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掰手指和從不掰的人,誰的關節更健康?答案讓人意外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導語

小時候經常看武打片的朋友,一定記得這樣的畫面:打架厲害的人都有一項技能,就是能把手指關節掰得咔咔作響,賊酷!

長期掰手指和從不掰的人,誰的關節更健康?答案讓人意外 未分類 第1張
直到——
一次親戚吃飯聚會上親切地邀請:「來,給叔叔阿姨表演個節目。」
於是,小明用盡了畢生所學的全部功力,給大家表演了——掰手指關節,咔咔咔聲賊響的那種。
然後……
他就被揍了。

長期掰手指和從不掰的人,誰的關節更健康?答案讓人意外 未分類 第2張

後來小明雖然在家長的教育下改掉了這個習慣,但還有很多人依然有掰手指關節的習慣。那麼,掰手指為什麼會咔咔咔響?真的會得關節炎嗎?我們先來看——

掰手指為什麼會「咔咔」響?

掰手指時清脆的咔咔聲,會讓很多人覺得酸爽。這種現象在我們生活中也很常見,比如蹲下時膝關節響,突然轉一下脖子也會有這種彈響。

其實這跟關節精密的結構有關,為了保證人體的活動需要,人體正常的關節之間存在著間隙——關節腔,里面充滿了液體,這些液體就能起到「潤滑劑」的作用,可以保護關節順利地完成動作,比如拿快遞、夾菜、深蹲這些動作,都需要潤滑劑的參與。

長期掰手指和從不掰的人,誰的關節更健康?答案讓人意外 未分類 第3張

當牽拉或者曲折關節時,會讓關節腔的間隙變大,這就會導致關節液中的氣泡破裂或爆炸,這就是我們聽到的咔咔聲。就像我們給氣球打氣,隨著充入的氣體增多,氣球的邊緣也被不斷拉伸,當拉伸力量大於氣球承受的能力時,就會爆炸。

長期掰手指和從不掰的人,誰的關節更健康?答案讓人意外 未分類 第4張

雖說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彈響是關節腔內的氣體震動造成的,沒有疼痛、腫脹或其他關節症狀,屬於正常的生理性現象。但還需要留意的是——你的關節彈響究竟是生理性的彈響還是病理性的。

多看醫典:脖子咔咔響是怎麼回事呢?

所有關節彈響都是正常的嗎?

如果你突然掰手指,「咔」一聲清脆,覺得這個feel還挺輕鬆,而且做下一次彈響前需要有一定的時間,這種一般屬於生理性彈響,不需要太擔心。手指的病理性彈響,可能是手指骨性關節炎或手指腱鞘炎引起的:手指發生骨質增生,手指間關節的摩擦阻力增大,從而導致彈響,手指屈肌腱被壓迫可能會導致局部炎症,也會引起彈響。除了手指,身體其他關節發出的病理性彈響可能是:膝關節軟骨撕裂、肩關節外傷(如肌肉拉傷)、肘關節骨頭脫位(也可能是因為關節太靈活)等都會引起病理性彈響。當你不舒服,又不知道怎麼分辨時,最好的辦法就是——看醫生。

長期掰手指和從不掰的人,誰的關節更健康?答案讓人意外 未分類 第5張

掰手指會導致關節炎嗎?

對於經常掰手指會導致關節炎這個說法,可以跟媽媽隔空喊一聲:媽媽,你錯了!關節炎的發生主要有兩種類別:一種是與自身的免疫系統有關(比如類風濕性關節炎),一種是因為關節的軟骨磨損(軟骨的磨損與衰老、關節損傷、超重、遺傳等有關,這叫做骨關節炎)。

既然掰手指發出的響聲是因為關節液中的氣泡震動造成的,沒有對關節造成損傷,自然不會造成關節炎。

而且彈響本身是一種摩擦,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強局部血液循環,幫助消炎。關於「掰手指會不會造成關節炎」的問題, 美國的醫學博士納德·昂格爾做了一個非正式但有趣的試驗:他每天至少掰2次左手指關節,且從來不掰右手的關節,就這樣用自己的雙手進行了長達60多年的「對照實驗」。最終,無論兩只手是肉眼觀察,還是拍X光片,都沒有太大的差異,也並沒有出現關節炎。他也因此獲得了2009年的搞笑諾貝爾醫學獎。[1]

長期掰手指和從不掰的人,誰的關節更健康?答案讓人意外 未分類 第6張

此外,手指關節粗大這個鍋,掰手指也是不背的,因為關節受損傷後發生骨質增生才是關節粗大的原因。

一般情況下,偶爾掰手指並不會有大問題,畢竟做人最重要的是開心嘛。

多看醫典:骨關節炎遺傳嗎?

但是呢,咱也別把手不當手,手指要是受傷了就別掰了,用力過猛,也是會引起關節周圍結構的急性損傷。

不然,你到時候收獲的就不是「哇……」的一聲讚賞,而是「啊……」的一聲慘叫了。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