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著怎麼辦/睡眠是受傷心靈的慰藉,想減輕焦慮,要先克服失眠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根據最新的調查數據,咱們這兒,焦慮障礙的患病率為4.98%。焦慮與失眠,是人們求助精神科大夫時,最常見的主訴,這2個健康問題,往往同時出現,或者是由其中1個症狀,牽出另1個表現。有研究發現,70%到90%的焦慮障礙,存在失眠的困擾。同時,也有學者指出,睡眠是1種治療焦慮的自然手段。就像莎士比亞筆下的麥克白所言,睡眠是受傷心靈的慰藉。

睡不著怎麼辦/睡眠是受傷心靈的慰藉,想減輕焦慮,要先克服失眠 汪醫師產文 第1張

  在最新1期的《自然》系列的《人類行為》分冊,發表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團隊的論文,研究揭示了睡眠和焦慮之間的神經聯繫。研究發現,整晚的睡眠,可以穩定情緒,而失眠會使焦慮水平上升30%。最容易讓焦慮的大腦平靜下來的睡眠類型,是深度睡眠。非快速眼動慢波睡眠,使神經振蕩高度同步,心率和血壓下降,同時,通過重組大腦的連接,減少焦慮。

睡不著怎麼辦/睡眠是受傷心靈的慰藉,想減輕焦慮,要先克服失眠 汪醫師產文 第2張

  在研究過程中,學者們使用功能性磁共振及多導睡眠描記技術進行觀察。具體方法,是讓參與者分別在經歷整晚睡眠或通宵不眠後,觀看具有刺激性的視頻片段,並對焦慮水平進行問卷測量。結果發現,失眠後,控制焦慮的大腦內側前額葉皮層關閉,而情緒中心過於活躍,焦慮水平由此提高了30%。深度睡眠,可以恢復大腦的前額葉調節機制,降低情緒和生理反應能力,從而防止焦慮升級。

睡不著怎麼辦/睡眠是受傷心靈的慰藉,想減輕焦慮,要先克服失眠 汪醫師產文 第3張

  在稍早前,美國賓厄姆頓大學的學者,通過研究闡述了睡眠影響重復性負面思維的關係。學者們認為,重復性負面思維的表現是經常陷入沉思和擔憂,這是持續性認知的1種形式。持續不斷地思考,以強迫的、無意識的方式重復,出現沉思和擔心,構成焦慮、抑鬱和其他精神異常的基礎。

睡不著怎麼辦/睡眠是受傷心靈的慰藉,想減輕焦慮,要先克服失眠 汪醫師產文 第4張

  研究者使用的方法,是1個簡單的測試,選擇3類不同的圖片,分別代表積極、中性、消極等,測量受試者關注不同圖片的時間,並進行比較。結果發現,睡眠模式不健康的人,很難從消極圖片中脫離,關注消極圖片的時間更長,消極思考的循環得以持續。學者們認為,缺乏高質量的睡眠,使大腦沒有足夠的能量將注意力轉移到積極的方面。

睡不著怎麼辦/睡眠是受傷心靈的慰藉,想減輕焦慮,要先克服失眠 汪醫師產文 第5張

  從觀察性研究來看,焦慮障礙是失眠者的常見症狀,失眠的人,也更容易出現焦慮症狀,表現為焦慮程度增加、覺醒次數增多、擔心和侵入性思維、緊張等。由此可見,焦慮與失眠,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有18%的人,失眠症狀出現在焦慮之前;約38%焦慮與失眠幾乎同時出現;44%是焦慮症狀出現在失眠之前。焦慮障礙中出現的失眠類型,包括入睡困難、睡眠持續困難、早醒等。

睡不著怎麼辦/睡眠是受傷心靈的慰藉,想減輕焦慮,要先克服失眠 汪醫師產文 第6張

  對於焦慮以及抑鬱等精神異常,很多人缺少認識,或者不願意接受正規的幫助,更不想吃藥,而且,藥物的效果有時的確也不太理想。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嘗試通過替代療法來幫助緩解。美國聖路易斯大學的學者,曾對相關的26項研究進行薈萃分析,結果顯示,包括瑜伽、按摩、芳香療法、寵物療法、放鬆技術等,都對焦慮和睡眠障礙有輔助療效。比如瑜伽訓練,可以使唾液皮質醇水平出現顯著下降,證明有助於緩解焦慮。這些方法,對改善睡眠也有幫助。總之,焦慮與睡眠障礙,存在著互為因果的關係,出現焦慮症狀時,更需要改善睡眠質量,才能夠有效緩解焦慮。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逸事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健康早班車# #清雲計劃#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