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古人認為,冬至這一天乃「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節氣的到來是陰氣盛極而衰,陽氣開始萌芽的時候。
國醫大師、北京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王琦指出,中醫養生主張因時、因地、因人而異,協調平衡是養生的核心思想。
冬至時節氣溫逐漸走低,開啟了「數九寒天」,中老年朋友們在養生防病方面應注意溫陽活血,以平為期。
王琦教授從以下三個方面出發為大家提出養生建議。
名醫風采
王琦教授
國醫大師、中醫體質學創始人、中醫男科學創始人、北京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01精神調攝
平和體質的個體,由於臟腑陰陽氣血趨於均衡穩定,一般表現為精神愉悅、樂觀開朗。
而有一些中老年人沉靜內向不愛說話、情緒低落;另一些心煩急躁、苦悶多疑。
這兩者均易產生不良的心態,影響人際交往,影響身體健康。
老年人應積極調節自己的情感,不斷充實自己的晚年生活。
多交朋友,多與人接觸、溝通,學會向親友傾訴,心胸要寬闊,做人要寬宏大量,用愉悅的心情代替悲哀、低落的心情。
可以多聽聽音樂,選擇一些輕松、喜慶的音樂,還可以選擇一些優美、暢快的旋律、輕音樂,以宣暢情志。
情志平和,精神愉悅則氣血和暢,營衛流通,有利於保持健康。
02謹慎起居
人們的生命活動隨著年節律、季節律、月節律、晝節律等自然規律而發生相應的生理變化。欲達到陰陽和調,應順應四時,悉心調護。
冬季寒冷,萬物閉藏,應早睡晚起,避寒就溫,順應冬天潛藏之氣。
冬天雖寒,但應堅持鍛煉,動靜結合,不可過於安逸。
冬季外出鍛煉時應注意保暖避寒,避免過度出汗,選擇暖和的天氣、適宜的場地,不宜在大風、大霧、雨雪天氣出門鍛煉,或潮濕陰冷之處鍛煉身體。
常常曬太陽,讓人體的陽氣與天地之陽氣相通。
中午陽氣最旺盛,冬天的中午是曬太陽最寶貴的時間。
曬太陽的時候,不要戴帽子,通過百會穴,身體可以把陽氣吸進去。
中老年人還可以一邊曬太陽,一邊手握半拳,叩擊自己的腎,以補充陽氣。
負氣血經脈通暢,陰陽平衡,增強體質,為下一年的身體健康打下堅實基礎。
養生先養腳,人老肯定是腳先衰。腳對人體起著重要的養生保健作用,人體的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投影。連接人體臟腑的12條經脈,其中有6條就起於足部,人們雙腳還分布有60多個穴位。
西醫學研究認為,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腳有無數的神經末梢與大腦緊密相連,與人體健康息息相幹。
如果能堅持睡前用熱水洗腳,或刺激足部穴位促進氣血運行,就可以驅除寒氣,疏通全身經絡,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抵抗力,具有呵護陽氣、強身健體的功效。
中老年人在洗腳時,用40~50℃的水洗腳,水量以淹沒腳踝為好,雙腳浸泡15分鐘。同時,用手緩慢、連貫地按摩雙腳,直至自己感覺雙腳微微有發熱感為止。
如在水中再加入一些溫陽的藥物,比如杜仲、續斷、菟絲子等,效果會更好。
03飲食調養
天寒地凍,陽氣深藏,陰氣大盛,萬物生機潛藏,精氣涵養。
中老年人冬季宜溫補,宜選用溫熱助陽之品以扶陽散寒,如生薑、肉桂、胡椒、羊肉、牛肉等溫補之品。
生薑溫陽作用明顯,經常吃薑,百益無一害,養生保健離不開薑。
醫家和民諺稱「家備小薑,小病不慌」,還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也正是這個道理。
中老年人可以在做菜的時候放薑,還可以口嚼生薑,還可以把生薑切片以後放在肚臍上。醫聖張仲景的名方「當歸生薑羊肉湯」,有很好的溫中散寒、補血益氣之效,特別適合陽虛體質者冬天食用。
具體方法是:取當歸2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當歸、生薑沖洗淨後,清水浸軟,切成片狀,羊肉剔去筋膜,放入開水鍋中微微汆燙,除去血水以後撈出切片。然後將當歸、生薑、羊肉放入砂鍋中,加入清水、料酒、食鹽,旺火燒沸後撇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燉至羊肉熟爛即可。
下焦虛寒、腰部膝蓋怕冷怕風的人,還可以用胡桃仁炒韭菜做菜,用胡桃仁50克,韭菜200克煎炒即可。
王琦教授補充指出,先天性遺傳因素所形成的生理體質是人一生體質的基礎,但是先天性因素決定的體質特征會在後天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逐步發生變化。
調攝適宜者,可彌補先天不足,使體質由弱變強;調攝不當者,雖先天稟賦充足,也可因過度損耗,使體質由強變弱。
所以養生這件事等不得,要把養生的意識貫徹到日常生活的點滴細節之中,並持之以恒地堅持,以平為期,進而達到健康長壽的目標。
來源/微信公眾號「科普醬紫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