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
更多精彩推薦,請關註我們
▲
5月18日是全國血管健康日,旨在呼籲人們重視血管健康,警惕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其實,除了我們熟悉的心腦血管之外,周圍血管也會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形成斑塊甚至血栓。
「走走停停」不是因為看風景 據黃新天教授介紹,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是一種老年性疾病,發病率很高。按照目前的標準檢測發現,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中約20%存在下肢動脈缺血。根據缺血部位、發展速度和程度的不同,臨床可有不同的表現。 早期輕症:可出現下肢皮膚溫度降低、怕冷,或輕度麻木,行走後容易乏力,易發現足癬感染而不易控制。 間歇性跛行:這是下肢缺血性病變最常見的症狀。由於下肢缺血缺氧,患者在行走一段時間後,小腿肌肉痙攣、疼痛、疲乏無力,不得不停下來休息片刻,症狀有所緩解後繼續行走。再行走一段距離後又會重現之前的症狀,周而復始,導致「走走停停」。 靜息痛: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下肢缺血狀態愈發嚴重,患者即使不走路也會出現疼痛,稱為靜息痛,同時可伴有麻木、感覺異常等症狀。 潰瘍、壞疽:病變繼續發展至動脈閉塞期,出現營養障礙症狀,皮膚溫度降低、顏色變深,繼而發生潰瘍、壞疽等,感染嚴重者可出現全身中毒症狀。 黃新天教授坦言:「很多老年人出現間歇性跛行後沒有引起重視,直到組織壞死出現壞疽後才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早期如果不積極治療,發展到後期下肢壞死,可能不得不截肢,甚至會造成生命危險。」 很多人關註心、腦血管的硬化、狹窄,卻對下肢血管的硬化無所謂。黃新天教授提醒說,如果下肢病變不處理,對全身健康都會有影響,下肢嚴重缺血症(CLI)患者5年內發生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的風險很高。積極治療下肢動脈粥樣硬化,則能有效降低心腦血管危險事件的風險。 另一方面,發現下肢動脈粥樣硬化者,要同時排查心臟、腦血管是否存在病變。有些人已有頸動脈軟斑,因沒有症狀而沒發現,在某些誘因的刺激下,較大的軟斑破裂後形成血栓,堵塞腦動脈就會發生腦梗塞等危險事件。黃新天教授介紹說,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患者做頸動脈超聲檢查,會發現10%~20%的患者同時合併有頸動脈斑塊、狹窄的問題。
微創腔內手術打破高齡手術禁區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急性閉塞起病急,多見於動脈硬化基礎上的血栓栓塞,需要即刻手術治療打通血管通路,以免造成閉塞血管供血部位的缺血壞死。而慢性閉塞進展緩慢,多見於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堵塞血管,使得血管狹窄、血液流通不暢,導致供血部位缺血。早期可以通過藥物治療等方式改善病症,延緩病情進展速度。中晚期症狀嚴重時,則需通過手術等方式開通閉塞的動脈,重建下肢血供、維持動脈血流通暢。 以往對於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手術治療,多以傳統的開放式手術為主,包括剝離動脈斑塊(動脈內膜切除術)或者血管搭橋重建動脈通路(動脈旁路術)等。這類外科手術因為有一定創傷、需要麻醉,對年老、全身情況差者有時並不適合。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患者可以選擇微創腔內血管治療手術。因其創傷小、恢復快,術後兩三天即可出院,微創腔內血管治療手術打破了高齡手術的禁區,使更多的老年患者從中獲益。 腔內血管治療是採用導管技術在X線導向監視下,經皮血管穿刺,然後插入導管,將球囊、支架、激光光纖、斑塊切除器、機械血栓清除器等各種器械送入血管中,進行相應的治療操作,如球囊擴張、支架置入、激光溶栓、消融血栓、斑塊旋切等。針對不同的病症、部位、嚴重程度等,來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黃新天教授表示,隨著腔內血管外科技術的快速發展,腔內血管治療手術已成為動脈閉塞性疾病的首選治療方法。
動脈斑塊的切、壓、擴 對於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造成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可以根據病情選擇斑塊旋切、球囊擴張、支架置入等腔內血管治療方式。 腔內斑塊旋切術:利用導管技術,將旋切刀、旋切器等器械送入血管內,切除斑塊。不僅創傷小,對於同一血管內的多處斑塊,也能一次性手術切除。「以往血管內斑塊的剝離手術以開放式手術為主,」黃新天教授介紹說,「而現在逐漸以微創的腔內切除手術為主,只有極少部分特殊部位的龐雜的血管斑塊才需要開放式手術切除。」 球囊擴張:利用導管技術,選擇合適口徑與長度的球囊送入血管內,到達動脈狹窄閉塞的部位後,給球囊加壓充氣,撐擴狹窄閉塞的動脈內腔,甚至使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壓縮,拓展閉塞的動脈管腔。但是球囊不能留在血管中,完成任務後沿原路「撤」出血管。為了防止球囊擴張後動脈彈性回縮、血管夾層造成的再閉塞,之後可能還需要置入血管支架,來維持動脈血流的通暢性。 支架置入:血管內支架是一種網狀金屬結構,多為鎳鈦合金制成。可以經皮穿刺置入血管中,以抵抗血管內外的塌陷因素,達到重建血管管腔,擴大管腔直徑,保持血流通暢的目的。 黃新天教授還指出,在關節部位要慎用或少用支架。關節在活動的時候,肢體會彎曲,反覆彎曲使得支架的金屬結構超過極限就可能發生斷裂,一旦支架斷裂血管就可能再次閉塞。一般在關節部位發生動脈閉塞時,多選擇斑塊旋切手術將堵塞血管的斑塊切除。但是在萬不得已的時候,可能還是需要支架來鞏固療效。那麼,這類患者在手術後就要盡量避免下蹲等彎曲動作,減少對支架的損傷。 「塗藥」防再堵: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經過腔內物理治療的方法開通血管之後,由於動脈粥樣硬化的趨勢仍然存在,過一段時間可能會再次發生閉塞。黃新天教授解釋說,球囊、支架撐開狹窄的血管時產生的擴張力,會對血管壁造成損傷,從而刺激血管內膜「報復性」增生。由於血管壁損傷之後自身的修復機制,導致修復過度而造成內膜組織過度增生,常常是動脈腔內治療後遠期血管腔再狹窄甚至堵塞的主要原因。 研究發現,通過血管內壁「塗藥」技術,利用抗腫瘤藥物抑制內膜增生的作用,可以延緩、限制內膜增生的速度,從而維持血管的遠期通暢性。一年後,靶病變的重建率、截肢率明顯得到改善。據黃新天教授介紹,目前塗藥球囊使用的是紫杉醇,而藥塗支架使用的是雷帕黴素。
動脈血栓的碎、吸、溶 對於動脈血栓造成的急性下肢動脈閉塞,可以採用藥物溶栓(CDT)、機械性血栓清除術(PMT)等方式清除血栓。 藥物溶栓:通過導管技術將特制的溶栓導管直接插入動脈血栓內,以不同的注射方式如滴註、團註或脈沖等方式,噴灑在血栓部位,最終使血栓松解、溶解,恢復管腔通暢。根據血栓的範圍、負荷,動脈血栓的溶解時間多需數小時至3天。 取栓、吸栓:經皮血管穿刺後,對一些小的血栓使用大腔導管抽吸,是行之有效的經濟簡便方法。近年來,可以採用各種機械血栓清除器械快速清除血栓,即刻恢復動脈血流的效率。這類方法根據原理分為三類:旋切類、流變類、超聲輔助溶栓等。 管腔重建:不論是導管溶栓還是機械性血栓清除,一旦血栓清除後往往會暴露動脈管腔的原始病變,即一處或多處動脈狹窄、閉塞性病變。應按動脈硬化腔內治療的原則一並修復,以恢復動脈管腔的通暢,維持良好的遠期療效。 總之,腔內血管治療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據病情選擇一種甚至多種方式聯合治療。醫生就像血管「清道夫」一樣,採取各種「搶險救災」的措施,打通血管,保持血流通暢,維護血管和全身的健康。
專家簡介 黃新天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醫師協會腔內血管學會下肢動脈疾病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常委及血栓與抗凝學組副主任委員、中國微循環學會周圍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常委及頸動脈學組名譽組長等職。在各類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50餘篇,參與編寫專著8部,獲國家、部委及上海市各類科技進步獎7項。擅長動脈閉塞性疾病、靜脈疾病、先天性血管畸形的腔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