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葛均波院士被國際醫學界譽為最有影響力的心臟病研究專家之一,創造了冠心病治療的多項「第一」,多年來他已成功搶救了超過3100餘例重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成功率達96%以上。
他常說,技不在高而在德,術不在巧而在仁。
「葛氏現象」和「綠色通道」
1990年,葛均波前往德國美因茲大學進修冠心病的介入診斷治療。留學期間,他苦練介入治療手術基本功,發現了心肌橋特異的「半月現象」、「指尖現象」,被國際學界稱為「葛氏現象」;他還發現了心肌橋的藥物治療方法,這些成果被編入 國際經典心血管病教科書。他也因此被聘為德國Essen大學醫學院心內科血管內超聲室主任。
看到祖國在改革開放、祖國醫學事業在飛速發展,他倍感興奮和自豪。1999年,他毅然放棄國外優厚待遇,舉家歸國。
聽說他將回國,他的德國導師、著名心血管病專家Erbel教授臉漲得通紅:「簡直不可思議,我為你辦妥了一切,你的主任職位甚至連德國專家都需要競爭,可是你卻要放棄!」
他的回答是:「教授,假如你有漂亮女兒,不會希望她在家里嫁不出去吧。你培養我肯定希望我將來有自己的一片天地,為你爭光,我的祖國培養我這麼多年,也需要我。」
葛均波把自己在國外的治療經驗積極應用到國內的臨床實踐中。他帶領的「綠色通道」團隊,還相繼榮獲「上海市文明班組」「上海市工人先鋒號」「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等稱號。
「研制出病人用得起的支架」
他堅持「技術引領、創新突破」的學科發展理念,做到了多項業界「首次」:
2005年國際首創「逆嚮導引鋼絲技術及其捕獲技術」;
2010年成功實施國內首例經皮主動脈瓣置入術;
2012年應用MitraClip完成國內首例經皮二尖瓣成型術;
2013年成功 實施國內首例經皮肺動脈瓣植入術;
2015年完成世界首例深低溫冷凍消融去腎動脈交感神經術;
2018年完成全球首例經心尖中國原創二尖瓣夾合器手術。
此後,他又在2006年和2016年再次代表中國學界在該學術會議上進行手術演示,精湛的技術贏得國內外同行的廣泛讚譽。
醫生需要更多責任和奉獻
「學醫學,利天下,」這是葛均波兒時的夢想。
常有人問葛均波,為什麼敢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的回答是:「‘存仁心,行仁術’是我人生的追求,而患者的利益永遠是醫生的最大追求。」在中山醫院,人們都說心導管室沒有下班時間。葛均波認為,能夠為病人謀福利,能夠解除病人的痛苦,就感到很幸福。
他介紹:「我們科室常常收治各地慕名前來的危重疑難病人,他們因為病情複雜手術風險大,最後輾轉而來。看著病人所受的痛苦和四處求醫的艱難,我感到很揪心,心內科不能拒絕任何一個病人。對於每一個手術方案,我都反復推敲,預防各種可能出現的意外。每當手術成功,患者家屬總是熱淚盈眶,而我的內心則更加激動。」
長時間的手術壓力而使他患有椎間盤突出,常常受病痛折磨。醫生強制他臥床休息,他卻放心不下病房和心導管室的工作,讓導管室的工作人員將手術病人的造影圖像接送到病房,通過對講機指導手術的進行。在高難度手術進行時,他不顧醫生的勸告,站立起來,綁著腰托將手術完成。他時常對同事說,當醫生要努力解決患者的病痛,更多的還是責任和奉獻。
近年來,他推動著大陸的心血管病介入治療快速發展,介入心臟病學成為冠心病、心律失常、結構性心臟病的重要治療手段。到2016年,中國有66萬例冠心病患者得到冠脈介入治療,13萬例心律失常患者得到經導管射頻消融治療,8萬例患者得到起搏器介入治療。
如今,伴隨中國人群疾病譜的變化,以心血管疾病為代表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出現快速上升的趨勢。葛均波又開始了一系列新的思考:如何更好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如何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如何讓各地的心血管病患者都能夠得到規範化的救治?
身為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主任委員,他動員全國各地心血管病領域的臨床、預防等多方面人士積極行動,收集數據、科學分析,在大陸創立了全球首個國家級心血管疾病防控綜合指數體系,希望能夠為不同地區的心血管病預防和治療提供參考。
文章來源:文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