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隨著人年紀的增長,體內的器官也會逐漸老化,包括血管。
血管負責輸送養分,同時也負責將血液中的代謝垃圾送出體外,一旦血管內的代謝垃圾堆積,粥樣硬化斑塊、血管堵塞的風險也會大大升高。
…
事實上,血管也是有年齡表的:
從出生到12歲:血管十分健康,沒有任何沉淀物;
從12歲到30歲:血管內開始有沉淀物,膽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質會越來越多;
從30歲到50歲:長期的不良習慣,使血管內逐漸出現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50歲以後:心梗、中風、肺栓塞等疾病高發;
…
人到中年,若出現4種表現,最好抽血檢查一下,可能是血管堵了
表現1:頭痛、嘴歪眼斜
這是腦中風的典型信號。
若最近頭痛逐漸加劇,或頭痛的位置、性質等突然變化;或出現說話含糊不清、單側肢體麻木無力、嘴歪眼斜、嘴角流口水;
或出現異常嗜睡、眼前一過性發黑等症,要警惕腦中風發作,及時就醫檢查。
…
表現2:下肢不對稱水腫
這是下肢靜脈血栓的重要表現。
一旦下肢靜脈堵塞,會使血液回流不暢,堵塞一側的肢體就會水腫,部分患者會伴有皮膚發涼、易潰瘍等表現。
若發現雙腳、雙腿發生不同程度的水腫,或者肢體一側水腫,要警惕下肢靜脈血栓已經形成,長期臥床、久坐不動的人要尤為警惕。
…
表現3:胸悶
突然出現的胸悶,要警惕肺栓塞。
尤其是已經患有下肢靜脈血栓的人,一旦靜脈的血栓脫落,會隨著血液流動,易使肺動脈堵塞,誘發肺栓塞。
若感到突然的胸悶氣緊,或突然間暈倒,要立即就醫。
…
表現4:胸痛、呼吸急促
出現突然間的胸痛、呼吸急促,可能是心梗的表現。
尤其是出現在服用硝酸甘油也無法緩解的胸痛,要及時就醫檢查。
心梗引起的胸痛呈壓榨性,或者出現放射性疼痛,如下頜疼、不明位置的牙疼、左肩疼、後背疼、上腹部疼等。
…
養護血管,預防血管堵塞,生活中做好”2勤、3戒”
2勤
1:勤喝水
人體65%~70%都是水,因此,正確喝水,對於養護血管來說,至關重要。
尤其是早起時喝一杯溫水,可稀釋早起時黏稠的血液,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發生。
三餐之間,要少量多次飲水。
在喝水的同時,最好加入一些小植物——念露菊,利於調節血脂水平。
念露菊,富含菊色素,是降血脂的必需物質,每天適量補充,不僅可抑制自由基對血管的傷害,增強毛細血管免疫力,還能減少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合成,預防血管堵塞,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
2:勤運動
堅持運動,可改善血管內微環境,促進代謝垃圾排出;並促進熱量消耗,有效控制體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同時還是提升心肺功能。
建議選擇慢跑、騎腳踏車、打太極拳等有氧運動,每周運動4~6次,每次運動不少於30分鐘。
注意:運動前做好熱身活動;運動過程中有任何不適,要中止運動;運動後要及時補充水分。
…
3戒
1:戒煙
一般來說,煙齡越長,吸煙越多,對血管的傷害越大。
吸煙時,體內一氧化碳含量升高,會降低血液的攜氧量,增加血液的黏稠度,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吸煙產生的尼古丁等物質,會刺激血管痙攣,使血壓升高,並損傷血管內壁,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
而戒煙是保護血管、預防血管堵塞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
2:戒熬夜
熬夜會降低人體免疫力,使身體出現炎症,這時,血管內皮也會受到損傷。
熬夜時,機體一直處於應激狀態,會分泌出更多的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等,使血壓升高、血管受損。
這時,血液中的脂質更容易在血管受損處沉積,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發展,使血管腔狹窄、堵塞。
因此建議,晚上11點前睡覺,最好能保證7~8個小時的睡眠。
…
3:戒壓力大
人到中年,集各種壓力於一身。
但長期處於高壓狀態,在慢性心理應激的狀態下,冠狀動脈內皮容易受損,使動脈粥樣硬化加速。
若情緒突然間變化,人體的循環就會異常,已有的粥樣斑塊回破裂,引起心肌缺血,心梗也會隨之而來。
因此,生活中一定要學會釋放自己的壓力。
…
小提示:人到中年,要更注重定期檢查
▪ 血管彩超。是臨床最常見的檢查項目,可檢查血管是否正常,發現下肢動靜脈、淺表血管等的堵塞。
▪ 磁共振。冠狀動脈、顱內動脈、椎動脈等較深的血管,需要完善磁共振血管成像才能明確。
必要時需完善有創的血管造影檢查,才能發現特殊部位血管的堵塞。
>人到中年,若出現4種表現,最好抽血檢查一下,可能是血管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