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大家或多或少都聽過,高血壓人群,要少吃鹽。
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除了我們常稱的鹽,醬油、味精這些都要少吃。
因為根據我國2016年的膳食指南,正常成人的每日攝入食鹽的量,不要超過6克。
而一個普通寶特瓶蓋的醬油,就相當於1克食鹽;大約一啤酒瓶蓋的味精,也相當於1克食鹽了。
那為什麼拿這些作食鹽的量對比呢?
主要是因為食鹽的主要成分是NaCl,1g食鹽含Na+是400毫克(1g=1000毫克)。
簡稱含有鈉。
醬油和味精也是含有這些鈉成分的。那很多地方的飲食,喜歡食物蘸醬油或調味料,特別是打火鍋,一蘸可能就是小半碗了,就容易造成吃「鈉」過多了。
那這些鈉和高血壓有什麼關係呢?
鈉離子在我們人體非常重要,占比體重的0.15%左右。它會遊走在血液當中,對維持整個血液的滲透壓發揮非常大的作用。這個滲透壓呢,會在血液發生變化,當我們吃鹽多時,鈉增多,滲透壓就大,這時候細胞裡的水分就會跑到血管中和,降低滲透壓到正常值。吃得鹹會口渴,就是因為細胞失水了,需要補充水分,同時也需要通過喝水排掉多餘的鈉。
血壓,本身就是血液對血管的壓力,血液中的水分增多了,壓力就增大了,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水管,水管的水多了是不是壓力就大?所以,吃鹽增多,會通過血容量增大,升高血壓。
食鹽過多,除了對血壓造成影響,對心臟和腎臟也會有較大影響。
剛才提到,吃鹽過多會增加血液裡的水分,這些「血水」,是需要心臟用力去泵,送到全身各處的。那血液量增大,不就是需要心臟加班加點地泵,增加心臟的負擔嗎?特別是老年的患者,心臟功能本來就減弱了,再增加心臟負擔,不就更容易加速心衰嗎?就像一臺車,本來發動機就有問題,多跑幾圈不注意保養,就會加速報廢。
同時食鹽過多,喝水也會增加,腎臟排水的負擔也會增加。我們常說的高血壓腎病,就是因為高血壓的繼發因素,例如食鹽過多等,導致了腎病的出現。如果伴有腎功能不全或腎衰的患者,更要注意低鹽飲食。
可能會有朋友會問了,多喝水就是加大了腎臟負擔,那平時不是叫我們多喝水的嗎?這是因為過多的鈉,增加了高血壓的危險因素。腎臟過濾就像網狀一樣的,一般大分子蛋白是通不過的,但是我們流通的血液是含有較多蛋白的,那血壓增加,是會加大蛋白通過腎臟的可能,出現在尿液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蛋白尿。就像我們捕魚一樣,本來大魚被網卡住的,但水壓過大,是會幫大魚撐開咱的魚網,漏掉魚的同時,還會把魚網也搞壞了。腎臟過濾網的結構一旦被破壞,是難以逆轉的。
除了文中提到的食鹽醬油味精,其實還有很多「隱形鹽」。
食鹽可以作為調味劑外,還能具有抑菌保鮮的作用。所以常見的榨菜,餅乾,麵包,蛋糕,以及發酵的肉制品,如香腸、火腿、香腸等,都不同程度地含有鹽分。在這裡沒辦法和大家列舉所有的食品,但給一點建議:平時要多注意看食品配料表,留意看「含鹽(NaCl)」,「含鈉(Na)」多少,並記住1克食鹽含鈉400毫克。
要預防與控制高血壓,日常要控鹽,但不能盲目限鹽。
人體每天都是需要一定的鹽分的,需要它參與新陳代謝以及能量代謝等。但鹽分補充不足,會導致頭痛、煩躁、精神乏力等。像我們經常看到有人激烈運動過後,會突然暈厥甚至心臟驟停,這是因為失鈉失鉀導致的電解質雜亂。
因此,普通高血壓人群,保持每天3-5g食鹽會比較好,有相幹的腎功能或心臟功能問題的,最好是咨詢醫生,需要個體化對待。
富含鉀的食物,對人體降低鈉穩定血壓有幫助。
因為鈉離子在血液裡含有比較多,而鉀離子在細胞內占比比較多。補充鈉過多會使細胞失水,那麼適當補充鉀的話,會幫助細胞補充水分並排鈉,穩定血壓。從食補養生穩定血壓的角度,建議高血壓人群日常多補充一點鉀。
一般富含鉀較多又常的蔬菜,包括土豆、菠菜、豌豆、南瓜、西紅柿等,而水果則是香蕉、牛油果、石榴等。
總結
我國2012年做過調查,18歲以上中國人,平均攝鹽量達10.5g,遠超標準的<6g。平均攝鹽量最近10年沒有統計數據。但現在外賣掘起,筆者擔心這個數據會有所上升,因為根據去年中疾控發布的數據,我國的成人高血壓人群,已達2.45億。
高鹽低鉀飲食,是我國高血壓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從簡單的飲食做起,或許就可以幫助你,預防或控制高血壓了。