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小雪剛剛過去,很多人明顯感覺到天氣轉涼,連晚上吹的風都能刺穿皮膚,有的人已經把壓箱底的羽絨服棉服拿出來了,但是還是避免不了手冷腳冷。冬季雖然冷,俗話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很多人都會選擇服用溫補食材來抵抗寒冷,調理身體,但是冬季養生錯誤,你踩了幾條呢?
第一條:「以形補形」就能對症進補?
小傑今年上國中一年級,升上國中以後,小傑學習的科目更多,學習的時間更長了。劉阿姨最近去菜市場買菜,看見有的商販在賣核桃,說是核桃補腦,劉阿姨看見後非常動心,就買了大量的核桃,天天逼著孫子小傑吃。
青春期的小傑,已經有自己的想法了,對於這種核桃補腦的說法一點兒都不認同,而且已經被逼著吃了一個星期了,小傑現在看到核桃就會感覺到惡心。
小劉老家是農村的,去年生了場大病,被查出犯了「尿毒症」。因為沒有錢手術,小劉就只能每周定時去醫院透析。現在和老家的父母住在一起,冬季到了,小劉非常苦惱,因為父母把村裡面能買到的豬腰子都買了,因為他們覺得,得了尿毒症就是人的「腰子」出了問題,吃點豬腰子,就能改善這種問題。
這樣的例子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愛,總是通過食物表達出來,給孩子燉骨頭湯補鈣、吃黑芝麻烏發……
直以來,人們對「以形補形」「吃什麼補什麼」的說法深信不疑,也經常遵循這樣的養生之道。
實際上,食物進入人體消化系統後,就會被分解成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如果為了追求某種食物的特定功效,而長期單一食用,不僅不能「補」,反而容易造成單一營養元素過剩或失衡;如果為了達到某些保健作用大量進食,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
「以形補形」是中醫理論中關於食療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借鏡意義。但若一味誇大某種食物的補益作用,結果只會適得其反,多樣化的飲食結構、葷素平衡才是人體健康的基礎。
第二條:「藥食同源」等同「以食代藥」?
劉女士今年57歲了,目前正退休在家,最近確實感覺到自己的身體有點兒差,就聽一起跳廣場舞的張女士的推薦,購買了一些保健品。
張女士說,藥品和食物是一樣的,但是能通過食物治療的疾病,一定不要吃藥,誇張的說,藥物具有很大的副作用,讓劉女士在治病或者調理身體的時候將「食療」作為首選。
但是劉女士在張女士的建議下,身體虛弱並沒有好轉,才到醫院去檢查,這才明白了將食物的功效提高到藥物的行為已經違背了藥食同源的本意,因為食物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營養不良的發生,並沒有治療病症的作用。
任何食物都不是靈丹妙藥。身體如果出現不適卻還一味追求食療,就會延誤病情。另外還要注意,切勿聽信不法商家的虛假廣告和誇大宣傳,將保健食品用於治療疾病。
第三條:滋養進補,越貴越好?
小佳今年大學畢業,工作了半年,覺得自己的身體有些吃不消,看到同學小瑗在朋友圈賣燕窩,有滋養進補的功效,就被朋友的廣告吸引了。但是自己的薪水有有限,買不起那麼多的寶貴藥材,小佳感覺非常的苦惱。像小佳這樣有需求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有的花掉了自己大部分的薪水來購買這些昂貴的藥品,有的甚至超前消費,讓自己的生活苦不堪言。其實在需要「進補」的時候,人們就會聯想到人參、鹿茸、靈芝、燕窩、蟲草等各種寶貴的「滋補品」,認為中藥材「越貴越好,越好越補」。
實際上,中醫講究辨證論治,盲目使用寶貴藥物進補,反而可能「越補越差」。其實選擇常見的食藥用材一樣能夠達到補益的效果。比如黨參和人參相比,具有價廉和性平的特點,還可配合其他藥物使用,使用面更廣。科學進補是有益的,輕信小道消息只會適得其反。大家應該「隻選對的,不選貴的」,理性選擇合適的食藥材,不盲目跟風,不盲目進補。
第四條:自制藥侍者健又禦寒?
天冷了,很多人都喜歡喝酒禦寒。在很多中老年群體中藥酒是個不錯的選擇,不僅能禦寒暖身,還能強身健體。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小劉的爸爸便在家自制藥酒,人參、枸杞、黃芪……但凡聽說能夠滋補或治病的中藥材都會一股腦地拿來泡酒。小劉的父親今年還從賣藥的散戶那裡得來一條蛇,也用來制作藥酒了。
小劉非常擔心父親,他知道冬季飲酒非但不能暖身,反而還會越喝越冷,而自制藥酒更是隱藏著諸多風險。若選藥材、選酒、炮制時間等處理不當,不但起不到防病治病、強身健體的功效,反而會危害人體健康,索人性命。
最近村裡面有人因為飲用藥酒而出現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後才得知是因為喝了自己泡制的藥酒,父親才對自己的「祖傳秘方」和「偏方」產生懷疑,倒掉了自家花了幾千塊買來的藥酒。
很多人被冬季進補這股熱潮騙了錢,損失錢財沒有很大的關係,但是如果真的因為自己買的,吃的東西造成身體不適,傷害身體,才是最可怕的。
這些冬季「進補」的錯誤,你踩了幾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