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人一旦過了「而立之年」,健康往往滑坡,比如身體發福、體力、精力與生殖功能衰減等。
此時,你該為健康做點什麼呢?
腎為先天之本
腎主藏精,所藏腎精,是人體生長髮育、防衛病邪的物質基礎。
腎寄藏命門之火,為蘊藏元陰、元陽之臟,故有「水火之臟」、「陰陽之宅」之稱。
腎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能主骨生髓,養腦益智,生發聰耳。
腎氣強旺,人就精力充沛,骨骼強健,耳聰神清,頭髮烏亮。
腎氣一旦衰朽,則智昏耳聾、骨脆齒搖、須發早白,未老先衰。
因此,養好腎就是養好了先天,會養腎就是會養生。
補腎須分陰陽
在中醫理論中,腎不僅僅是一個有形的臟器,而是腎臟及與其相關的一系列功能活動的總稱。
如人的精神、骨骼、頭髮、牙齒等的病理變化都可能與腎有密切關係,其範圍較西醫要廣。
腎的精氣從作用來說可分為腎陰、腎陽兩方面,腎陰與腎陽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維持人體的動態平衡。
當這一平衡遭到破壞後,就會出現腎陰、腎陽偏衰或偏盛的病理變化。
簡單判斷腎功能
腎功能好的人,精神好、腳步輕快、睡眠好、耳聰目明。
相反,腎功能差的人,夜尿多,常常頭昏眼花,腰痛腿軟,眼圈發黑,容易脫髮。
判斷自己腎功能的好壞還要注意日常的尿量,一般正常人每天的排尿量應該在1000~2000(相當於2~4個礦泉水瓶)毫升左右,多於2500毫升或少於800毫升都可能是腎臟出現了問題。
防腎虛堅持5個動作
一、每天搓腳心
兩手對掌搓熱後,以左手擦右腳心,以右手擦左腳心,早晚各1次,每次搓300下。
二、每天做一套簡易體操
1、兩足平行,足距同肩寬,目視正前方,兩臂自然下垂,兩掌貼於褲縫,手指自然張開。足跟提起,連續呼吸9次。
2、足跟落地,吸氣,慢慢曲膝下蹲,兩手背逐漸轉前,虎口對腳踝;手接近地面時,稍用力抓成拳(有抓物之意),吸足氣。
3、憋氣,身體逐漸起立,兩手下垂,逐漸握緊拳頭。
4、呼氣,身體立正,兩臂外擰,拳心向前,兩肘從兩側擠壓軟肋,同時身體和腳跟部用力上提,並提肛,呼吸。
三、每天做縮肛運動
全身放鬆,自然呼吸;呼氣時,做縮肛動作,吸氣時放鬆,反復進行30次左右。
四、每天腰部按摩
兩手掌對搓,至手心熱後,分別放至腰部兩側,手掌向皮膚,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熱感為止。早晚各一次,每次約200下。
五、每天打太極
練習太極拳,最好是清晨在空氣清新的公園內、樹下、水邊進行。
摸耳朵可以補腎
很多人在面對中醫的治療時,就是很迷茫的,畢竟發生疾病就是一種很嚴重的身體情況。
耳朵是我們身體的聽覺器官,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會下意識的摸摸耳朵,然而正是這下意識的一摸,卻有著意想不到的補腎功效。
也就是說,想要腎臟健康,那麼平時摸摸耳朵是一種非常好的補腎方法。
「腎主藏精,開竅於耳」
為什麼摸耳朵補腎
朋友們你們有沒有想過自己的一個很小的舉動就會促進自己的健康呢?其實,適當的摸耳朵也會有很少的促進效果。
而在中醫看來,「腎主藏精,開竅於耳」,也就是說,想要腎臟功能正常運轉,那麼耳朵將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位。
而判斷一個人的腎臟是否健康,通常看耳朵是否飽滿就可以得知。
所以有經驗的老中醫往往只需觀察一個人的耳朵就可以知道他的腎到底有沒有問題。
如何摸耳朵補腎
1、拎耳屏
我們大家面對自己的疾病的時候都是非常緊張的,但是,生活中如果適當的摸摸耳朵,也是有健康的作用哦。
這是中醫經常會使用的通過按摩耳朵補腎的方法,耳屏其實就是我們耳孔外面凸出的部位,那麼拎耳屏到底是怎麼個拎法呢?
其實這個動作很簡單,將雙手食指放在耳屏內側後面,然後用食指和大拇指夾住耳屏朝外拉。
手法由輕到重,拎拉的力量以不痛為限,每次三到五分鐘即可。
相信各位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是不是瞬間就覺得大腦清醒了呢?
這正是因為耳屏周圍的穴位得到了刺激,加快了血液流通速度,所以大腦就會立刻清醒。
久而久之,全身血液變得暢通,腎臟的血液流通加快,從而將腎臟的毒素排出體外,腎臟也就會越來越健康了。
2、摩耳輪
與拎耳屏一樣,摩耳輪也是一個常用的按摩耳朵補腎的方法。
耳輪相信大家都能找得到,而摩耳輪就手法而言,實際上就是揉捏耳輪的意思。
方法其實很簡單,用食指貼著耳輪內部,然後拇指按住耳輪外部,上下揉捏,力度適中即可。
但是,我們每次做的時候不要超過五分鐘,只要感到耳朵充血發熱就能夠停下了。
3、鳴天鼓
用雙手掌心緊緊捂住耳朵,拇指和小指固定不動,其餘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錯叩擊頭後枕骨部。
即腦戶、風府、啞門穴處,耳中發出「咚咚」鳴響,如擊鼓聲,所以這個方法被稱作為「鳴天鼓」。
4、拔雙耳
看到這個方法的名字,各位是不是嚇一跳。
其實這里說的拔雙耳並不是指將耳朵往外拽,而是一個非常溫和的方法。
將雙手食指插進耳孔,然後旋轉180度,反復三次後立即拔出手指,此時耳朵里就會有「啪啪」的聲音。
然後繼續重復這個動作,一般做三到六次即可。
以上就是一些進行中醫養生的方法了,小編建議您在生活中就要多了解中醫養生的方法。
這樣才能盡快的幫助您遠離疾病的發生,也會避免自己的身體遭受治西醫治療的二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