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醫學界風濕免疫頻道新專欄《「風」榜定案》正式上線啦!眾多變幻多端的臨床病例,等你揭秘病情真相!參與新專欄答題互動,更有好禮相送呦!
文丨鄭華菊
來源丨醫學界風濕免疫頻道
患者,男,50歲。
最後一次入院就診,是2017年2月4日,以”反復口腔潰瘍伴生殖器潰瘍5年,發熱、便血5月,腸潰瘍術後2月”入駐華東醫院風濕科。
42天後,患者死亡。
在華東醫院風濕科,這一病例屬於少數且極其嚴重的,極具分析價值。科主任管劍龍決定整理該病例相關資料,在第五屆華東白塞病學術論壇上與國內外專家探討交流。2018年5月18日,論壇召開,華東醫院風濕科申艷醫生報告了這個病例。
患者當時腹部穿孔的腹部CT圖像
下面將結合申艷醫生的病例報告,為大家詳細介紹這個病例。各位在看病情的過程中,請思考究竟是何種疾病。
病例詳述
- 5年前
患者復發性口腔潰瘍,每年數十次,每次4-5枚,伴疼痛。伴生殖器潰瘍反復發作,2-3次/年,大小約0.5*1.5cm。
- 3年前:皮疹反復發作。
- 2016年10月
間歇性發熱,伴黑便。腸鏡見腸道多發潰瘍。
腸鏡病理顯示:回腸末端炎症壞死,伴黏膜淋巴組織增生。
當年11月,PET-CT顯示:回腸末端局限性增厚,腸腔狹窄,垂體氟脫氧葡萄糖(FDG)代謝異常增高(具體數值不詳),考慮惡性淋巴瘤可能。但活檢標本送華山醫院病理科後,認為淋巴瘤診斷依據不足。
- 2016年12月9日
患者因「腹痛伴血便」至華山醫院急診行腹腔鏡下手術。
術中肝臟表面、腹腔、盆腔未見明顯轉移結節,距離回盲瓣5cm處腸壁明顯增厚,病變範圍約15cm,局部腸壁潰瘍伴穿孔,並與右側盆腔壁黏連,餘腸壁未見異常,行末端回腸+右半結腸切除術。
末端回腸+右半結腸切除標本,回腸長24cm,周徑6cm,距上切緣18cm處回腸黏膜面見一灰褐潰瘍區,6*5cm,部分區灰白,似有穿孔,回盲部黏膜面暗紅出血;闌尾長5cm,直徑0.5cm。
術後病理:末端回腸+右半結腸潰瘍,周圍腸壁內見小淋巴細胞散在灶性浸潤伴有漿細胞浸潤,組織學符合淋巴組織增生改變,因基因重排可疑陽性,請臨床注意隨訪。上、下切緣未見病變累及,腸周淋巴結10枚,示反應性增生,慢性闌尾炎。
- 2017年1月22日
發熱伴血便,膠囊內鏡:小腸多發潰瘍。多次查人類皰疹病毒4型(EB病毒)DNA高度復制。
補充說明:患者否認慢性疾病史,無長期用藥史;個人史/婚育史/家族史均無殊。
- 2017年2月4日
患者「因反復發熱伴血便2周」入華東醫院風濕科住院,體重減輕約5kg。
據申艷醫生介紹,當時患方因為自從發現EB病毒感染後找過多家醫院多個科室會診,所以會診意見非常多:血液科說沒有淋巴瘤診斷依據不能到血液科治療;消化科說目前不符合炎症性腸病的表現;我們風濕科診斷腸白塞病時,患者又擔心風濕藥物的使用是否會導致EB病毒的爆發。
“以上這些問題導致,患者從2016年10月開始發現腸道潰瘍、到2017年2月到我們科的時候,期間有4個月的時間沒有進行相關治療。華山醫院感染科的老師會診後有這樣一句話:EB病毒是復制,但不是主要臨床問題,不要因小失大。”申艷醫生說,並告知了患者當時相關檢查情況(如下):
- 血壓:110/75mmHg(入院);脈搏:90次/分,呼吸:18次/分,體溫:38.5℃,輕度貧血貌,未見紫紺,鞏膜無黃染。
- 頸靜脈無怒張,氣管居中。兩肺呼吸音清,兩肺未聞及幹濕囉音。全身未觸及腫大淋巴結。口腔黏膜未見出血點、潰瘍及色素沉著;頸部可見2處片狀色素沉著;生殖器未見潰瘍及皮疹;無關節腫痛。
- 腹軟,右下腹可見手術疤痕,右下腹壓痛,無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肝頸靜脈反流征(-),移動性濁音(-),雙下肢無凹陷性浮腫。
醫生後續給予的治療情況及患者病情變化:
2017年2月8日:甲強龍80mg/d*7d,黑便消失及體溫正常;
2月15日:紅細胞沉降率(ESR) 40mm/h️↑;C-反應蛋白(CRP) 10.0mg/L;
2月17日:
患者再次發熱,最高體溫 38.2℃;ESR 20mm/h️;CRP 37.5mg/L↑;G試驗: 594.8pg/mL↑; 血培養(-);
肺部CT:未見炎症;抗炎治療後體溫正常。激素:30mg/d。
3月2日:患者發熱伴血便;
3月12日:給予注射用重組人Ⅱ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治療,患者再次出現發熱伴血便,予禁食,對症及抗感染治療,甲強龍80mg qd,期間無血便,仍有反復發熱;
3月12日:開始予小劑量地塞米松及注射用重組人Ⅱ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25mg biw 皮下注射共兩次;患者仍有反復發熱,最高體溫 39.1℃;
3月17日:發生腸穿孔;
普外科手術情況:回腸腸壁充血水腫,腸壁質脆易破裂,回腸下段至上次手術吻合口約30cm腸段處探及1cm左右穿孔2處,1.5cm左右穿孔1處,近原吻合口處2cm左右穿孔1處,另見此段小腸局部腸壁一約3*2cm範圍色澤發暗發黑,也近潰瘍穿孔。
3月18日:患者死亡。
至此,關於這位50歲患者的相關主要病情,均記錄如上。
那麼問題來了!
患者是何病症?應該如何診斷?
歡迎後台留言
給出您的答案和簡單的診斷說明
(友情提示:不只是單一的診斷呦~)
我們將在下篇專欄文章中給出正確答案,敬請期待!
前2名答對並給出診斷依據者
將有「醫學界」專屬「醫周2019」台歷送出!!!
先答先得!快來參與吧!
華東醫院風濕免疫科
作為全國白塞病診治中心、白塞病學術論壇連續五屆的主辦單位,華東醫院風濕免疫科在科主任管劍龍的帶領下,連續7年以診療效果及科研成果聞名國內外,業已承擔起國內白塞病診療的主管者角色。在2018年的白塞病學術論壇現場,上海中西醫結合學會風濕病分會白塞病學組宣布成立,管劍龍任職組長。
2018年的白塞病學術論壇現場
《「風」榜定案》專欄病例征集啦!
您的投稿內容可以是
您遇過跌宕起伏、峰回路轉的
風濕科臨床病例;
還可以是國外期刊經典病例的編譯;
總之越曲折、越困難越好!
具體要求
- 請提供病例詳情,最好可以配有患者檢查或症狀圖片(注意避免暴露患者隱私),並對圖片進行相應的註解。
- 文末註明最終的診斷結果及診斷依據,200-300字。
- 若病例編譯自國外期刊,需在文末寫明文獻來源。
- 來稿請註明:【病例】醫院+科室+姓名。
是時候展示你真正的實力啦!
稿費都不是問題!
如病例入選
還可獲得「醫學界」專屬「醫周2019」台歷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