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帕金森綜合征並不等於帕金森病(PD)。嚴格來講,帕金森病應該叫做原發性帕金森病,無明確病因。而帕金森綜合征是繼發性的,通常由腦外傷、中毒、藥物、腦血管病、腫瘤、炎症等原因引起,拳王阿里退役時便被診斷為帕金森綜合征。藥物是引起帕金森綜合征的病因之一。從臨床表現看,藥源性帕金森綜合征(DIP)和PD很相似,非常容易誤診。本文將對DIP的診斷、鑒別診斷、預防和治療進行闡述。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DIP的概述
DIP是PD的第二大病因,發病年齡從10個月到96歲不等,半數患者的年齡在60-79歲之間。其臨床表現多樣,DIP通常表現為對稱性少動-強直綜合征(akinetic-rigid syndrome),靜止性震顫和凍結步態。回顧既往關於DIP的研究,研究人員得出了以下結論:藥物、性別差異都會影響患者的臨床表現,DIP的震顫率較PD更高等。比如抗抑鬱藥、外周多巴胺拮抗劑、中樞多巴胺拮抗劑和第一代抗組胺藥物導致的DIP患者最常發生強直,而鈣通道阻斷劑引起的DIP最常發生震顫。
DIP與PD的鑒別診斷
DIP一直是PD診斷標準中的排除項。DIP的特徵和PD很相似,但並非完全一樣,通常會導致誤診。DIP病情進展快,同時症狀也比較嚴重,早期可能就會存在平衡障礙、易摔倒、吐字不清等症狀。最重要的區別是患者有無吩噻嗪類、丁酰苯類、利舍平、鋰劑、α-甲基多巴、甲氧氯普胺、氟桂利等用藥史。目前,上述藥物的應用相當普遍,應引起重視。遺憾的是,除此之外,目前沒有足夠的病例數據支持根據患者的運動特徵清楚區分DIP和PD,輔助鑒別可參考表1。
表1 DIP與PD的輔助鑒別
那麼,對於長期接受抗精神病藥物治療並逐漸發展為PD的患者,常常會出現這樣的疑問:這是真的PD還是DIP?在這些情況下,腦DAT-SPECT顯像尤其有效,因為盡管抗精神病藥物對大腦多巴胺能系統有顯著影響,但這些藥物對腦部多巴胺轉運體(DAT)的親和力可忽略不計,不會改變DAT的密度,因此藥物對DAT-SPECT的影響可忽略不計。
DIP的治療經驗
DIP患者均有明確的用藥史,起病急、進展迅速。確認DIP後,需要了解患者的藥物不良反應史,藥物引起的帕金森綜合征與劑量大小有關,個別患者則可能對此類藥物有易感性,應判斷責任藥物並立即停用,用其他無DIP風險的藥物代替。使用新藥時,應謹慎並嚴密觀察。如果判斷是單純DIP,可不用抗PD藥物,或者試用一段時間後可嘗試停藥。
多數DIP是可逆的,絕大部分患者在停止服用藥物後數周至6個月後帕金森綜合征的症狀即可明顯減輕或消失,無需進行藥物治療。在一項有關DIP的治療研究中,採取多巴絲肼治療後部分患者的症狀得到緩解,但是部分患者症狀未見緩解,治療效果不佳。且患者在採用多巴絲肼治療期間,常出現以胃腸道不適為主的不良反應。雖然未發生因不能耐受不良反應而停藥的患者,但該研究顯示對DIP患者進行藥物治療效果往往不佳。對於不能停藥的患者,則應減量。
起初考慮DIP,若停用責任藥物後不可逆,可能是藥物誘發提前發病的PD(占10%-25%),需抗PD藥物並及時調整用藥。思考PD的病因分層及SWEDD(scans without evidence of dopaminergic deficit,掃描無多巴胺能缺乏證據)解釋。
DIP的預防策略
DIP的治療和控制較困難,因此預防其發生顯得尤為重要。預防策略如下:
(1)使用抗精神病藥物通常同時給予抗膽鹼能藥物,如阿托品、苯海索等,可使藥物引起的帕金森綜合征減輕或不發生。但若患者對抗膽鹼能藥物無效,則需要減少抗精神病藥物的劑量、停藥或改用其它藥物。
(2)使用鈣通道阻滯劑氟桂利嗪或桂利嗪等藥時,療程不宜過長,劑量宜小,且間歇用藥更為合理,用藥過程中應密切觀察,一旦出現症狀應盡早停用。
(3)由胃腸動力藥及鈣通道阻滯劑而引起的運動或姿勢性震顫,必要時可選用苯海索緩解震顫,但老年人使用容易引起尿瀦留。
(4)左旋多巴對藥源性帕金森綜合征的效果不明顯,因此不宜作為預防性用藥。
(5)注意藥物的遲發反應。避免不必要的聯合用藥,了解患者自用藥情況,避免重復用藥。
小結
DIP可以在停藥、減少劑量或更換副作用更小的藥物後得以逆轉。臨床醫生應謹慎選擇藥物,注重神經系統的保護。只要我們充分認識、了解DIP臨床特點,並提高警惕,規範用藥,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的「三早」方針,便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預防並減少DIP。
參考文獻:
[1] Emmanuelle Bondon-Guitton, et al. Drug-Induced Parkinsonism: A Review of 17 Years’ Experience in a Regional Pharmacovigilance Center in France[J]. Movement Disorders, 26(12), 2226–2231.doi:10.1002/mds.23828.
[2] Matthias H€ollerhage. Secondary parkinsonism due to drugs, vascular lesions, tumors, trauma, and other insult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Neurobiology, Volume 149. doi: https://doi.org/10.1016/bs.irn.2019.10.010.
[3] Emmanuelle Bondon, et al. Drug-Induced Parkinsonism: A Review of 17 Years’ Experience in a Regional Pharmacovigilance Center in France Emmanuelle Bondon-Guitton. Movement Disorders:Official Journal of the Movement Disorder Society. Published on14 Jun 2011, 26(12):2226-2231. doi:10.1002/mds.23828.
[4] G Ka¨gi, K P Bhatia, E Tolosa. The role of DAT-SPECT in movement disorders[J].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10;81:5–12. doi:10.1136/jnnp.2008.157370.
[5] 張遜娟. 藥源性帕金森綜合征患者63例臨床症狀與治療分析[J]. 中國衛生產業,2013, 10(36).
[6] 彭蘭. 藥源性帕金森綜合征患者的臨床症狀與治療分析[J]. 醫學信息2014, (22). doi: 10.3969/j.issn.1006-1959.2014.22.703.
[7] 魏虹, 劉芝修, 李祥, 等. 31例藥源性帕金森綜合征臨床分析[J]. 中醫藥臨床雜誌,2010,22(11):972-973.
[8] 張美增,李鑫, 劉濤,等. 老年神經病學[M]. 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