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高血壓是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大於正常值。後果是引起腦血管意外和心、腦等並發症,表現為頭昏、頭痛等。高血壓控制之關鍵是想辦法讓血壓穩定,如服降壓藥、飲食忌口、適合的運動、保持良好的情緒、作息規律等方法。除規律服用降壓藥外,飲食、運動、情緒對血壓的穩定非常重要,那麼我們今天來分別看一下。
一、「管住嘴」!
「管住嘴」說的是高血壓的飲食禁忌,避免對血壓不利的食物及調料,合理的攝取營養,一方面使血壓穩定,另一方面均衡的攝入各種營養而促進健康。高血壓患者的飲食,總體以清淡富含營養為主,三餐定時定量,每餐八分飽,粗細混合,多吃蔬菜水果。盡量避免吃快餐和在外就餐。
(一)限鹽
我們知道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食鹽中的鈉離子含量高(1克鹽含鈉離子400毫克),而過多的鈉離子會加速動脈血管硬化,從而使血壓更進一步升高。研究結果表明:每增加1克鹽,收縮壓和舒張壓都會升高2mmHg。即使是血壓正常的人,我都建議飲食清淡,因為口味過重吃得過鹹,會加速尿鈣的排出,可能導致缺鈣等危害的發生。高血壓者每天的鹽攝入量為6克(啤酒瓶蓋一平蓋)以內,另外含鈉離子高的食物和調料也應少吃,如味精(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醬油、雞精、醃制菜(鹹菜)、泡菜、熏制肉類、海產品等。鈉離子含量高的食物一可以少吃,二吃的時候可以加新鮮蔬菜和用水煮的方法。
(二)限動物內臟和肥肉
少吃或不吃動物肥肉及內臟,動物肥肉含飽和脂肪酸,產能系數較高,脂肪易在體內堆積從而導致肥胖的發生,而高血壓和肥胖互為因果關係。動物內臟膽固醇和嘌呤含量高,過多攝入易導致血脂異常,尿酸增高。烹調用油建議以各種植物油交叉為主,如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橄欖油、核桃油等,煮湯菜時可用動物油。
(三)限制主食、糖類
主食米面類食物含淀粉豐富,淀粉在體內分解為糖被人體吸收利用,由淀粉分解的糖在體內代謝剩餘部分會轉化為脂肪儲存,也就是說主食吃得多的人會肥胖,或者患脂肪肝等相幹疾病,這也是有人不吃肉類而肥胖的道理,糖尿病人要控制主食的道理。當然這不是說不吃主食,而是要合理的吃和有竅門的吃,如粗細糧混合做,吃飯時先吃植物性食物等。平常在生活中的所有糖類(如白糖、糖果、紅糖、冰糖等)應控制攝入量,糖類(非人工甜味劑)進入體內被直接吸收,機體消耗和代謝剩餘部分同樣轉化為脂肪,其原理和主食相同。
(四)烹調方式
高血壓病人食物的烹調應以蒸、煮、燉為主,少用油煎、油炸的烹調方法,蒸、煮、燉的烹調方法對食物中營養成分的破壞相對較小,油煎、油炸的烹調方式對食物營養成分的破壞較大,如食物中淀粉經油炸變性,維生素經油炸喪失活性等,而且油煎、油炸食物油脂含量很高,容易導致脂類過量。另外,油煎、油炸食物含致癌物質丙烯酰胺和三四苯並芘。
(五)垃圾食品
高血壓應少吃或不吃垃圾食品,無論是什麼食物,以新鮮度最高為好。
(六)戒煙酒
煙草和酒精對身體的危害是眾所周知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乙醇等會引起血壓升高或者不穩定和導致腦血管意外的發生。
高血壓每天的主食不超過400克(生重),瘦肉(可用各種瘦肉交替食用,如用一份瘦豬肉換一份雞肉)類不超過80克,豆制品20克,蛋類不超過50克,蔬菜至少要達到500克,水果200克。
二、「邁開腿」
「邁開腿」指高血壓的合理運動,促進血壓的穩定。研究表明,高血壓者運動和不運動對比,運動者血壓的穩定性遠遠大於未運動者。實踐發現,絕大多數高血壓病患者,尤其是一、二級高血壓病患者,經過一個階段運動療法的鍛煉之後,頭暈、頭痛、頭脹、眼花、失眠、心悸等症狀便會減輕,甚至能完全消失,同時血壓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適合的運動有助於降低血壓或維持血壓的正常。合理的運動有改善心肺功能,增加關節的靈活度,增強肌肉的體積和韌帶的拉伸性。但是,對於不同的高血壓,其運動的時間、形式、強度等就不同,因為每個人的健康狀況不同。舉個例子,同年齡同性別的兩人都有高血壓,一人是二級高血壓伴冠心病,另一人是三級高血壓伴高脂血症。根據兩人的情況,全面評估整體狀況,制定運動方案就不同,高血壓伴冠心病者運動宜低強度運動,以散步或太極拳為主,以防腦溢血和心絞痛的發生;高血壓伴高脂血症宜中等強度的運動,如跑步、騎腳踏車等。但對於大多數高血壓者而言,我建議是採用走路鍛煉的方式,走路是最方便最經濟最直接的,頻率和時間控制為身上微出汗的有氧運動就可以了,如果有膝關節疾病,改為太極拳或慢走。
以有氧運動為主的同時,在安全的前提下配合抗阻運動,如伏地挺身、舉重物(能夠承受)等,抗阻運動有助於增加肌肉體積而機體強健,增加骨峰值而預防骨質疏松。
(一)運動具有以下作用
1.運動可緩解精神緊張,長期神經過度緊張或情緒激動,可使中樞神經系統出現功能障礙,導致中樞神經對心血管系統的調節發生問題,常會誘發高血壓病。而堅持運動,可使高血壓病患者情緒安定,心情舒暢,使工作和生活中的緊張、焦慮和激動得以緩解;可改變大腦皮質、中樞神經系統及血管運動中樞的功能失調,能加強大腦皮質對皮質下血管運動中樞的調節功能,使全身處於緊張狀態的小動脈得以舒張,從而促使血壓下降。
2.運動可增強血液循環,長期堅持運動的高血壓患者,通過全身肌肉運動,可使肌肉血管纖維逐漸增大增粗,冠狀動脈的側枝血管增多,血流量增加,管腔增大,管壁彈性增強,血管的改變有利於血壓下降。運動還能產生某些化學物質,化學物質進入血液後,能促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並有利於血液中膽固醇等物質的清除,使血管保持應有的彈性。因此可有效延緩動脈硬化的發生和發展,防止高血壓病的加重。
(二)高血壓病患者的運動原則
1.運動強度的掌握 運動的強度可根據個人對運動的反應和適應程度,採用每周 3 次或隔日 1 次,或每周 5 次等不同的間隔周期。一般認為若每周低於 2 次,效果不明顯。若每天運動,則每次運動總量不可過大,要求運動後第 2 天感覺精力充沛,無不適感。
2.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 在選用運動療法的種類時,應根據高血壓病不同的發展階段選用不同的運動,如一級和二級高血壓病患者可以選用散步、快速步行、慢跑、遊泳、醫療體操等。
三級高血壓病患者則宜採用肢體放松練習等,但不宜做強度大的練習或活動,並且應該避免做低頭動作。同時,高血壓病人在進行運動時,要動靜結合,適可而止,不可急於求成,還應將運動與藥物配合,根據具體情況將藥物減量或逐步停藥,這樣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三)怎樣判斷運動的強度
如果高血壓患者能運動,建議每天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最常見快步走,每分鐘120步的快步走是非常有效的有氧運動。為提高老年高血壓運動時的安全性,可用170減去年齡即為運動時的最高心率,舉例:70歲老年人,運動時最高的心率為:170-70=100,就是說該老人運動時最高的心率不能超過100次/分。也可以在運動時的心率達到平時心率的90%就可以了,如平時的心率為80次/分,那麼運動時達到72次/分就可以了。自己可以操作的簡單方法:摸自己的脈搏看每分鐘多少次,運動時不要超過這個數值就可以。
除了快步走以外,如果患者的心功能、肺功能能夠承受也可以進行慢跑、可以跳廣場舞、跳交際舞這些都屬於中體力勞力。一些老人喜歡打太極拳也沒問題,只要體力允許就可以了,不要過度勞累。
(四)運動的時間
高血壓的運動,我建議黃昏運動,吃完晚飯以後,6點鐘晚餐,休息40分鐘,6點40就去運動,一般運動30~40分鐘都是可以的。不提倡早晨運動尤其是不提倡空腹運動,因為早晨6點到10點被稱為魔鬼時間,在這個時間段內人體大量的腎上腺素會釋放,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再進行運動會引起心腦血管意外。
(五)不適合高血壓患者的動作
有的運動不適合高血壓,可能導致血壓升高,甚至危險的發生,應盡量避免。
1.趴著看書
有人喜歡趴在床上看書看電視,這對於沒有高血壓的人問題不大,但對患有高血壓的人來說,則是危險的。由於長時間的趴伏狀態,壓迫腹部肌肉影響人的深呼吸,加之腹部受壓和腹肌收縮,容易導致血壓驟升而發生意外。因此,高血壓病人(尤其是年齡較大者),應禁止趴著看書看電視,看書和看電視的時間也不宜過長,不宜看驚險恐懼的電視電影。
2.下蹲及搖頭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適宜的運動可強身健體,防病治病,對於患有高血壓的病人來說,適宜的運動也有益於降低和穩定血壓,促進疾病的康復。但有的運動是高血壓病人不宜的,除高強度的劇烈運動外,高血壓病人不宜做下蹲起立運動,快速搖頭或跳躍等動作,這類運動有引起高血壓腦血管意外的危險,高血壓病人的運動,以散步、體操、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為宜,且運動的時間也不宜過長,以在運動中和運動後無明顯疲勞不適感為宜。
3.摒氣排便
排便是生活中的小事,有人因大便幹結排解困難,就用力摒氣排便,這對於健康人來說,如果是一時性的可無大礙,但對患有高血壓的病人來說,一時性的用力摒氣排便也是絕對不可以的,否則會因腹部壓力增大,血壓驟升而引發危險。因此,高血壓病人排便不可用力摒氣,如果有大便幹結或便秘時,可服用一些潤腸通便的藥物或外用開塞露等進行治療,平時可適當地多吃一些粗糧、蔬菜和水果,這樣既可防止大便幹結,又有益於高血壓及心腦血管病的治療。
4.突然用力(劇烈運動)
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用力,如用力搬東西,用力騎車,用力生產和鍛煉等,人在用力或突然用力時,肌肉緊繃,血管收縮,精神緊張,全身使勁等生理現象,在不超過承受能力的情況下,對於健康人來說是可以承受的,如果患有高血壓的病人突然用力,即便是在不大的用力或是在健康人的承受能力之內的用力,也有可能無法承受這種突發的生理性改變,可能會引起血壓驟升,導致心腦血管病的突發而危及生命。因此,高血壓病人不可突然用力,不可超負荷用力,宜做輕微的和用力不大的工作及運動,這樣才能確保健康和安全。
高血壓患者所適合的運動並不是激烈的、揮汗如雨的運動,以防心率加快,血壓升高而導致腦血管意外等危險的發生。高血壓適合緩和的有氧運動,量力而行。
要注意的是,高血壓的運動建議每天堅持,如遇天氣原因(下雨、大風、寒冷)情況,可改在家中進行。
三、「抓住心中小魔鬼」
「抓住心中小魔鬼」,指高血壓須保持情緒良好,從而促進血壓的穩定。
(一)情緒與高血壓的關係
情緒是心理反應的重要表現形式,與疾病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據有關資料統計,當代人類疾病的50%~80%是由於不良心態、惡劣的情緒引起的,而長期焦慮、憂鬱、精神緊張也正是高血壓病發生的重要因素。
任何疾病在我看來,應正確認識該疾病,與疾病和諧共處。該看醫生就看醫生,該忌口就忌口,該運動就運動,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作息規律,睡眠也好了。良好的情緒狀態不僅對任何疾病有影響,尤其對高血壓更是重要。情緒激動、暴怒可能導致腦溢血的發生。有研究指出,暴怒、激動時,可使血壓急升30毫米汞柱(4千帕)左右。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通過各種方式的心理或情志療法,可使高血壓病患者情緒安定、心境平和、心情舒暢、心胸開朗,有益於高血壓病的治療,對改善高血壓病患者的自覺症狀,穩定和降低血壓,均有良好的作用。樂觀情緒是機體內環境穩定的基礎,而保持內環境穩定又正是高血壓病患者自身精神治療的要旨。應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正確對待自己的高血壓病,情緒上一定要保持樂觀,精神上要力排各種消極因素,以頑強的鬥志、飽滿的情緒、開闊的心懷與疾病鬥爭,自覺主動地配合管理,就能促進高血壓病的穩定,預防腦血管意外和並發症的到來,提高生活質量。
(二)情緒激動時為什麼會升高血壓
激動時血壓升高,安靜了血壓又能恢復,為什麼呢?原因是情緒屬於高級神經活動。情緒激動時,在大腦皮質的影響下,可興奮延髓的心率加速中樞和縮血管中樞,使交感腎上腺系統的活動明顯增強,此時,不僅普遍的交感神經末梢所釋放的神經介質—去甲腎上腺素增多,由腎上腺髓質分泌入血液的腎上腺素量也大大增加。在交感神經和腎上腺素的共同作用下,一方面,心臟收縮加強、加快,血液輸出量增多;另一方面,身體大部分區域的小血管收縮,外周阻力增大。由於血液輸出量增多和外周阻力加大,於是血壓升高。稍安靜後一方面來自大腦皮質的神經沖動減少,交感腎上腺系統的活動減弱,使血壓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當血壓升高時,還可通過主動脈弓和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反射,使血壓恢復。
主動脈弓和頸動脈竇具有感受血壓變化的壓力感受器。正常血壓波動,對這些壓力感受器即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神經沖動分別沿主動脈神經和竇神經傳入延髓,調整心血管運動中樞的緊張性,以保持動脈血壓的相對恒定。當動脈血壓升高時,主動脈弓和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所受到的神經沖動增強,傳入延髓中樞的沖動增多,使心抑制神經中樞的緊張性增高,心加速中樞和縮血管中樞的緊張性降低,由心交感神經和交感縮血管神經傳出的沖動減弱,由心迷走神經傳出的沖動增多,結果心跳變慢,血輸出量減少,外周阻力減小,血壓恢復正常。
另外,高血壓除了合理的「吃」、適合自己的運動、保持穩定的情緒外,還須作息規律,保證高質量的睡眠和睡眠時間(7~8小時),順應自然界的變化;規律服用降壓藥並予以記錄,可以反回來找血壓不穩定的原因,從而針對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