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陷谷穴位於人體的足背,當第2、3蹠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 取穴時,正坐垂足或仰臥位,在第二、三蹠趾關節後方,二、三蹠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中。此穴出自《靈樞.本輸》,屬足陽明胃經。還有其他兩種別名:陷骨、輸穴。
陷谷。陷,凹陷之處也。谷,山谷也。陷谷名意指本穴為胃經地部經水的聚集之處。本穴物質為沖陽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因本穴位處肉之陷處,地部經水在此聚集,因此取名為陷谷穴。
艾灸陷谷穴可以輸送胃經氣血。在中醫學上,艾灸此穴可以治療腹痛脹滿、腸鳴泄痢、面目浮腫、目赤痛、疝氣、熱病、足背腫痛等。在現代臨床運用上,常用於治療感冒,胸膜炎,胃炎,腸炎,腎炎。下肢癱瘓,足扭傷的治療。有報導取雙側陷谷透湧泉,治療急性結膜炎療效好。
有些孕婦,在懷孕後期會出現下肢浮腫。可讓其採用平臥或下肢略為抬高的體位,然後從足背開始,沿小腿向大腿方向推拿,力度要輕柔,手法以按、壓、推、拿、輕捏交替混合使 用。在按壓推揉的過程中,以陷谷穴為重點,會有良好效果。
穴位療法中,艾灸療法最為有效。無論是養生保健,還是調理治療,都可以經常艾灸。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期間不應著風受涼,應保持平和情緒。飯飽酒後不宜灸,大汗淋漓不宜灸,艾灸後毛孔舒張,故半小時內不宜洗澡,避免寒氣趁虛而入。艾灸一向講究循序漸進,堅持就會有效果。如果沒有艾灸條件,可以使用按摩或刮痧療法。中醫艾灸的博大精髓需要我們國人共同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