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又重陽】被老年人就醫痛點戳中了嗎?看看調查結果……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今又重陽】被老年人就醫痛點戳中了嗎?看看調查結果…… 健康 第1張

今天是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也是傳統的敬老節日。目前,大陸有2.4億60周歲以上老年人,面對「銀發浪潮」加速襲來,如何妥善安放他們的夕陽人生,成為一個亟待思考的時代命題。每個人終將老去,這個命題不僅關乎眼前的老年人,更關乎每個人的未來。因此,回應時代命題,既是每個人的責任,也亟須整個社會的努力。敬老養老,誰都不是旁觀者!

老年人就醫痛點戳中您了嗎?

調查發布

「三長一短」仍是最大困擾

老年人具有患病率高、慢性病患者多、多病共存、並發症多、病情變化迅速等特點。在10月1日~31日全國敬老月期間,《健康報》針對老年人關注的話題——就醫難題,推出了網路問卷調查,並於老年健康版第一期,發布調查結果。該調查顯示,掛號、收費時間長,候診時間長,等待報告時間長,看病時間短,即「三長一短」,目前仍是困擾老年人的就醫痛點。

在參與調查的老年人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占58%,70歲及以上老年人占25%,80歲及以上老年人占17%。67%的老年人患有兩種及兩種以上慢性病。

調查結果顯示,81%的老年人生病後會到醫院就診,11%的老年人選擇到藥店買藥,還有高達22%的老年人存在「小病拖,大病熬」現象。在醫院就診時,44%的老年人花費的時間在3小時以內,38%的老年人花費的時間為半天,也有15%的老年人會花費1天甚至更長時間。

【今又重陽】被老年人就醫痛點戳中了嗎?看看調查結果…… 健康 第2張

專家支招

動員全社會改善老年人就醫難

中國老年醫學學會會長、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范利

針對老年人看病難問題,首先需要從老年醫學的角度,科學細分老年人面臨的醫療服務需求。可以分為慢性病長期維持用藥,急性病發作的緊急救治,以及出院後的康復、營養指導、幫助老年人重新恢復到日常居家用藥和參與社會生活幾個階段和層面。

針對老年所患慢性病的長期用藥和慢病管理問題,未必所有醫療需求都要在大醫院解決。應加強社區醫療機構的人力、物力資源配置,使老年人的日常基本醫療需求在社區得到解決,這將很大程度上緩解老年人到大醫院就診過程中面臨的不便。完善社區、大醫院的雙向轉診,建立綠色通道,不但可以使老年人在面臨緊急情況時能夠迅速得到專業救治,還可以在病情進入平穩期後及時轉回基層醫療機構接受康復指導,切實提高生活質量,並減少對大醫院醫療資源的占用。同時,要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各司其職、通力合作,逐漸改善老年人的就醫難題。

在國家政策層面,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的重要講話以及《「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為老年人提供連續的健康管理服務和醫療服務」「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這為解決老年看病難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指導。各地政府也相繼推出養老機構、醫療設施統籌建設規劃的政策,試點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平台,為老年公寓及周邊社區老年人提供包括全科醫生服務、康復服務、護理服務在內的醫養結合項目。這些政策的落地,將為改善老年就醫難帶來根本改變。

在醫院層面,可用一個「加強」,兩個「優化」和一個「延伸」來改善老年人就醫難題。一個「加強」即加強醫院內針對老年人特點的資源配置,改善醫院的老年人就醫環境與就醫流程,樹立為老年人服務的「標桿」醫院。兩個「優化」分別是:優化傳統的門診學科設置,鼓勵、推廣各級醫院建立老年醫學科和以老年科醫師為主導的老年多學科門診,為老年人提供門診「一站式」服務,以解決老年人一體多病、多重用藥、慢病合併功能減退帶來疾病處理複雜性的困擾;同時優化各級醫院的醫療、護理服務能力配置,探索智慧健康養老創新模式,如通過建立健康檔案、遠程監測,增加老年人在基層醫療機構或社區獲得優質醫療健康服務的可及性等。一個「延伸」即配合國家醫療衛生服務延伸至社區、家庭的政策導向,加大對各級老年科醫護人才的培訓,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由大醫院和社區聯動,推動家庭醫生定期上門服務,對老年人的病情變化做到早期發現。

在社會層面,要深刻看到現代高科技信息手段發展的同時也給老年人就醫帶來了困擾。老年人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減退,且更多需要的是交流、鼓勵和陪伴。呼籲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特點開發適合老年人掛號、繳費、查詢報告的適老化智能輔助設備。由政府給予一定的支持力度,制定志願者招募、培訓、激勵計劃,擴大志願者隊伍,並提高其為老年人服務的能力。

健康報時評

今天是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也是傳統的敬老節日。目前,大陸有2.4億60周歲以上老年人,面對「銀發浪潮」加速襲來,如何妥善安放他們的夕陽人生,成為一個亟待思考的時代命題。每個人終將老去,這個命題不僅關乎眼前的老年人,更關乎每個人的未來。因此,回應時代命題,既是每個人的責任,也亟須整個社會的努力。

  今年的重陽節,對衛生健康行業而言,意義格外不同。新一輪機構改革,包括老年健康工作在內的老齡工作被劃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體現了健康中國全生命周期服務的理念,同時賦予衛生健康行業新的使命和職責。從「以治病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健康理念的轉變對老齡健康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對新職能、新使命,衛生健康行業不僅要做好老年疾病防治、醫療照護、心理健康與關懷服務等老年健康工作,繼續推進醫養結合,更要思考如何盡快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做到健康老齡化,尤其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同時,在制定和完善國民健康政策時,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為百姓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這才是對健康老齡化的未雨綢繆。

  養老是一項龐大複雜的社會工程,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讓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需要衛生健康行業保駕護航,更需要各方都成為參與者與承擔者,建成老年友好型社會。

  當下,不少城市、行業已經做出積極的探索。比如,一些城市在社區推出為老服務餐廳,老人吃飯、政府補貼,為居家養老提供重要保障;一些養老機構以超低房租吸引年輕人入住,增加代際間互動,想方設法為老人帶去活力;衛生健康行業則著力打造「老年友善醫院」,力求從醫療服務、硬件設施、人文關懷等方面,提高老年人就醫體驗。更有先行者早已跨過「有沒有」階段,進入「好不好」階段。比如,一些城市在多年實行公車對老人優惠政策基礎上,對刷卡提示音作出改變,用「您好」取代「老人卡」,可能將「老人卡」確定為「敬老卡」,這些改變基於老年人的感受,進一步關注到老年人更深層次的精神需求,是養老、助老服務的改良和升級。我們希望這些老年友好舉措能更多一點,更細致一點;同時希望這些散落在各行各業的「碎片式」舉措能早日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善、成熟的老年友好服務體系。

  老年友好社會建設的出發點和衡量標準,一定是老年人的訴求和感受。當下,新技術、新事物、新的生活消費方式層出不窮,手機支付、網路約車、微信掛號等在為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讓許多老年人無所適從。老年人的生存狀態,檢視著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對於一項新的公共政策或服務,是否可以考慮進行老年友好評價,讓它們先過一過「老年關」?社會發展和進步不應該忽略老年人的感受和尊嚴,讓他們更多參與經濟社會生活、老年公共決策,才能最大限度體現出社會的善意與文明。

  打造老年友好型社會,是責任,也蘊含機遇。在制度和機制跟進的同時,關注並發展好養老需求、銀發消費,保障他們的權益和權利,還需要專家學者、社會機構和市場的共同作用。敬老愛老,誰都不是旁觀者。願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安享晚年,成就最美麗的夕陽紅。

文/健康報記者 甘貝貝

編輯/張丹

【今又重陽】被老年人就醫痛點戳中了嗎?看看調查結果…… 健康 第3張

「醫」起朗讀丨鮑捷、汪小傑:致橡樹

「醫」起朗讀丨郭偉:醫師行,贈袁煉師

「醫」起朗讀丨遊川:生命的搖籃

「醫」起朗讀丨尹媛 :大醫吳孟超的小故事

「醫」起朗讀丨 方來英:我愛這土地

長按二維碼,可以關注我們喲

健康報新聞頻道致力於醫藥衛生政策公共衛生醫療技術醫院信息等更新和推介,核心內容就是最專業最權威最真實最快捷的「新聞」。我們期待您的關注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