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貶值引發恐慌 這個時候該不該換匯?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本期嘉賓: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

北京時間周二(7月24日)16:30,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官方收盤價報6.8100,創2017年6月27日以來新低,較上日官方收盤價跌266點,較上日夜盤收盤跌120點。

回顧人民幣近期歷史,2016年11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曾短暫突破6.8,但在觸頂之後形成了一個高位區間,人民幣兌美元在6.7至6.9區間震蕩,積蓄反彈力量。

在2017年7月中旬人民幣匯率突破6.75關口,隨後開啟了快速升值模式,至2018年3月26日,離岸人民幣報6.2542。

此後,人民幣開始進入下行通道。今年3月底至今,離岸人民幣已跌逾5000點。

7月19日,人民幣中間價連續第6個交易日下調後跌破6.7元,成為2017年8月10日以來首度跌破6.7元,20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貶605個基點,報6.7671,調降幅度創逾兩年最大,連續七日調貶,創2017年7月14日以來新低。

24日,離岸人民幣開盤下跌0.58%,截至發稿,離岸人民幣破6.8關口,報6.8318,創一年內新低。

人民幣貶值引發恐慌  這個時候該不該換匯? 商業 第1張

人民幣下行的三個內因

對於近期人民幣中間價的連續下調及下跌走勢,徐洪才表示,除了當前全球貿易環境不利以外,有三點內因值得注意。

首先,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

可以看到,上半年美國的經濟數據非常亮眼,經濟增長、就業都不錯,相比之下中國經濟增長雖然總體上是平穩的,但是投資、消費、順差方面,都有明顯回落。可以明顯看出,美國經濟正在向好,而中國經濟有下行壓力。

第二,金融市場是相互傳染的。

近期大陸股票市場振蕩會影響到外匯市場,而外匯市場貶值、下行,又會反過來影響到股票市場。同時,債券市場近期也出現了一系列違約事件,同樣存在風險,再加上大家擔心房地產市場的泡沫破滅,總的來說,目前人民幣市場的現狀是股市、匯市、債市、房市,這四個市場相互影響的結果。

所以我們要抓牛鼻子,要抓重點,就是外匯。因為外匯的劇烈波動會影響到外貿企業的生產波動,資產配置,最重要的是影響了大家的信心。匯市一穩,股票市場、債券市場也就都穩了。

第三,結構性降杠桿政策導致社會信用流動性收縮。

今年以來,大陸實施了結構性降杠桿政策,這本身是為了防范風險和化解潛在風險的,但是這種監管的加強,使得整個社會信用流動性開始收縮。

比如廣義貨幣供應鏈6月份創下了歷史新低,只有8.0%。監管加強後,貨幣政策也更加謹慎,這對於市場的流動性是有影響的。所以股票市場也幾次出現大面積閃崩和千股跌停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既有信心不足,也有流動性不足。

好勢頭: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已經拿出實際行動

盡管目前國內面臨多種困難,但在徐洪才看來,近期政策上已經釋放出了利好信號。

據23日中國政府網,財政政策現在「要更加積極」,與金融政策「協同發力」,這表明中國財政部將與中國央行一道,加大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2016年以來,商業銀行負債端壓力逐步升溫。一般性存款爭奪激烈,呈現出來源少、久期短、價格高的特點;同業市場長期資金供給減少、價格居高不下;其他長期資金也因為發行周期長而無法及時有效支撐負債端。

近期,人民銀行也公開表示要為商業銀行2A信用債提供流動性支持,銀保監會也同時表示要對銀行理財產品的監管放緩,徐洪才認為,這就是創新,這種創新恰恰體現了政策的靈活性。

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已經拿出實際行動了,再加上提振內需,主管人對於穩定市場信心的講話,還有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等,這些都有助於市場恢復信心,有助於我們經濟基本面的改善,也有助於緩解中美貿易衝突。

中國央行今年三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並針對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公布了一系列措施。定向降準就是釋放流動性,這有助於優化貨幣政策結構,從原則上降低融資成本。因為降準是低成本的長期可貸資金,MLF是高成本的短期貸,這兩種工具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徐洪才認為目前政府正在通過一系列措施給市場釋放一個積極的信號,就是要呵護金融市場的穩定,要通過優化政策來支持經濟發展的,通過銀行股、保險股來帶動股票市場反彈。

到底要不要換美元?沒必要

對於當前部分老百姓由於收入縮水可能產生的恐慌心理,有人提出可以通過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來達到保值的目的,對此,徐洪才表示,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回顧一下近期人民幣歷史,2016年人民幣大幅貶值7%,2017年又升值5.8%,今年前幾個月是大幅升值的,最近是大幅貶值的,這中間有波動,但有漲有跌就是一個常態。當然如果是剛性需求,要出國留學,要旅遊,該換還得換。但是如果是以投機為目的,為了把錢換過來進行海外投資,我覺得意義不大,完全沒有必要。

事實上,據彭博報導,外國投資者正在逢低買入、大量投資人民幣,徐洪才認為,這恰恰表明了國際市場對於人民幣的長期信心。

這種力量也印證了人民幣不會大幅度貶值,市場是多元化的,市場對未來在認識上是有分歧的,有分歧是好事。

如何解決中國經濟下行?

據報導,第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長6.7%,為2016年以來最低增速。預計今年的經濟增速將放緩至6.5%,符合政府目標。

徐洪才認為,目前中國經濟總體上是穩定的,是穩中向好的,這個判斷是沒有問題的。

雖然中國央行「穩健中性」政策的基調尚未正式轉變,但近幾天宣布的措施表明,中國政府在採取支持經濟增長的立場。這些措施包括中國央行周一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MLF操作,為市場注入資金,以及之前發布資管新規補充通知。

徐洪才同時表示,要解決當前中國經濟下行的問題,下半年要繼續體現政策的靈活性。

首先,貨幣政策要維護市場流動性的合理性,要松緊適度;要把控好結構性降杠桿的力度和結構,這個很重要;財政政策還要更加積極一些,特別是對於基建項目的投資,絕不能一刀切。

另外,民間投資要進一步開放,要營造良好的行銷環境,調動民間投資和外商投資的積極性。

第三就是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要「穩字當頭」。為什麼呢?可以看到,在上半年投資中,房地產投資是功不可沒的。如果在房地產投資方面下手比較狠,機制收縮很可能導致市場的直接波動,對宏觀經濟有負面影響,所以要穩字當頭。最怕就是搞運動式的,你緊我也緊,這是違背客觀經濟規律的,我們還是要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和指導原則。

同時,創新創業活動也要穩步推進,目前已經提出的擴大開放和深化改革的政策要加快落實。就是從根本上振興實體經濟。我們還要穩定金融市場的信心,要改善消費增長乏力的現狀,要增加居民老百姓的收入。

人民幣貶值引發恐慌  這個時候該不該換匯? 商業 第2張

人民幣貶值引發恐慌  這個時候該不該換匯? 商業 第3張

鳳凰財知道(icaizhidao)中國最權威的財經評論

每天都有熱點財經新聞的犀辣點評!

覺得文章不錯?掃描關注

人民幣貶值引發恐慌  這個時候該不該換匯? 商業 第4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