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節食與禁食
健康和長壽是每一個人心中渴望的事情。要做到這個目標,其實有一個簡單易行的辦法,就是節食或者禁食。
大家都知道節食,就是少吃一點。幾年前,科學家通過動物實驗表明,適當的節食有益於健康和長壽。他們讓某些動物的日常熱量攝入減少40%,結果發現,它們的壽命幾乎延長了50%。
對於禁食,我們並不陌生,大陸古代有一種禁食的養生術,稱為「辟谷」。現在一些宗教徒出於宗教的目的,都會短暫地禁食。比如穆斯林在某些規定的齋戒期,每日白天不許吃飯,直到太陽落山之後才允許進餐。
在我們身邊,也有一些禁食者。他們大多是出於健康的目的而禁食的。禁食的辦法有多種多樣:有全禁食,即在連續的數天里一點食物都不沾,等開禁後才吃;有半禁食,即像穆斯林在齋期那樣,一天當中允許吃少量的食物。有周期性的禁食,比如隔天禁一次、每周禁一次、每月禁一次……等等;至於一次禁多少天,又因人而異;在禁食期間,可以全禁,也可以半禁。
看到這些苦行僧般折磨自己的人,我們不禁要問:禁食管用嗎?
科學家給出的答案是:的確很管用。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禁食能幫助人們與癌症作鬥爭,能降低癌症的發病率,預防糖尿病和心臟病,延緩帕金森症和老年癡呆症等等。
禁食比節食更管用
我們知道,血液中胰島素水平過高會導致Ⅱ型糖尿病,而禁食可以降低胰島素,這是禁食的好處之一。美國科學家發現,一個月進行一次24小時的全禁食,禁食期間只喝水,可以提高一種叫「人生長激素」的水平,而這種激素的水平提高之後,可以加速脂肪分解,轉化為能量,降低胰島素的水平和其他一系列由葡萄糖代謝不正常引起的症狀。結果,人在減肥的同時,患糖尿病和冠心病的風險也大大降低了。隔天一次的半禁食(禁食那天女人熱量攝入控制在500卡,男人600卡)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而且只要禁食,不管你在開禁時間吃低脂肪還是高脂肪食物,血壓和膽固醇的水平都會有明顯的改善。
在降低胰島素方面,禁食甚至比節食還有效。英國一位女醫生做過一項實驗:招募一群志願者,讓一半的人進行節食,每天攝入的熱量減少25%;另一半進行禁食,每周禁食2天。6個月後,她發現兩組志願者血液里胰島素的水平都下降了,但進行禁食的那一組下降更多。
禁食還可以治療一些由我們自身免疫系統反應過激引起的疾病,比如哮喘等。2007年,一位美國醫生讓10名患有哮喘的胖人進行隔天一次的半禁食,幾個星期之後發現,他們的哮喘症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經過血液化驗,發現他們血液中與炎症有關的物質下降了,這說明禁食幫助他們減輕了免疫系統的過敏反應。
禁食比節食更有效,這說明我們的身體更適合禁食而不是節食。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可以從進化上找到答案。我們的祖先曾在漫長的時間里過著狩獵-采集生活。那時的人理性還不夠發達,不懂得精打細算通過節食來存儲食物,而是食物多就放開肚皮吃個飽,沒的吃了,就只好連續數日餓著。至於有目的的節食,那是後來的事。所以,我們的身體受禁食的鍛煉要比節食遠為久遠。我們的身體更適合禁食而不是節食。
禁食可以抗癌、防癌
不同方式的禁食對身體的影響是不同的。
當你在飽餐一頓之後開始禁食,在隨後的10~12小時,你血液中的葡萄糖將消耗殆盡,身體開始把儲存在肝臟和肌肉中的肝糖拿出來,轉化作葡萄糖來為你的身體繼續供能。如果禁食持續,這些能源也將消耗殆盡,於是身體需要去搬用你身上儲存的脂肪。脂肪分解成脂肪酸,之後,脂肪酸在肝臟又分解成一種叫「酮體」的短鏈分子。這些分子可以用作大腦運行的「燃料」。這個過程發生在禁食後的3~4天內。在這期間,很多人體分泌的激素也受到了影響。比如說,一種叫「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的激素產量開始下降,在禁食後的3~4天內降到很低的水平。胰島素的水平也明顯降低了。而高水平的「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和胰島素都跟癌症有關。
對於那些已經患上癌症的人,研究表明,短時間的全禁食效果最好。一位美國科學家通過實驗發現,48小時的全禁食可以讓老鼠8種癌症中的5種得到減緩,禁食時間越長,效果越明顯。可以形象地說,癌細胞比正常細胞更耐不起餓。這是因為,盡管癌細胞在正常環境里生長迅速,但環境一變,優勢就不存在了。禁食的目的就是要改變人體原先的生理環境。這可以解釋為何禁食與常規的癌症治療相結合,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一邊讓患有神經膠質瘤(一種生長在腦部的非常頑固的腫瘤)的小鼠進行放射性化療,一邊對它們實行48小時的全禁食,結果,它們活下來的概率是那些沒經過禁食的患癌小鼠的2倍。
禁食還能預防癌症。血液中「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和血糖的水平過高以及體重超標,這些因素都加大了患癌的風險,而這一切都可以通過禁食得到改善。
禁食讓大腦更活躍
以上所說的禁食的好處都是針對特定人群的,但下面這個好處對所有人都適用:禁食可以改善大腦,使大腦變得更活躍。這從進化角度也是不難解釋的。當你饑腸轆轆、面臨生存的危機的時候,你的大腦就全力以赴地工作,幫你想出點子來找到吃的。
美國科學家發現,隔一天禁食一次,禁食的那天只吃一餐,熱量控制在600卡,這樣就可以把大腦中一種叫「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蛋白產量提高50%~400%。這種蛋白涉及新的腦細胞產生,並在學習和記憶中發揮扮演重要角色。它還保護腦細胞免遭老年癡呆症和帕金森症的襲擊。在一項動物實驗中,讓那些基因上有先天缺陷、晚年注定要患老年癡呆的小鼠,從中年開始隔天禁食,可以把老年癡呆症的發病時間延遲6個月。由於小鼠的平均壽命只有2年,所以對於小鼠延遲6個月,對於人來說就相當於延遲了20年。
禁食的好處這麼多,而且簡單易行,想必很多人要躍躍欲試了。不過假如你還是青少年,還處於長身體的階段,那麼你還是不要去禁食的好(當然,你可以把它推薦給父母和長輩)。開始禁食的最佳年齡是中年,比方說40歲,從這個時候起,如果你持之以恒,那麼就能讓自己的晚年少受許多病痛的折磨,而且說不定還能讓你安享高壽。
當然,禁食做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尤其在開始階段,那種饑腸轆轆、兩眼冒金星的滋味肯定很不好受。這是因為我們的身體需要時間打破原先生理和心理的習慣,做出相應的調整,過了一段時間,習慣了就好。此外,如何禁食,禁食到何種程度,在這些問題上,我們需要請教專家。目前國外比較流行的是「5:2」的飲食安排:即每周正常飲食5天,禁食2天,在這2天里,每天只吃一餐,而且攝入的熱量女人控制在2000卡,男人控制在2500卡。對於一些肥胖的人,還可以進行全禁食,即從1到5天不等的時間里,整天什麼食物也不吃,但超過5天就要不得了,那樣會有生命危險的。
超級鏈接:給懶人支招
禁食盡管好處多多,畢竟做起來不易。那麼不禁食,我們能否夠通過其他途徑獲得禁食帶來的好處?一聽這就是懶人的想法,但這種想法也未必就完全是異想天開。
禁食所造成的一個關鍵影響是降低了血液中的「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這種激素下降可以降低患癌的風險,提高壽命。但要降低這種激素,通過改變食譜也同樣能達到目的。
一位義大利科學家比較了兩組人員的「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水平:一組是參加節食的志願者;另一組是那些吃典型西餐的人員。他發現,兩組人員的「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水平並沒有特別大的差異,盡管前一組人員已經平均節食了6年。
然而,他在嚴格素食的人群中卻發現,這些素食者的「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水平卻降得很明顯。所以,他相信,關鍵不在於節食或者禁食,而在於食譜構成:在素食者那里,蛋白質僅占攝入熱量的10%,而在節食者那里,這一比例高達25%。
有很多證據表明,癌症與蛋白質攝入過高有關。舉個例子,科學家通過全球範圍的調查發現,從飲食低蛋白的日本人到飲食高蛋白的美國人,癌症的發病率也隨著提高。傳統上認為攝入蛋白質越多越好,看來這種觀點需要改變了。
當然,這種懶辦法只降低患癌的風險。對於防治其他老年疾病,我們還是要通過老老實實的禁食才能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