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風控重點 防范股權質押隱憂蔓延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股權質押現狀和成因

總體來看,雖然當前A股股權質押總量居高,但從具體分布看是不均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19日,滬深兩市質押總股數為6428億股,估算市值約4.44萬億元,其中約50家合計質押約1萬億市值,質押市值規模前3位合計超過2000億元,前5位超過2700億元。

A股質押公司為3485家,僅有不到70家公司未涉及股票質押。從每家公司的質押比例來看,約4.2%的公司質押比例在50%以上,超過40%的公司的質押比例在10%以下。具體來看,148家公司質押比例超50%,質押比例在30%-50%的公司630家,10%-30%的公司1058家,小於10%的公司1649家。

從大股東質押比例來看,根據數據資料,約140家公司大股東質押100%持股,484個大股東質押90%以上持股,853個大股東質押超70%持股,1197個大股東質押超50%持股。

從主要質權方構成統計看,證券公司約占73.15%,銀行14.13%,信托公司7.41%,其他機構5.31%。由於券商業務特點、股權質押處置便利性等優勢,在目前參與的市場主體中,券商應當是股權質押方的主力,並且集中度也比較高。資料顯示,股權質押業務規模較大的前9家券商,合計占據約五成市場份額。

2018年9月以來,已有部分企業積極解押,530家公司發布解除質押公告,合計225.88億股解除質押,估算市值2790.52億元。

具體分析來看,不同上市公司的股權質押背後的原因比較複雜,例如部分上市公司的融資管道受限,有的上市民營企業的銀行貸款管道不暢、發債困難、上市公司在資金寬鬆時期加杠桿過快等,使得企業轉向依賴股權質押;A股市場大股東在上市之後一般有三年限售期,限售期內股東如果需要資金,往往可能轉向股權質押;A股市場再融資往往有一定難度,部分大股東選擇通過質押股權融得資金,並以股東借款的形式,支持上市公司發展;也有一些大股東對於股權質押風險認識不足,杠桿過高;還有一些其他目的,以及短期投機因素等。截至2018年三季度,未償股權融資總額約1.5萬億元。

金融加速器效應和股權質押風險影響

正常市場情況下,股權質押融資作為一種融資行為,用以獲取更多的流動性,風險可以說是局部的和個別的。但是當市場出現大幅調整、股價快速下跌時,股權質押風險往往可能會表現顯著。在股權質押市場上,由於融資擔保品是價格波動極其活躍的上市公司股票,金融加速器效應較為顯著。當股票市場由於經濟下行或外部衝擊進入下跌通道時,質押品價值開始下降。對於那些受外部衝擊負面影響較大、股票波動又較為劇烈的公司,股票價格一旦跌破平倉線而被迫平倉時,平倉活動本身及對平倉活動的恐懼和擔憂,可能進一步打擊二級市場投資者的信心,公司股價會進一步下跌。這一過程如果不斷演繹下去,就可能加劇質押股權平倉對市場帶來的衝擊,造成正常環境下測算的風險失靈。

股權質押風險發生時,會從微觀和宏觀多個方面帶來市場衝擊。從微觀主體角度看,一是對於使用股權質押方式進行融資的企業來說,在股票下跌時,追加保證金等操作將可能會直接衝擊企業的短期流動性;股權質押融資風險加大,從事股權質押融資業務的金融機構可能為了預防風險而降低質押率,甚至終止一些股權質押業務,客觀上會導致企業的流動性壓力增加,如果出現平倉,則會進一步引起對企業資質的評估和其他管道融資的困難。更為嚴重的是,如果在作為抵押品的股權由於二級市場波動大幅減值無力及時追保,質押股權被處置出現實際控制權變更時,就可能會給企業未來經營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

二是對於出質方股東來說,一旦面臨股價在短期內出現快速下跌,股東如果難以及時找到資金管道補充時,在極端情況下質押股權被處置就可能會帶來財務損失,也可能會導致失去控制權。

三是對於從事股權質押業務的金融機構來說,尤其是那些可能因為法律法規所限而不能直接進行平倉的機構,在股價急跌時,往往可能無法按合同約定落實風控措施;由於交易對手方融資能力下降,承擔的信用風險也必然就在短期內明顯增加。對於股權質押融資的投資者來說,就可能在信用風險、市場風險的衝擊下,導致損失收益和本金。

加強對股權質押風險控制

金融機構股權質押業務,實際上就是利用上市公司股票作為抵押擔保資產開展融資。加強風險控制,重點是質押股票選擇、質押率、預警線和補倉線。對於場外業務,要重點考慮風控措施實施是否可能會出現受阻的情況。

在具體的股票選擇上,那些上市時間較長、行業地位突出、業績增長穩定的股票通常是較優的質押物,同時要關注是否是限售股、已質押比例等。需要謹慎選擇較近報告期內淨資產為負值的股票或淨資產低於面值的股票,謹慎選擇ST相關股票、年報中審計意見異常、近期受監管部門處罰等的風險相對高的股票;對於限售股,要注意限售期限的約定。股權質押超過一定比例比如30%的股票,也要注意未來可能產生的風險。

在股權質押的風險控制環節中,質押率、警戒線和平倉線的設置是風險控制的重點,並且要根據市場情況、標的情況和機構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動態的調整。一般市場風險加大時,選股會更加謹慎,質押率需要酌情降低,據了解,目前一些機構已經降低到40%以下;而警戒線、補倉線位置更加嚴格,比如不低於130%,140%。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股權質押並非過戶,而是在中登公司辦理質押,股權質押場外業務在發生風險時,金融機構由於不能直接進行平倉,在處置時需要履行一定法律程序。在這個過程中,處置也可能受阻,使得風險進一步加大。因此,對於場外業務風險和風控安排,要進行更為細致和具體的考慮。

上市公司避免股權質押爆倉的有效方式之一是追加質押物。積極和質權人協商,增加其他擔保品,甚至降低預警線、平倉線,也是一個補救選擇。發生突發情況時,有些公司申請緊急停牌,只要能符合相關的規定條件,也可能會為公司爭取一定的解決問題的時間。

由於股權質押風險在特定條件下所具有的外部性,監管部門和金融部門也在積極採取一系列的應對和救助措施,如有的城市發起設立了支持優質科技企業發展基金,幫助民營科技上市公司化解股票質押風險。中信、中信建投、銀河、華泰、國泰君安、申萬宏源、招商、國信、海通、廣發和天風證券等11家券商參與認繳出資,達成意向出資210億元設立母資管計劃。此外,保險資管等其他機構也在採取適當措施進行合理救助。一些金融機構根據實際情況,與企業進行相關協商,逐步在降低強制平倉風險。從當前市場情況來看,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正在得到積極處理和逐步化解中。

據統計,在當前A股市場中,涉及股權質押的公司數目比例超過98%。但是,具體來看,股權質押分布不均勻,股權質押比例、大股東質押其所持股的比例,股權質押的用途和目的等,在不同的上市公司中差異很大。股權質押風險涉及的主體不僅是相關微觀主體,這種風險所具有的外部效應的存在,使得風險從相關微觀主體,在特定的市場條件下,可能會向整個市場蔓延。

2018年以來的股市調整,使得股權質押引起廣泛關注,特別是股權質押風險的外部性效應引發市場的一些擔憂。加強股權質押風險的防范和化解,需要具體分析股權質押的現狀和成因,理解股權質押業務的風險機制,採取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