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20多歲的小明和60多歲的張大爺,最近都在打羽毛球之後出現了肩膀疼。他們以為自己得了肩周炎,在家自行康復訓練,但不見好轉,才來門診尋求幫助。
張大爺和小明都有相似症狀:肩膀抬不起來、使不上勁,有時還疼,尤其是胳膊抬起來超過90°時最疼。經檢查,小明的患肩出現明顯力量減弱與抵抗,張大爺的情況更厲害。他們很可能是肩袖損傷。
肩袖損傷老幼「通吃」
肩袖是肩關節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分別由上方的岡上肌腱、後下方的岡下肌腱和小圓肌腱,以及前方的肩胛下肌腱,共四條肌腱組成。岡上肌腱止點附近血液供應較差,所以容易出現斷裂損傷,就像是斷了的弦。肩袖類似衣袖一樣,四根肌腱包裹肱骨頭,又稱為旋轉袖。肩袖對肩關節的穩定和活動起到關鍵作用。
側面
背面
肩袖損傷的原因有退行性變(組織老化)/腱病,受傷(勞力傷、運動損傷、交通事故傷)和撞擊(肩峰撞擊綜合征)。肩袖損傷的風險因素有下面幾種:
1
隨著年齡的增長,肩袖損傷的風險增加。肩袖撕裂在40歲以上的人群中最為常見,60~80歲人群肩袖發生撕裂的比例可達30%,80歲以上人群則高達50%。
2
經常使用手臂的人,如棒球、射箭和網球、羽毛球、籃球等運動愛好者,木工、建築工、房屋繪畫工等工作者,經常需要抬肩過頭頂,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損傷肩袖。
3
在某些家庭中的成員常發生肩袖損傷,可能與他們身上攜帶一個基因有關。
由此可見,肩袖損傷不僅常見於年輕人運動損傷,老年人也容易發生退變性損傷。
一個簡單方法可以判斷
很多人年紀大了肩膀疼總以為是肩周炎,其實不然。有很大一部分自認為肩周炎的患者,其實真正的病因是肩袖損傷,因未能診斷明確從而導致治療效果不佳。
這里有一個肩袖損傷自我檢測的簡單辦法,叫作疼痛弧試驗。患者肩外展60°~120°範圍時,岡上肌腱在肩峰下摩擦,肩部出現疼痛為陽性征,這一特定區域的外展痛稱疼痛弧。此外,肩袖損傷常表現為肩外展疼痛、放射痛、夜間痛,外展、內旋、外旋無力,主動活動受限(如果主、被動活動都受限可能合併肩周炎)。
所以,肩袖損傷和肩周炎的一個重要區別就是,肩袖損傷患者肩膀自己抬不起來或者抬起來疼痛(主動活動受限),在外力輔助下是可以抬的(被動活動不受限)。而肩周炎則主要表現為主動活動、被動活動都受限。無論肩袖損傷還是肩周炎,都可以通過X線、B超、MRI等檢查明確診斷。
康復鍛煉需要半年時間
肩袖損傷的治療方法主要分為保守和手術。
保守治療
適用於病程在3個月內、撕裂較小、年齡大、對肩關節活動要求不高的患者。在急性疼痛期以肩關節休息為主,口服藥物止痛,如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西樂葆、樂松、安康信、莫比可等),或局部封閉注射治療等。疼痛控制良好後再行康復鍛煉。
手術治療
現在主流的手術是微創,通過關節鏡在關節內植入帶線錨釘修補各種類型的肩袖損傷。但是,無論手術修復的肌腱還是保守治療,完整康復期都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
恢復好不好關鍵靠鍛煉
肩袖損傷康復鍛煉分為術後被動鍛煉和主動鍛煉。被動鍛煉應嚴格按照康復指導進行,最後恢復得好不好,關鍵看康復鍛煉堅持得好不好。
保守治療患者需在疼痛控制良好、各方向被動活動基本正常後再進行;肩袖撕裂關節鏡術後六周拆卸下支具的患者,需疼痛控制良好、各方向被動活動基本正常後再進行。以下訓練,每個動作均為8~12次為一組,每次訓練2~4組,每天早晚各一次。時間周期遵循「6666原則」,即4個階段,每個階段6周。
第1階段
1~6周,輔助~主動關節活動或主動關節活動。
水平擦拭灰塵
坐位,手臂放於水平桌面,做內收外展動作。
仰臥位「伏地挺身」
仰臥位,做「伏地挺身」動作。
側臥位支持下前臂上舉
健側臥位,健側手支持患側做前臂上舉動作。
第2階段
6~12周,主動關節活動或抗阻運動,負重重量0.5kg。
傾斜擦拭灰塵
坐位,手臂置於傾斜桌面,做內收外展動作。
牆上滾球
立位,患側手持球向上滾動至極限,維持30秒。
牆上爬行
立位,患側手利用手指緩慢向上爬,爬至極限維持30秒。
前臂上舉
立位,患側手臂上舉至極限,維持30秒。
抗阻外旋
健側臥位,上臂夾緊軀幹,曲肘90°,患側手持啞鈴,做肩關節外旋動作。
抗阻外旋
俯臥位,肩外展90°,曲肘90°,手持啞鈴,做肩關節外旋動作。
外旋拉伸
立位,上臂夾緊軀幹,曲肘90°,雙手持彈力帶健側固定,患側做肩關節外旋動作至極限位置。
內旋拉伸
站在關閉的門旁,用一橡皮筋勾住門把手,患側手抓住橡皮筋的另一端,上臂夾緊軀幹,曲肘90°,患側手持彈力帶,做肩關節內旋動作至極限位置。
第3階段
12~18周,耐力訓練,負重重量0.5kg。
肩胛骨划船式訓練
分別進行高位、中位、低位划船式訓練。
外展訓練
立位,肩關節外展90°,曲肘90°,患側持啞鈴外旋。
上舉
立位,患側手持啞鈴,前臂上舉,維持30秒。
第4階段
18~24周,力量訓練,負重重量1~2kg。大部分肩袖損傷僅需要上面1~3 階段的康復鍛煉,若患者從事體力工作、運動量較大,或競技性運動,則需要接受第4階段的康復治療。
上舉
立位,患側手持啞鈴,前臂上舉。
外旋
健側側臥位,患側持啞鈴,上臂夾緊軀幹,曲肘90°做肩關節外旋動作。
外展
俯臥位,患側手持啞鈴,做水平外展動作。
負重外旋
俯臥位,肩外展90°,曲肘90°,手持啞鈴,做肩關節外旋動作。
(文&圖/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骨科黃瑋)
健康報醫生頻道的讀者朋友們,
願2019年健康和您「醫」路同行!
編輯製作:胡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