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醫療信息化建設需要重視臨床思維
然而
「重視臨床思維」不是簡單的換位思考
在近期的專題系列文章中
我們邀請了多位專家
針對這一話題進行解讀
專題共收錄了12篇文章
我們摘錄一些最值得關注的觀點
供行業參考
一
既要避免保姆化、又要避免馬後炮——醫療信息化建設該如何借力臨床思維?
↑點擊可閱讀全文
/作者/
e醫療主編龐濤
臨床思維,是醫療IT工作者們常談的一個詞,但鮮有人敢說可以做到十分,因為說到底,「重視臨床思維」不是簡單的換位思考,思維方式決定了看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同,而從某種角度來看,感性、發散、經驗主義的臨床思維,是與理性、規範、嚴謹的IT思維完全不同的另一種思維方式。
二
宣武醫院CIO梁志剛:培養醫院信息化建設中的臨床思維,信息中心可以做三件事
↑點擊可閱讀全文
/作者/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信息中心主任
梁志剛
解構兩類思維方式。醫務人員的思維方式——首先是抽象思維,第二是形象思維,第三是直覺思維。IT人員的思維方式是:理性思維多,感性思維少;聚合性思維多,發散性思維少。信息化建設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技術項目,因此首先要做到熟悉臨床工作特點,充分理解醫院這一有機體的複雜性。
IT人員在自身定位上,不能滿足於在醫院做單純的「技術控」。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信息中心將會發展為醫院最重要技術支撐部門,在打造智慧醫療這條路上,我們要找準定位,充分發揮臨床思維為信息化建設帶來的靈感。
三
引不來、留不住。如何解決醫院信息中心人才問題?弋磯山醫院信息化建設的主持者這樣認為
↑點擊可閱讀全文
/作者/
皖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弋磯山醫院)副院長黃後寶
皖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弋磯山醫院)信息中心主任潘傳迪
三分技術,七分管理,醫院信息中心制度化建設至關重要。「人件」建設是信息化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人件」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管理層,一家醫院信息化的成功一定有醫院管理層,尤其是一把手對信息化的正確認識和高度重視;二是要有一支戰鬥力強的信息技術團隊;三是要有全院員工的支持和理解。
如何解決醫院信息中心「人才」問題?我院採用「學科模式」建設和發展醫院信息中心,即信息中心工作職責包括軟件研發、科研、教學、軟硬件維護,四位一體,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四
為什麼說:醫院信息化是基於醫院文化、同時又促進醫院文化建設的工程?
↑點擊可閱讀全文
/作者/
皖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弋磯山醫院)副院長黃後寶
皖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弋磯山醫院)信息中心主任潘傳迪
有時用戶需求因技術或條件限制而得不到滿足,管理層和信息中心除了做好解釋工作外,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變通辦法,盡量滿足用戶需求。醫院信息化是基於醫院文化、同時又促進醫院文化建設的工程。讓員工對信息化由被動接受到主動接受需要較長時間,而讓員工形成向信息化要效益和解決方案的習慣需要更長的時間。
目前,一些大型綜合性醫院在搞智慧醫院和互聯網醫院建設,只有醫護人員才最懂臨床和患者需求,如果忽視臨床參與,很難達到預期效果。
五
從一線來,到臨床去——上海長海醫院雲影像智慧醫療數據平台建設案例分享(上)
↑點擊可閱讀全文
/作者/
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影像醫學科主任陸建平
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信息科主任王志勇
對於醫院信息科來講,不僅面臨著對影像大數據有序管理的壓力,還面臨著影像科、臨床科室等一線業務部門對影像數據應用環節提出的新需求,以及患者對更優質、節約成本的數字影像服務的新要求。
與此同時,雲影像從技術上變得成熟,從「數據獲取-傳輸-存儲-應用」的每一個環節優化影像數據管理與應用流程,創造更豐富的應用場景。
在這種大背景下,上海長海醫院雲影像智慧醫療數據平台應運而生!
六
突出臨床思維,服務醫患兩端——上海長海醫院雲影像智慧醫療數據平台建設案例分享(下)
↑點擊可閱讀全文
/作者/
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影像醫學科主任陸建平
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信息科主任王志勇
目前,上海長海醫院雲影像智慧醫療數據平台每天新增2000餘例患者檢查數據,自項目實施以來,影像科及臨床科室已有超過500位醫生註冊在線,通過移動端調閱影像次數超過3000次,醫生查房可使用隨身攜帶的手機或PAD調閱患者的影像和報告。雲影像平台建設也是對醫院整體信息化建設的完善與推動。
影像科和臨床科室比較關心的是平台功能好不好用,速度夠不夠快,影像夠不夠清晰等問題,而對於信息科來講,則更加關注功能如何做到以及信息安全如何保障。尤其是對於上海長海醫院來講,具有軍方背景,信息安全更是頭等大事。長海醫院信息科與項目建設方緊密配合,攻克了信息安全保護難題、平台調閱速度難題、系統穩定性難題。
七
武漢市中心醫院CIO左秀然:五問醫療IT建設,淺談臨床思維對醫療信息化建設的影響
↑點擊可閱讀全文
/作者/
武漢市中心醫院信息中心科長左秀然
我們為什麼要思考這個問題?因為醫院對醫療IT量的要求,正在轉變為對於「質」的要求。
臨床思維指導下的醫療IT建設,是否就意味著,信息化要交給臨床去牽頭?並不是。
信息科的人員在幾年的成長後,是否會有著明顯的分化特性?答案是「有」。
醫療IT人員的專業性,究竟如何體現才「夠用」?專業性的體現,一定是技術與業務結合後的體現。
醫療IT部門主管該如何做?要具有臨床思維,要跳出當前的框架局限,去發現更高層次的需求。
八
避免「巴比倫塔」——臨床思維視角下醫療信息化建設思考
↑點擊可閱讀全文
/作者/
江蘇省人民醫院信息處軟件應用科副科長景慎旗
內外環境倒逼信息化建設回歸臨床,臨床人員正積極主動參與到醫療信息化建設之中,角色由用戶轉變為設計者,地位日顯重要。由於醫學極強的專業和行業壁壘性,導致醫療業務壁壘突破難度陡增,僅憑信息人員根本無法完成壁壘突破,必須依賴臨床專業人士提供專業指導,共同做到醫療信息化建設的突破。
可以預見,在未來醫療信息化建設歷程中,醫學與信息學、臨床人員與信息人員將更加緊密結合,而擁有醫學和信息學專業背景、具備臨床思維與信息思維的新型復合型人才在醫療信息化建設大潮中必將大顯身手。
九
輪值主編王奕:人工智能,是一種追求
↑點擊可閱讀全文
/作者/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信息中心主任王奕
就像一直以來的科幻作品中反復描寫的場景一一樣,人們早就在潛意識上接受了人工智能,對於人類來說,AI一直是一種追求和夢想,也是全體醫生和醫療IT從業者的共同追求。
十
華山醫院:試水人工智能,如何填補從數據到臨床應用的空白區?
↑點擊可閱讀全文
/作者/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信息中心主任黃虹
大數據預測分析是基於大數據的一個應用方面,預測分析當然本身也非常可能用到人工智能的三大基石之一——算法,而人工智能的另一個基石就是數據。因此兩者可以說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大數據預測側重數據的寬度和廣度,以及對現實世界的認知、驗證,以及認知體系本身的完善和表達,人工智能側重算法的高效和算力的支撐,兩者的結合,會有效加快智慧醫療的步伐。
十一
上篇:南京鼓樓醫院基於人工智能的MDT系統上線始末
下篇:盤活數據,南京鼓樓醫院信息中心是這樣支持臨床AI探索的
↑點擊可閱讀全文
/作者/
南京鼓樓醫院計算機中心主任鮑瀛
南京鼓樓醫院為推進智慧醫院建設,自主研發了多學科會診系統(MDT)。該系統嵌入了圖像智能識別模塊,結合臨床需求和技術特點,做到了輔助食管早癌的篩查的功能,並為跨部門、跨醫院間的醫學數據共享和交流提供技術支撐。
十二
解放軍總醫院實踐:淺談醫療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在心血管疾病診療中的應用
↑點擊可閱讀全文
/作者/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心內科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陳韻岱
三分技術,七分管理,醫院信息中心制度化建設至關重要。「人件」建設是信息化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心血管疾病是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目前,國內外對心電圖的智能診斷已經開展了研究。但是,這些方法或系統大多是基於單導聯或雙導聯的心電信號,在實際的12導聯心電圖的診斷上,丟掉了很多有用的信息。我們採用12導聯心電圖圖像的作為數據基礎,以確保其通用性和實用性;以高年資的心電圖醫生進行數據精標註,並結合臨床信息進行分析,以保證數據質量;基於深度神經網路的統計建模步驟中,將心電圖圖像按照導聯信號分割,以分割後的小塊圖像patch作為網路輸入進行訓練,採用卷積神經網路(CNN)作為訓練模型,網路的輸入層為12通道的心電信號向量(心電信號時長為3~4個心跳周期),網路輸出為心電圖波形的類別信息。圍繞心電圖的智能診斷,不斷優化算法、結合雲平台的計算支持,持續改善心電診斷結果。目前在心律失常診斷方面,心電智能診斷模型的準確率與靈敏度都達到了95%以上。
上述文章來源e醫療2019年第2期
可後台回復「訂閱」獲取訂閱方式
-END-
微信改版
星標/置頂e醫療
深度好文不迷路哦~
近期專題推薦點擊閱讀
「醫療信息化十年——2008到2018」系列專題同時刊登在2018年第6期和2019年第1期上,歡迎訂閱(後台回復「訂閱」獲取訂閱方式)。
特輯收藏版!醫療信息化十年
「安全+」專題 數據質控「相對論」 新舊IT
DRGs 醫學影像信息化變革的起點
醫學裝備智能化
CHIMA第三屆委員名單
琚文勝:以色列數字醫療考察記
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啟動
專題:醫療IT青年人的風采
聚焦醫療大數據建設發展
……
更多專家和主題
請在菜單欄「搜往期」輸入關鍵字查看。
雜誌訂閱
微信後台回復「訂閱」獲取訂閱方式
©以上文章來源
e醫療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