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三大戰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軍隊進行的戰略決戰,包括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三個戰略性戰役。
1948年,解放軍攻克擁有10萬重兵、工事堅固的山東省會城市濟南 。斃傷國民黨軍22423人,俘王耀武以下61873人 。濟南戰役是人民解放軍攻克敵人重點設防的大城市的開始 。這一戰役揭開了戰略決戰的序幕 。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歷時142天,共爭取起義、投誠、接受和平改編與殲滅國民黨正規軍144個師,非正規軍29個師,合計共154萬餘人。國民黨賴以維持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消滅。
三大戰役,為何先打的是遼沈戰役呢?
一是從實力上看,東北野戰軍略勝國民黨軍隊
1948年7月,國民黨軍隊的五大重兵集團分別是:東北衛立煌集團4個兵團、14個軍、44個師;華北傅作義集團3個兵團、12個軍、40餘個師;華東劉峙集團4個兵團、10個綏靖區、31個軍、70餘個師;華中白崇禧集團3個兵團、4個綏靖區、13個軍;西北胡宗南集團3個兵團(整編軍)、11個軍(整編師)。
人民解放軍相對應的是五大野戰軍:東北野戰軍12個縱隊;華北野戰軍9個縱隊;華東野戰軍11個縱隊;中原野戰軍7個縱隊1個軍,西北野戰軍6個縱隊。
由此可以看出,當時各大戰略區除東北戰場外,華北、華東、中原、西北等戰場我軍都處於劣勢,尚不具備決戰條件。
二是從戰術上看,形成「關門打狗」的局勢
東北地區地理條件較特殊。東北地區雖遼闊,但通往關內的陸路只有遼西走廊一條狹長通道,一旦被控制,則整個東北地區就等於關上了大門,將形成「關門打狗」的局勢,有利於阻止東北國民黨軍逃至關內,將其全殲。
在遼沈戰役前,東北地區的國民黨軍雖受到嚴重打擊,但在國民黨五大集團中,仍以華東和東北兩個集團的兵力最多、裝備最好。如果東北地區的國民黨軍主力全部撤入關內,那勢必會大大加強國民黨軍在華北和華東地區的作戰力量,而這必將給長江以北戰場上的人民解放軍帶來不可預知的軍事壓力。
三是從戰略上看,東北是重工業基地和糧食產區
東北地區是中國主要的重工業基地,擁有豐富的煤、鐵等戰略物資,並在奉系軍閥和偽滿洲國時期建立了大量的工業基礎,軍事戰略地位重大。東北地區盛產煤礦與鐵礦,具備發展重工業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東北地區在此前建立了較成體系的重工業與軍事工業。據統計,在20世紀40年代中期,東北的煤、生鐵,鋼材、發電量、水泥、木材和機械工業產量都居全國首位。工業是支撐現代軍事的基礎,控制了東北地區,就可以為軍隊提供多樣物資,增強軍隊戰鬥力。
自古以來就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兵諺」,糧食對於軍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的糧食供應標準大體是每人每天1.3斤至2斤。如按1人1天1.5斤糧食計算,一支10萬人的部隊1個月就需要糧食450萬斤。東北是重要的產糧區,打下東北,不但解決了東北解放軍的吃糧問題,也可就近支援華北。
四是從風水上看,東北是八卦的生門
當紅軍到達陜甘寧邊區的時候,當地回民老人告訴毛澤東,東北是中國的「生門」。毛澤東記住了老人的話,日本一投降,就派林彪搶在國民黨軍隊之前進入東北,把國民黨軍隊圍困在哈爾濱、長春、瀋陽,直到發動遼沈戰役,把國民黨軍隊徹底趕出了東北。事實證明,得東北得天下。東北是中國的「生門」,在解放中國的過程中再一次得到證明。
因此,遼沈戰役是第一個戰役,也是三大戰役中最為關鍵的戰役。從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遼沈戰役在52天激戰中,人民解放軍以傷亡6.9萬人的代價殲滅國民黨精銳部隊47.1萬餘人,奠定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