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翟超/制圖
證券時報記者 程丹
自稱「四方腦袋」、耿直、敢得罪人的證監會第三任主席周正慶走了,市場再也聽不到他的仗義執言了。
訃告顯示,周正慶因病醫治無效於2018年7月21日2時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消息傳來業內一片惋惜,這位有著極好口碑和豐富監管經驗的資本市場官員,他的離開刷屏了朋友圈,不少資本市場的「老人」扼腕嘆息。
1951年參加工作的周正慶是安徽天長人,他一半的生命奉獻給了金融監管事業,他在央行系統履職多年,先後任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分行金融研究室副主任、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行長等職務,直至1993年官至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在隨後的兩年,他開始了資本市場的監管生涯,1995年任國務院證券委員會主任,1997年7月兼任證監會主席,直至2000年2月卸任。
周正慶是資本市場第三任監管主官。在他之前,劉鴻儒、周道炯是前輩;在他之後,周小川、尚福林、郭樹清、肖鋼、劉士餘是繼任者。
資本市場各方市場參與者大抵都知道,證監會主席這活不好幹,他們的職位和其他各部部長並無不同,但卻更受關注,這大多是因為他們執掌監管著的是數千家上市公司、億萬股民的交易市場,和各方利益、投資者的財富多寡休戚相關。資本市場發展20多年來,中外經濟形勢的好賴都會在股市上有所反應,突發事件的牽扯都會讓某個上市公司成為眾矢之的,一丁點風吹草動、監管動向都會直接影響到投資者的帳戶收益。與利益相關,證監會主席難以獨善其身,其監管改革的步伐和松緊度往往要考慮到市場承受力和投資者保護,難以邁開大步卻也不能只局限於政策的小修小補固步不前,市場瞬息萬變,資本市場需要的是與時俱進的監管者,這讓坐在火山口上的證監會主席們並不輕鬆,逆勢前行、曲高和寡是常事。
而周正慶是市場公認的「做的比較好」的證監會主席。在他執掌證監會期間,政策介入股市調控的密度和力度更加空前,這源於一個特殊的背景,就是亞洲金融危機,他履新初始,國內非法發行證券和交易活動猖獗,證券公司大量挪用保證金,期貨市場突發事件頻出,這都成為這位資深金融專家下決心讓政策介入調控股市的充足理由。從1998年開始,他運用政策杠桿組織實施了一系列關鍵舉措,先是清理整頓場外非法股票交易市場、證券機構、期貨市場、證券交易中心、證券投資基金等,尤其是關閉了牽扯到340萬股民、520家企業的41個非法股票交易場所;後是運用政策手段營造牛市行情,這讓他備受爭議,1999年5月,國務院正式批准由他主導醞釀了一份《關於進一步推進和規範證券市場發展若干政策的請示》,由此引發了著名的「5·19」井噴行情,短短一個半月,股指上漲70%。他還促成了資本市場250多項法律法規的頒布形成,在1999年7月1日試行了幾經討論出爐的《證券法》,初步形成了證券市場法律法規體系。
這一系列舉措為周正慶贏得了鐵面無私的外在形象,他耿直,敢得罪人,把鐵規章、鐵帳本、鐵算盤用於證券市場監管,自稱「四方腦袋」。他強調必須依法辦事,鐵面無私地保護投資者利益,這一監管理念在他卸任後仍保持著,他屢次為資本市場站台,是所有卸任證監會主席中對中國證券市場發表言論最為直接和觸及問題要害最頻繁的一位,他提出必須要建立平準基金防止股票市場短期內大幅度波動和非理性下跌;他認為資本市場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要搞好,要保持市場持續穩定發展;他表示證券市場低迷狀況不能再持續下去,A股最好保持慢牛行情,快牛不好,不利於投資者保護。
他的耿直只有在媒體和投資者面前才會變得柔軟起來。多位和他私底下有過接觸的人士認為,周正慶善良、不官僚、沒有架子、極富人情味,面對面的談話讓聽者如沐春風,和他的交流更像是與一位充滿智慧的長者詳談,並非是高高在上的政府官員,不拿腔不拿調、通俗易懂的表達讓聽者能夠快速理解他的用意,他講話帶入感很強,能夠利用語境,用類比把複雜問題簡單化。不同於別的官員,周正慶講話語調平靜,善用名詞很少用形容詞和動詞,語句組合更多的是平鋪直敘並非抑揚頓挫,讓人聽了很舒服。
周正慶熱愛科技股,他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現出對高科技技術創新的興趣。在接受證券時報此前專訪時,他提到資本市場對帶動高科技產業發展和引導經濟轉型發揮著三大積極作用,一是資本市場與風險投資相互聯動的市場化選拔機制,為高科技產業的創新和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二是資本市場通過股權激勵機制,充分調動了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三是資本市場為創新企業提供了資金和相關的社會資源,使其迅速形成競爭優勢。這一觀點放在現在也並不過時,前瞻性的監管思路為周正慶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雁過留聲,相信周正慶這些對資本市場大有裨益的監管理念會繼續發光發熱,照亮前路。智者如燭,願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