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文:陳佳煜|美心說專欄作者
編輯:橘子老師
【前言】
不知道各位是否看過《美國狙擊手》及《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兩部電影的故事都是在描寫戰爭,描寫軍人內心的掙扎。
《美國狙擊手》改編自關於一名美軍海豹部隊軍人-克里斯托弗·斯科特·凱爾的小說,他在戰場上擔任狙擊手,精準的槍法拯救了不少戰友的性命,甚至被稱為「傳奇」,但當他回到美國時,卻因時常回想起戰場的經歷而無法正常生活。
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則改編自《半場無戰事》這本諷刺伊拉克戰爭的小說,敘述主角比利.林恩因為戰場上的英勇事跡,而回國接受表揚時,內心的百感交集。
兩部電影的共通點,除了都與戰爭有關以外,兩部電影的主角都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就是當人們在經歷過重大創傷事件,像是戰爭、事故等,出現的心理疾患。
"「你雖然身體回來美國了,但你的靈魂和心仍留在那里,那個殘破不堪的戰場」——美國狙擊手"
"「原本戰場特別危險,回到日常生活中,才覺得戰場里更安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什麼?】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簡稱PTSD,又稱創傷後遺症候群 ),可能會造成這些症狀的過去經驗可能包括 :孩童時期遭受身體或心理上的性虐待;歷經過強暴、戰爭、暴力攻擊、嚴重的車禍、目睹親人的突然死亡、自然災難如地震或海嘯等。
症狀包括經常做惡夢、性格改變、情感疏離、時常回想起受創經歷、會經常處於對危險的警覺狀態、無法信任或關心他人、會盡量遠離或避免接觸與該經歷有關的事物,而這樣的疾病通常伴隨著其他的精神疾病一起出現,像是憂鬱症、焦慮症,而酒精濫用也常常出現,此症候群的受害者自殺的機率也較平常人高,發病時間可能在創傷事件發生過後數年甚至數十年,片中的主角就是飽受PTSD的折磨。
美國國家心理健康機構列出了以下症狀以判斷是否患有PTSD:
1.有時候,他會突然覺得以前發生的那件可怕的事又發生了;
2.關於那件事的惡夢或記憶使常出現在他腦海里;
3.他會刻意避免去一些會讓他想到那件事的地方;
4.他有時候會沒有預警的變得非常沮喪;
5.他現在很難信任別人或是跟別人靠近;
6.他變得很容易生氣;
7.他會因為別人死掉而自己活著感到罪惡;
8.他很難入睡而且肌肉很緊繃。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到底打哪兒來?】
在美國,每年約3.5%的成人罹患創傷後壓力症 ,而約9%的人會在其一生的某階段中患上此症。在其他國家,患上創傷後壓力症的人每年占整體約0.5-1%,而在武裝衝突頻發地區之比例可能會更高,例如連年烽火的中東地區。
迄今對創傷後壓力症的最早文字記載可追溯至古希臘時代。兩次世界大戰使學界增加對創傷後壓力症的研究,期間此疾病有許多不同稱呼 ,包括「彈震症」(shellshock)及「戰爭性神經官能症」(combatneurosis)。
創傷後壓力症一稱呼於70年代開始被使用,其命名主要受越南戰爭後美國退伍軍人相關診斷影響。
1980年在精神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三版(DSM-III)中,創傷後壓力症被美國精神醫學學會認正式認定為一種精神病。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生理變化】
PTSD與其他的精神失調疾病不一樣,大多數PTSD患者尿液里的皮質醇分泌會降低,而兒茶酚胺的分泌會增加,導致正腎上腺素與皮質醇的比值增加,在一般正常壓力反應里,皮質醇與兒茶酚胺濃度皆會增加。
腦部兒茶多酚的濃度會下降,促使腎上腺皮質素釋放因子的濃度增加,而從中可以得到的結論是PTSD患者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功能有異常。
在有關越戰退伍軍人的研究當中發現,患有PTSD的退伍軍人比起沒有罹患PTSD 的退伍軍人,其海馬回體積少20%,而在同樣屬於邊緣系統的杏仁核中發現,PTSD患者的杏仁核有過度反應的傾向,且前額皮質、海馬回對杏仁核的調控機能較為低落。
皮質醇:又稱作可體松,屬於腎上腺皮質激素,其作用會提高血壓及血糖濃度,並產生免疫抑製作用,在壓力反應中扮演重要角色,又被稱為「壓力荷爾蒙」。
兒茶酚胺:具有兒茶酚核的胺類化合物總稱,在人體內主要的兒茶酚胺是腎上腺素、正腎上腺素以及多巴胺,過多的兒茶酚胺分泌可能導致高血壓和心肌梗塞。而過少的兒茶酚胺分泌則可能引起低血壓、心肌缺血等的發生。
【壓力症候群的藥物治療】
治療 PTSD 的方法主要為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其治療過程非常漫長,需要極大的耐心,其中最重要的是給予患者支持,鼓勵他,讓痛苦發泄出來,並幫助他重新建立起自我,學習如何重返日常生活。
當症狀非常明顯,應優先以藥物進行治療,以免症狀惡化,至今被證實有效的藥物有三環抗鬱劑、特異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單胺氧化脢抑制劑等,而一些抗癲癇藥物或腎上腺素節抗劑對於焦慮症狀的解決也有顯著效果,通常需要醫師開處方,而藥物對於憂鬱、焦慮、失眠症狀的療效較好,對於退縮、畏懼、感覺麻木等症狀則效果較差。
【心理治療】
而心理治療則大致上分為以下幾種:
認知治療:
幫助當事人去修正不切實際的信念,假設。因為這些都會影響他們的情緒和干擾生活功能。
例如:一位在恐怖攻擊中的幸存者,可能會將家人的死因歸咎於自己身上而產生強烈的罪惡感 。而認知治療的主要目標就是幫助當事人找出不合理的信念,並且對抗它,進而採取更實際的想法和行動來平衡情緒。
情境暴露法:
幫助當事人能夠去應對與壓力事件有關的人、事、物、情境或情緒,以及任何會引起當事人有強烈情緒反應的事件。
情境暴露法又可以分為以下兩種:
1.想像暴露法:當事人一方面想像會引起強烈情緒反應的情境,一方面練習放鬆技巧,循序漸進地使當事人減低焦慮,以便在真實情境時可以應對壓力。
2.現場暴露法:將當事人重復暴露於真實的恐懼情境中,雖然這些情境是沒有傷害且安全的 ,但是因為當事人將此情境和強列的恐懼相聯結,讓他們會去逃避相似的情境。因此讓患者長期處於此情境下,讓他們不會去逃避也漸漸知道其實並不需要恐懼,可以去正視這些使他們恐懼的情境。
遊戲治療:
適用於兒童身上因為他們無法有效地利用言語來表達他們所經歷的,借著遊戲的方式,在互動過程中我們可以得到關於他們本身的創傷記憶的訊息。
心理衛生教育:
教導患者與其家人關於 PTSD 的症狀以及他們可以得到的幫助和治療,讓他們了解到這樣的情況當發生重大災難之後是正常的,並且只要經過一定的治療程序和時間他們是可以克服。此方式也適用於其他精神症狀症狀和治療。
【其他相關電影欣賞】
《窒愛》:一樣與上述兩部戰爭片一樣,講述軍人在經歷阿富汗民兵的折磨下,所造成的心理創傷,以及回國後,與親人的猜忌、懷疑、對峙。
《從心開始》:描述主角在911恐怖攻擊事件當中,失去妻子與女兒的悲痛對他所造成的創傷,爾後,與大學室友重逢,開始重新找回希望的故事。
本專欄文章由台灣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咨詢研究所思創團隊合作提供。台灣清華心理思創團隊致力於投入嬰幼兒生理髮展、幼童感統促進、兒童閱讀與創造力、兒童情緒訓練、兒童與遊戲治療、親子關係提升、教育媒介及牌卡桌遊研發、專業個別心理咨詢理論與技術、團體心理咨詢研究與技巧等項目的提升與推廣,與小白豚學苑及美心說心理咨詢平台,共同創造教育知識與心理咨詢的信息交流,為孩子與民眾的身心健康貢獻心力。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