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饞的《儒林外史》:名著中的世俗煙火氣,解讀食欲與名利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好饞的《儒林外史》

文/陳藝璇

魯迅說,「人類有一個大缺點,就是要常常饑餓」[1]。這該死的饑餓感直接導致人對食物懷有執念,吳敬梓也不例外。

好饞的《儒林外史》:名著中的世俗煙火氣,解讀食欲與名利 歷史 第1張

《儒林外史》寫了許多食物,除第三十二至四十一回、第四十八至五十六回食物描寫極少外,其餘三十七回,回回都有各式各樣、具體的食物名目出現。

好饞的《儒林外史》:名著中的世俗煙火氣,解讀食欲與名利 歷史 第2張

清臥閒草堂刊本《儒林外史》

小到芝麻糖、茯苓糕、橘餅之類的點心,大到陳過三年的火腿、燉得稀爛的羊肉、滾熱的蹄子,種類繁多,應接不暇,偶爾還寫得十分具體,比如燴了大蝦元子的燕窩,豬油心的燒賣以及鵝油白糖蒸的餃兒。

隨著人物活動,食物也有地域變化,主要涉及山東(第二至三回)、廣東(第三至六回)、浙江(第六至二十回)、南京(第二十至三十六回、第四十二至四十七回)四處。

部分帶有地域特色的食物根本無關情節發展與人物塑造,僅是為了寫食物而寫,比如申祥甫在薛家集買的炒米、歡團,湯知縣招待范進擺了廣東出的柔魚、苦瓜,婁氏二公子看到旁邊船上有新鮮菱藕,連喪女的王玉輝去蘇州散心,也要看到路上賣的腐乳。

好饞的《儒林外史》:名著中的世俗煙火氣,解讀食欲與名利 歷史 第3張

肘子

其中,又以南京的吃食描寫得最多,鮑文卿請倪老爹吃飯,吳敬梓特意安排走堂的疊著指頭報菜名,說的是「肘子、鴨子、黃燜魚、醉白魚、雜燴、單鴨、白切肘子、生炒肉、京炒肉、炒肉片、煎肉圓、悶青魚、煮鰱頭,還有便碟白切肉」[2],好不熱鬧。

食物是《儒林外史》的趣味,看似無用的食物名稱或許是吳敬梓創作時忽然想起自己某時某地吃過某物,給饞蟲一鬧,便不吝筆墨寫下的。

好饞的《儒林外史》:名著中的世俗煙火氣,解讀食欲與名利 歷史 第4張

玫瑰花露

這些食物不似《紅樓夢》裡的茄鯗、玫瑰花露、荷葉蓮蓬湯刁鑽,大多常見易得,很容易讓讀者產生代入感。胃的記憶給儒林添了幾分世俗煙火氣,饞的不只是吳敬梓,也是行色匆匆的角色,他們過著同書本外一樣的生活,行走著,饑餓著。

但更多時候,《儒林外史》的食物描寫屬有意為之,因為在鶯脰湖之會這種大場合,吳敬梓反而以「那飯食之精潔,茶酒之清香,不消細說」[3],將食物一筆帶過。所以筆者相信,書中食物的出現都是有預謀的。

讀書人總是窮困,肥膩的食物通常象徵著名利,饞是出於本能,也隱含著金錢欲望追求。在饑餓的儒林,吳敬梓通過食物寫出了窮的辛酸也諷刺了渴望名利的醜態,詼諧筆調塑造出的不同吃相背後,各有各的性格與人生態度。

好饞的《儒林外史》:名著中的世俗煙火氣,解讀食欲與名利 歷史 第5張

肘子湯飯

食欲與名利

《儒林外史》的食物描寫多處以對比形式出現,主要圍繞周進、范進、馬二先生、匡超人、牛浦郎、季恬逸六人,他們體驗了窮酸吃食與富饒吃食的反差。

書中,吃了老菜葉跟熱水的周進,昏頭昏腦掃了一早晨王舉人留下的滿地魚刺、雞骨頭;原本窮得米都買不起的范進,到湯知縣席上,說著吃齋卻依然誠實地挑了燕窩碗中的大蝦元子;馬二先生遊西湖,所到之處全是山珍海味,自己卻只能連連喝茶,買點筍幹嚼;牛浦郎跟牛玉圃同船,窺見用火腿、燒鴨、時魚做的早飯,吃著自己的蘿蔔幹;季恬逸一天買四個油餅做兩頓,幸得諸葛天申有錢,買來肘子湯飯,盡力吃了一飽。

好饞的《儒林外史》:名著中的世俗煙火氣,解讀食欲與名利 歷史 第6張

紅棗

吳敬梓詳細羅列出他們看到的每一盤菜,常常用「大」、「一整只」這樣的詞來寫食物豐盛,肉食則是「肥透」、「稀爛」,帶油的。這是通過書中人的視角寫食物,他們面對大魚大肉很饞,渴望油膩,散發出本能的「肉欲」。對比他們自己常吃的老菜葉、蘿蔔幹,窮似乎變成了罪過,讓人陷入窘迫、辛酸的境地。

油膩的肉食總與「名利」同時出現,舉業有成和當名士,是儒林中人獲得錢財的途徑,或者說,是他們眼中變有錢的方式,只有收獲了「名利」才能吃上好東西。對「名利」的尊重、敬畏也通過食物表現出來,比如薛家集上,梅玖、周進杯中才有的紅棗,好容易招待一次貴客,卜誠往董瑛、牛浦郎杯中加了圓眼。

在某些場合,食物甚至替代道德標準,成為品評人物的依據。

匡超人說起潘三是這樣的,「潘三哥是個豪傑,他不曾遇事時,會著我們,到酒店裡坐坐,鴨子是一定兩只,還有許多羊肉、豬肉、雞、魚,像這店裡錢數一賣的菜,他都是不吃的」[4],在匡超人看來,總帶人去吃大魚大肉便是「豪傑」,他的隱藏意思是,有錢還願意給他花的就是豪傑。

好饞的《儒林外史》:名著中的世俗煙火氣,解讀食欲與名利 歷史 第7張

廬劇《匡超人》

在《儒林外史》中,人對食物的欲望也是對名利的欲望,饑餓成為功名不就的直接表現形式,描摹出窮的悲哀。這種欲望不一定醜陋,它帶有些許無奈。讀書不負責教人賺錢謀生,每一雙盯著肉食的眼睛,都經歷過困頓掙扎的生活,他們的食欲便帶著報復性的油膩。

在蘧公孫與魯小姐的婚禮上,老鼠打翻了陳和甫面前的燕窩碗,所有人都覺得這是場鬧劇,但陳和甫眼中看到的卻不是老鼠,而是「一盤豬油心的燒麥,一盤鵝油白糖蒸的餃兒,熱烘烘擺在前面,又是一大碗索粉八寶攢湯」[5],都被糟蹋吃不成了。

涉及莊紹光、虞博士、杜少卿等人的部分,則沒有出現這樣的食欲。

吃法與性格

除了反映本能欲望的油膩吃食外,《儒林外史》也寫了些高級吃法,在塑造人物形象、體現人物性格方面,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全書最會吃的人有三個,分別是杜慎卿、杜少卿和嫁給鮑廷璽的王太太。《儒林外史》裡的每頓飯幾乎都有寫喝酒,但只有寫到這三人,才點出喝的什麼酒。

杜慎卿請季恬逸一行吃飯,買的是永寧坊上好的橘酒;王太太平日要喝百花酒,鮑廷璽大哥來了就打陳百花酒;杜少卿的酒則最講究,埋了九年零七個月,「是二鬥糯米做來的二十斤釀,又對了二十斤燒酒,一點水也不摻」,倒出來「那酒和曲糊一般,堆在杯子裡,聞著噴鼻香」[6],還不能立馬吃,要再打十斤酒兌一兌,方可入口。

這三人的吃各有特色,杜慎卿雅,杜少卿豪,王太太作。

好饞的《儒林外史》:名著中的世俗煙火氣,解讀食欲與名利 歷史 第8張

軟香糕

杜慎卿是書中真正的有錢人,名士風範,吃得自然雅致精細,櫻、筍下酒,豬油餃餌、鵝油酥、軟香糕和鴨子肉的燒賣做點心。

到聚升樓赴宴,勉強吃一塊板鴨竟登時嘔吐,只能用茶水泡飯咽幾口,讓他難以下咽的肉食卻是季恬逸他們求之不得的。對食物的挑剔講究,塑造了杜慎卿這個生活優渥、會享受的公子形象。

好饞的《儒林外史》:名著中的世俗煙火氣,解讀食欲與名利 歷史 第9張

蟹羹

杜少卿的吃食也奢侈,但比杜慎卿大氣,不吝好酒,用半斤一個的竹蟹燴蟹羮,吃陳過三年的火腿,對待食物灑脫豪爽。

杜少卿也不似杜慎卿挑剔,窮了之後六個錢的燒餅也吃,結果連這錢也沒有,差點走不出茶館,回家卻當成笑話講給妻子聽。同樣饑餓窘迫,不露饞相是難得的修為,杜少卿的境界比書中大多數人高,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至於王太太,諷刺筆法在摹寫她的挑剔一段,發揮得淋漓盡致,就連吃藥,她都異於常人。

好饞的《儒林外史》:名著中的世俗煙火氣,解讀食欲與名利 歷史 第10張

炸麻雀

沈大腳描述了一個難伺候的王太太,「他又不吃大葷,頭一日要鴨子,第二日要魚,第三日要茭兒菜鮮筍做湯;閒著沒事,還要橘餅、圓眼、蓮米搭嘴;酒量又大,每晚要炸麻雀、鹽水蝦,吃三斤百花酒[7]」。

但凡有點閒錢,王太太便要吃藥將息。跟帶了月餅、蜜橙糕、蓮米、圓眼肉、人參、炒米、醬瓜、生薑、板鴨入考場的二湯一樣,王太太是個在吃上找樂子的人,吃是她享受生活的方式,世俗而可愛。

各人有各人的吃法,吃體現了不同的生活狀態與人生態度,《儒林外史》的吃有三境界,第一境界是爛肉肘子油裡放,第二境界是菜蔬軟糕美酒香,第三境界是蟹羮燒餅皆入腸。

食物與傳奇

《儒林外史》中的食物是有靈魂的,在某些情節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傳奇角色,比如嚴貢生的雲片糕和牛浦郎的綠豆湯。

好饞的《儒林外史》:名著中的世俗煙火氣,解讀食欲與名利 歷史 第11張

雲片糕

嚴貢生是全書第一吝嗇鬼,為賴掉船錢,他精心設計,騙掌舵的吃下自己的雲片糕,等船靠岸,故作驚恐地開始表演,「好賤的雲片糕!你曉得我這裡頭是些什麼東西之後就胡扯要值幾十兩銀子,是省裡張老爺在上黨做官帶了來的人參,周老爺在四川做官帶了來的黃連,你這奴才,害我不淺,以後我再發暈病,拿什麼藥來治!」

一通亂吼,把船家和掌舵的嚇個半死,哪裡還敢討喜錢,只得跪下來求饒」[8],活畫出一個窮極無賴,指鹿為馬,霸道囂張的鄉紳形象。雲片糕是嚴貢生的道具,正因為是極普通的食物,才愈顯出嚴貢生的滑稽陰險,令人捧腹。

好饞的《儒林外史》:名著中的世俗煙火氣,解讀食欲與名利 歷史 第12張

綠豆湯

張愛玲在《談吃與畫餅充饑》裡說,自己多年不看《儒林外史》,只記得救了匡超人的那碗綠豆湯[9]。筆者當年讀到此處,明明記得綠豆湯是牛浦郎吃的,遂翻書求證,想不到她也有記錯的時候,這個情節便也成為我對《儒林外史》最深的印象。

這段情節是這樣的:「他(牛浦郎)痾到第五天,忽然鼻子裡聞見一陣綠豆香,向船家道:‘我想口綠豆湯吃。’滿船人都不肯,他說道:‘我自家要吃,我死了也無怨。’眾人沒奈何,只得攏了岸,買些綠豆來住了一碗湯,與他吃過,肚裡響了一陣,痾出一拋大屎,登時就好了」[10]。

綠豆湯代表了牛浦郎對生的執念,也顯出命運的荒誕,在被牛玉圃扔進糞坑前,他本來是應囑托,要給萬雪齋第七個如夫人找雪蛤蟆做藥引的,有錢人精貴,貧賤之人卻只用一碗綠豆湯就能活命。

雲片糕與綠豆湯對於嚴貢生與牛浦郎的塑造不容分割,食物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的欲望、人的行為都會與食物發生某種關聯,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充分發揮了食物的作用,面面俱到地展現了真切的生活。

《儒林外史》很饞,書中角色饞,吳敬梓饞,看書的人也饞。很饞的《儒林外史》也有溫情存在。牛浦郎結婚一段,牛老從罐內倒出兩塊橘餅和些蜜餞天茄,斟了一杯茶,雙手遞與卜誠,飽含老者的慈愛。一部小說真正動人之處,或許就在這樣平常簡單,不帶目的的人情描寫中。

好饞的《儒林外史》:名著中的世俗煙火氣,解讀食欲與名利 歷史 第13張

梨水

最後,筆者以《儒林外史》中最具神性的梨來收尾。是那個被蕭雲仙救下的老和尚,得到兩個梨後他並不準備私吞,而是把梨分別放在水缸裡搗碎了,叫眾僧一人吃一碗水。這或許是全書對待食物的終極想像,無欲無求,人皆享之。

好饞的《儒林外史》:名著中的世俗煙火氣,解讀食欲與名利 歷史 第14張

[1]魯迅:《墳·娜拉走後怎樣》,《魯迅全集》第 1 卷,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5年版,第 168 頁。

[2](清)吳敬梓著;李漢秋輯校:《儒林外史匯校匯評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年8月,第312頁。

[3]同上,第163頁。

[4](清)吳敬梓著;李漢秋輯校:《儒林外史匯校匯評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年8月,第255頁。

[5](清)吳敬梓著;李漢秋輯校:《儒林外史匯校匯評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年8月,第138頁。

[6]同上,第388頁。

[7](清)吳敬梓著;李漢秋輯校:《儒林外史匯校匯評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年8月,第329頁。

[8]同上,第83頁。

[9]張愛玲,《對照記》,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7年2月,第209頁。

[10](清)吳敬梓著;李漢秋輯校:《儒林外史匯校匯評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年8月,第293頁。

– 全文完 –

作者介紹

陳藝璇,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明清小說,是個有意思的人。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