碧桂園的「增持」評級,以及目標價19.2港元。
8月1日,高盛在研報中表示,碧桂園股價自6月22日起下跌22%,表現遜於同業。該股「跑輸大市」,主要是受到近期產品質量及建築意外事故增加等負面消息影響。
但高盛認為,碧桂園已宣布採取行動減少未來執行風險,加上公司過往紀錄良好,相信可克服短期挑戰,並在未來數年保持快速增長,「近期的負面事件將會促使其持續改善經營及產品質量」。
基於上述理由,高盛維持對碧桂園的正面看法,對其銷售及盈利的預測保持不變,重申該股位於「買入」名單,目標價為25.5港元。
根據英國媒體世界投行排名,摩根大通、高盛、摩根士丹利在2018年上半年位列三甲。高盛的「買入」評級,意味著世界前三大投行一致看好碧桂園的發展前景。
此外,其他國際投行對碧桂園的評價也相對正面。7月25日,德意志銀行在研報中指出,碧桂園彼時股價較每股資產淨值(NAV)折讓50%,僅相當今明兩年市盈率6.6倍及4.8倍,屬藍籌股中最低的水平。
德意志銀行還稱,碧桂園股價因近期的負面消息而出現過度調整。在擁有行業最高增長率、股息率回報5~10%情況下,有關調整使其成為最具吸引力股份。德意志銀行維持對碧桂園的「買入」評級,將目標價由20.5港元下調至19.54港元。
8月3日,碧桂園公告稱,截至2018年7月末,做到權益銷售金額約3475.1億元,同比增長44.62%;做到權益銷售面積約367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3.08%。當日,馬來西亞興業銀行(RHB)給予碧桂園「買入」評級,目標價為20.93港元。
實際上,相比於近期的安全事故,對碧桂園股價影響最大的仍屬市場上對內房股的消極預期。受金融去杠桿、棚改收緊、人民幣貶值壓力等因素影響,內房股靚麗的業績與資本市場估值出現嚴重分化。
「雖然短期政策上導致房地產板塊下跌很多,但我們經常跟投資者強調,要用公司基本面去看待房地產板塊,而不是跟隨相關的政策、短期流動性的波動去估值。」聯昌國際證券香港及大陸地產研究主管鄭懷武曾在7月初表示。
在早前的投資者會議上,碧桂園首席財務官伍碧君也對上述宏觀因素進行了回應。她說,如果棚改貨幣化全部停止,對碧桂園的整體影響大約在5%左右。而且有通知稱,地方政府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選擇是否繼續貨幣化,所以對碧桂園的影響不是太大。
針對外界傳言的「高負債」,伍碧君則澄清,截至2017年底,碧桂園總負債為9331億元。其中預收帳款為3467億元,屬於已銷售但未交樓的樓款,未來會結轉為收入。真正意義上的有息負債,僅為2148億元。
盡管市場環境信心不足,但在中金、德意志銀行等投行看來,目前恰恰是內房股的最佳買點。摩根大通房地產分析師李洛衡甚至在7月5日的研報中指出,現在是買入中國地產股的「黃金時間」。
具體到碧桂園,伍碧君在8月3日的媒體見面會上稱,除了回購股票以外,碧桂園將會在8月21日發布半年業績報告,相信公司的業績會給長期持有的股東一個回報。
「你今天沒有買碧桂園的股票,可能一年後你會後悔自己錯過了一個低價買入的機會。」伍碧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