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聽宮穴為手太陽小腸經的起始穴位,位於人體面部,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的後方,張口時呈凹陷處,因此該穴位留針時患者應保持張口狀態或者讓其口中叼一物體,防止因閉口導致彎針。初學者針刺此穴是應注意深度和角度,出針後應按壓針孔,以防出血。
穴位定位
標準定位
位於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的後方,張口時呈凹陷狀
穴位解剖
穴位下依次為皮膚、皮下組織、外耳道軟骨,布有面神經及三叉神經的第三支的耳顳神經,顳淺動、靜脈的耳前支或屬支等結構
簡便取穴
微張口,耳屏正中前緣凹陷,在耳門與聽會穴之間
名稱釋義
「聽」,聞聲也。「宮」,宮殿也。該穴名意指小腸經體表經脈的氣血由本穴內走體內經脈。本穴物質為顴髎穴傳來的冷降水濕雲氣,至本穴後,水濕雲氣化雨降地,雨降強度比顴髎穴大,如可聞聲,而註入地之地部經水又如流入水液所處的地部宮殿,故名「聽宮穴」
功能主治
聰耳開竅、寧神止痛
耳鳴耳聾、及神經性耳聾、中耳炎、外耳道炎、聾啞、癲狂、齒痛、牙齦紅腫、眼花頭昏等
操作方法
推拿:點按,按揉,指掐(張口)
艾灸:雀啄灸5~20分鐘(牙痛)
針刺:張口,直刺 1~1.5寸
養生保健
用雙手中指指腹按揉聽宮穴穴位,由上而下按摩,每次按摩2分鐘,緩解眼部疲勞;亦可改善耳聾,耳鳴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