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症狀/掙錢少的人,更容易得心血管病?如何挽救「窮人」的心臟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最近,一篇發表在美國著名醫學雜誌《JAMA》上的論文,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該論文是由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歷經17年的調研完成的。在研究期間,他們一共追蹤了近一萬名工薪階層。結果顯示,在此期間薪水上漲50%以上的參試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下降了15%;與此同時,那些薪水降低了50%以上的參試者,患病風險則上升了17%。

心血管疾病症狀/掙錢少的人,更容易得心血管病?如何挽救「窮人」的心臟 汪醫師產文 第1張

  研究者由此得出了結論,薪水水平較低而長期沒有得到漲薪的人,罹患冠心病、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的可能性會增大。研究者進一步解釋到,薪水較低的人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包括了長期處於焦慮應激的情緒中,沒時間或者沒條件參加健身運動,以及飲食中攝入過多的高熱量垃圾食品等。這麼說來,「賺錢少」只是導致心臟病的間接原因,直接原因還是那些「傳統」的心血管病風險因素。

心血管疾病症狀/掙錢少的人,更容易得心血管病?如何挽救「窮人」的心臟 汪醫師產文 第2張

  

  在全世界範圍內,心血管疾病都是人類的第一殺手。大多數心血管病都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形成和惡化的。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很多風險,都是可以避免的,對窮人也是一樣的:

  1、三高疾病

  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是損害我們心血管健康的第一殺手。隨著現代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改變,高尿酸血症對心血管健康的威脅也日益突出。定期檢測這些指標,是預防心血管病發生的第一要務。

  高血壓的發病,與其他三高疾病一樣,有著許多共同的致病因素,也能間接預測其他指標的狀況。如果你沒有時間或者沒條件檢測血糖、血脂或者血尿酸指標的話,每個月測一次血壓總是可以做到的吧。一旦發現異常,盡早採取干預措施是最經濟有效的。

  2、體重和腰圍

  將自己的體重和腰圍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也能很好維護心血管系統的健康。體重指數是個很好的衡量指標,成年人要將這個指標控制在19.5-25之間。體重指數計算的方法是:體重(kg)/身高 (m)^2。

  腰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內體脂肪的堆積程度,腹部脂肪堆積也是影響心血管健康的重要因素。成年男性應該將自己的腰圍控制在85公分以下,成年女性則應該控制在75公分以下。

心血管疾病症狀/掙錢少的人,更容易得心血管病?如何挽救「窮人」的心臟 汪醫師產文 第3張

  

  3、運動與飲食

  要控制好「四高」、體重和腰圍,清淡飲食和增加運動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也是其他醫學干預手段的基礎。所謂清淡飲食,就是低鹽、低脂、低糖和低油脂飲食,多用蒸、煮、燉的方式加工食物,少用煎、炸、烤的方式,戒煙戒酒也很重要。

  增加戶外運動時間,是健康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天至少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快步走、慢跑、騎車或者廣場舞等,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能改善抑鬱、焦慮和緊張情緒,對心血管都是有好處的。

  從人口經濟學角度看,任何地區、任何年代的「窮人」數量都遠遠多於「富人」。每個人的心中,對財富的渴望和認識也是千差萬別的,這涉及到心理學和認識論的問題。相對其他自然和社會因素,在疾病面前更能體現出「人人平等」的特性。也許窮人更容易受到疾病的打擊,但窮人也有可行的自我保健辦法。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