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縱深推進醫改促進衛健事業高質量發展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12月26日,《貴州日報》第18版整版關注了改革開放40年醫改進行時黔南篇特刊《縱深推進醫改促進衛健事業高質量發展》,敬請關注。

【改革開放40年】縱深推進醫改促進衛健事業高質量發展 未分類 第1張

被列為大陸第四批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繫試點城市兩年多以來,黔南州不斷攻堅克難,將醫改縱深推進,大力革新和完善醫院運行機制,積極主動落實政府辦醫主體責任,健全科學補償機制,深化編制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

兩年多來,全州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福泉醫改模式」得到全國政協、國家衛健委、省衛健委的肯定,並在全省推廣。

同時,全州大力構建醫聯體、醫共體,積極推行分級診療,優化資源布局,促進優質資源下沉。統籌推進醫療衛生服務城鄉一體化,緩解了基層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看病遠」。

黔南州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趙智說:「近年來,我們加強黨和政府對醫改工作的主管,強化統籌謀劃、注重制度創新,有效落實政府辦醫主體責任,勇敢破冰前行,逐步完成各項重點工作任務。醫改改出成效,改出活力。今後,將進一步聚焦重點難點,做到改革攻堅新突破,統籌推進城鄉衛健事業高質量發展,努力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改革開放40年】縱深推進醫改促進衛健事業高質量發展 未分類 第2張

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福泉模式」

「我們以前是鄉鎮衛生院的底子,現在,大家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醫院服務質量和能力大幅提高。老百姓獲得了很多的‘改革紅利’。」最近,福泉市中醫院院長蘇軍說。

2016年,在黔南州中醫院擔任科室副主任的他,應聘勝出異地履新。如今,領著年薪的他沒有行政級別,原來的「副科級」被封存。讓他欣慰的是,醫院近兩年在改革中做到了跨越發展,充實了人才隊伍,提高了職工待遇,新改建的業務綜合樓也即將投用……

蘇軍是規模浩大、徹底革新的福泉醫改的參與者。

此前,該市對醫療衛生財政投入少,醫療機構基礎設施落後、服務能力較弱。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看病遠」。

福泉市副市長李毅說,針對公立醫院運行機制不順暢、管理體制不健全等問題,福泉堅持落實政府辦醫主體責任,按照「突出公益、綜合配套、積極推進」的總體思路,以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抓手,以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改革人事薪酬制度等醫改難點、焦點問題為突破口,著力通過「四保三放」打造「福泉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新模式」。

該市加大財政投入,對公立醫院人員薪水、政策性虧損、考核獎勵、能力提升「四項投入」實施全保障。2017年,僅前三項共計投入7908.6萬元。2015年醫改以來,財政集中投入8.2億元專門用於縣級醫院、疾控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建設,並為3家縣級醫療衛生機構、1家中心衛生院(二級綜合醫院)及疾控中心購置了1.4億元急需醫療設備設施,還為市一醫配套修建了128套公租房。

改革前,因為諸多深層次原因,造成醫院逐利、加重群眾就醫負擔。近年來,該市勇趟改革深水區,出台了「1+15」配套改革措施,落實「兩個允許」政策,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和創新,探索建立新的人事薪酬制度,創新實施人事權、分配權、考核權「三下放」,增強醫院發展活力。

——推進人事制度改革,下放人事權。

實施法人治理,明晰責任。改革管理體制,組建由政府主要主管任主任的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成立理事會、監事會,設黨委書記和紀委書記,實行院長去行政化聘任制、黨委主管下的院長負責制,賦予院長人事任免權、副院長提名權、中層幹部任免權。

實行編制備案,夯實服務基礎。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合理核定公立醫院編制總量,核定備案編制1466人,由醫院在編制總量內自主公開招聘。

實施「四同」管理,穩定人才隊伍。打破編制束縛,對備案制醫務人員與編內人員實行同崗、同酬、同交職業年金、同享退休待遇「四同」管理。

——改革薪酬制度,下放分配權。

首先,優化薪酬發放結構。打破公立醫院事業單位統一薪水制度、政策和標準,對編內人員檔案薪水進行統一封存,全部實行崗位薪水和績效薪水制。核定公立醫院薪水總額不超過「全員人數×平均檔案薪水的3倍」,薪水總額隨平均檔案薪水變動而變動。

其次,落實醫院自主分配權。允許公立醫院在核定的薪酬總量內自主分配,將薪水總額的30%用於崗位薪水,編內編外人員全部實行「同崗同酬」;薪水總額的70%和部分醫務性收入用於績效薪水,並根據綜合績效考核情況進行分配。

再次,院長實行動態年薪。對考核優秀、合格的院長及副院長,由政府分別按實際年薪總額的5%、3%給予獎勵。

——實施科學考核,下放考核權。

優化考核目標導向,健全以公益性為導向的考核評價機制,政府對醫院和院長、醫院對科室和職工分別進行績效考核,以考核結果定院長績效年薪、定醫院績效薪水總額、定醫院考核獎勵。嚴格考核獎懲,由「醫管委」聘請上級專家組成「第三方」實施綜合考核評估。

近年來,醫院共計自主招聘378名醫療衛生技術人員,目前,79名自聘人員已完成「四同」身份轉變。去年,該市對2家公立醫院進行了考核,兌現績效考核獎646.33萬元。全市醫務人員平均收入達11.5萬元/年,是改革前的1.5倍。

改革讓醫院獲得了發展,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得到較大提升。今年,該市建成市一醫「胸痛中心」「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等7個「中心」,完成18個省、州級重點專科建設,開展新技術20餘項。

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成效顯現

福泉醫改做到了「三個回歸」「三好三滿意」的改革目標:推動了醫院回歸公益性質、醫生回歸看病角色、藥品回歸治病功能,做到了公立醫院醫療質量好、服務好、醫德好和群眾、醫生、政府滿意。

據統計,2017年該市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增長控制在9.34%。2018年10月與改革前同比,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急診人次占比從35%提高到57%,縣域內就診率從75.2%提高到88.6%。呈現出縣鄉兩級創優指標上升、控制指標下降的良好態勢。

今年,全國政協、國家衛健委調研組赴福泉開展醫改調研工作,對該市給予充分肯定。國家衛健委體改司公立醫院改革處處長甘戈說,福泉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即使醫院得到發展、群眾感到滿意,還讓醫務人員收獲滿意,真正體現醫務人員的勞力價值,特別是人事薪酬制度的改革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全國,政協調研組稱:「福泉市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走出了一條可推廣、可復制的改革經驗。」

福泉模式起到較強的示範帶頭作用。2018年,貴州省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暨示範創建推進現場會、黔南州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現場推進會在福泉市成功舉辦,「福泉模式」在全省推廣。

福泉醫改,是黔南州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縮影。

2016年,黔南州被列為全國第四批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繫試點城市,在城市區域內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開展了綜合改革。

兩年來,全州不斷攻堅克難,縱深推進改革,大力開展完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落實政府責任、健全科學補償機制、理順醫療服務價格、深化編制人事制度改革等重點工作任務。

政府辦醫職責進一步落實。州委、州政府堅持正確的辦醫方向,落實對城市公立醫院的「主管、保障、管理、監督」四大責任。減輕州級公立醫院負擔,從2017年1月起,州級公立醫院離退休人員經費全部由州級財政負擔,並落實床位定額補助。

以藥補醫機制徹底破除。縣級以上公立醫院全部取消了藥品加成,對藥品購銷價格實行公示制度,接受廣大群眾監督。

加快完善全民醫保制度。提高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今年,新農合籌資提高到每人每年610元,大病保險籌資提高到每人每年50.5元,個人繳費同步提高;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全州執行按病種付費病種213個,精神類疾病住院按床日付費。強化醫保對醫療行為的監管,新農合採取協議方式實行了日常監管和年考核制度,通過流程化清算的日常審核,年終對大型設備檢查陽性率、門診住院次均費用限制,住院標準等設立年考核指標,有效控制不合理費用的增長。

改革的綜合成效凸顯。公立醫院摒棄逐利性、回歸公益性,醫院的收入增速明顯放緩、結構更加合理、醫務性收入比重大幅提升。

2018年,黔南州公立醫院做到了「三控三升三降」的綜合改革成效;目前,醫療費用、人均門診費用、人均住院費用不合理增長得到有效控制;醫務性收入占比39.54%較去年同期增加4.79%,醫務人員收入較改革前提升20.84%,手術台數從73475台增加到82953台,服務能力明顯上升;藥占比25.44%較去年同期下降4.61%,百元醫療收入消耗的衛生材料費為14.85元(指標要求在20元以下),檢查和化驗收入占比為27.88%(指標要求在30%以下)。

推行分級診療讓優質資源下沉

多年來,由於資源布局不合理,尤其是優質資源分布不均,群眾「看病難、看病遠」。近年來,該州大力推行分級診療,統籌推進醫療衛生服務城鄉一體化。

大力提升縣級醫院綜合能力,增強其輻射帶動能力。同時,多措並舉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讓其「接得住」。目前,黔南州有3家三級甲等醫院、12家二級甲等綜合醫院、7家二級甲等中醫醫院、1家二級中醫醫院,鄉鎮衛生院229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0家、村級衛生室1930個。新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標準化衛生室51個,完成了1006個農村中小學醫務室標準化建設。

大力建設醫聯體、醫共體,並以推行家庭醫生簽約、開展遠程醫療等為抓手,促進資源縱向流動,提升基層服務能力。

全州三級醫院全部參與醫聯體建設,以州級醫院為龍頭,縣級醫院為樞紐,基層醫療機構為基礎,建立了「3+2+1」的醫聯體模式,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積極探索縣域內醫共體建設。在荔波、平塘、三都進行試點,探索縣、鄉、村服務一體化,人、財、物等統一管理。目前,共已建成5個縣域醫共體。

荔波縣與平塘縣以資源共享、人才下沉、技術協作為重點,分別在各自縣域內建立了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分院的醫共體,成立醫共體理事會、管理委員會,制定醫共體章程和相關制度,著力推進人事、財務、資產、業務、藥品統一管理等改革任務,真正形成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責任、利益、發展、服務、管理共同體。 

荔波縣成立醫共體後,建立「二次分配」薪酬新制度,醫技人員績效薪水增加500元左右,有效破解了基層醫務人員積極性不高的難題,促進了績效分明、效益公平。

平塘縣通過發揮醫共體總院技術下沉帶動作用,在克度分院試點推行「網格化」管理。他們結合村衛生室特點,將服務區劃分為若干網格,由總院和分院派人掛幫到網格,制定配套服務流程和考核評價體系,做到基本醫療、基本公衛、簽約服務「一條龍」管理。

今年1-10月,荔波縣鄉鎮醫療機構總診療人次數為26.1萬餘人次,同比上升16.2%,門急診26萬餘人次,同比上升16.51%,出院1141人次,同比上升22.82%。

今年,平塘縣醫共體總院累計向上轉診病人293人次,同比下降57.9%,累計向下轉病人226人次,不良轉診得到有效杜絕,基本做到90%的患者留在縣域內的醫改總目標。

醫共體的建立,有力推動了「醫生、醫技、病人」的三個下沉,促進了醫療、醫藥、醫保「三醫」聯動改革,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到今年10月,全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組建了741個家庭醫師簽約服務團隊,全州常住人口簽約服務161.69萬人,簽約率49.58%;重點人群簽約71.33萬人,簽約率68.60%;簽約服務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2.08萬人,簽約服務率100%。同時積極探索實施「家庭醫生簽約+醫藥福利管理(PBM)」模式,助推分級診療制度落地落細。

此外,黔南州以提高基層醫保報銷比例、連續計算起付線、延伸處方等配套支持政策為杠桿,引導群眾有序合理就醫。

目前,該州初步形成了「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格局。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